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

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1)

网络配图——于和伟版曹操

历史悬疑——曹操父亲曹嵩被宦官曹腾收养前到底姓什么?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百度百科

曹操戎马一生,英明神武。身处东汉末年之乱世,自陈留起兵,灭黄巾组建青州军,此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征讨四方,终而一统中原大部地区,奠定曹魏政权。陈寿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评曰:“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2)

网络配图——陈寿《三国志》

这样一位乱世枭雄,其身世却因史书未详终留下一个历史悬疑。

“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曹操生父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而陈寿说关于曹嵩的出身无以考证,可是难倒了后世史官。那么曹嵩被曹腾收养前到底姓什么呢?笔者下面为你拨开这层迷障。


史料记载——看看史书上都怎么说?

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3)

曹腾影视剧照

后世史官和三国票友们对于曹操祖上到底姓什么多有争议,主要分成两派,一派认为曹操祖父曹嵩原本是夏侯氏之子,本姓夏侯;另一派则认为曹嵩在被收养前原本就姓曹。在撰写此文之前,笔者也确实翻阅到很多线索可以佐证上述两派观点,参引如下:

观点一:夏侯氏派

  1.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陈寿一句“莫能审其生出本末。”让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浮想联翩。
  2. 《三国志·诸夏侯曹传》,陈寿直接将夏侯氏、曹氏列入同一卷。清代史家潘眉在所著《三国志考证》中言:“陈《志》于《武帝纪》云‘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于列传则以诸夏侯曹为一卷,显以夏侯氏为宗室矣。”清代另一史家林国赞在《三国志裴注述》中也认为:“历代史率以宗室合传,陈氏于蜀、吴二志亦然。志(指三国志)独以夏侯、曹氏合传,用意尤极明审。
  3.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和《世语》称:“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两本书都言之凿凿指明曹嵩出自夏侯氏,且曹操和夏侯惇是堂兄弟。
  4.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中孙权写给浩周(魏臣)的一封信:“今子当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虽中间自弃,常奉戢在心。当垂宿念,为之前后,使获攀龙附骥,永自固定,其为分惠,岂有量哉!如是欲遣孙长绪与小儿俱入,奉行礼聘,成之在君。”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将信中粗体文字翻译理解为“以为可以和夏侯氏家那样的宗室攀上姻亲”,认为魏国宗室本是夏侯氏这在三国时期是人所共知的了,要不然吴国孙权在信中不敢信口胡诌。
  5.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延康元年“夏侯惇薨”,裴松之注引《魏书》:“王(曹丕)素服幸邺东城门发哀”,东晋孙盛史家对此评曰:“在礼,天子哭同姓于宗庙门之外。哭于城门,失其所也”。文中之意直接认定了曹丕、夏侯惇为同姓。
  6. 清代学者周寿昌所著《三国志注证遗》言:“颂与矫固近亲也,魏武拥全之,特下令禁人诽议。殆以同姓为婚。禁人议即以便已私也。”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陈矫与刘颂的同族婚姻屡屡被非议之时,曹操却下令禁止非议此事,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陈矫,实际上是因为曹氏与夏侯氏的联姻也是如出一辙。

观点二:曹氏派

  1.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曰:“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陈寿开篇就明确说曹操是西汉国相曹参之后。
  2. 《三国志·诸夏侯曹传》中记载了曹氏于夏侯氏交错复杂的姻亲关系,大体如下: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惇次子夏侯楙;曹操的亲侄女(曹操弟海阳哀侯之女)嫁给了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曹真亲妹妹嫁给了夏侯渊的侄子夏侯尚。如果曹操本是夏侯氏之后,那这样密切的姻亲关系,不就是实足的乱伦了吗。
  3. 《三国志·陈矫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矫(陈矫)本刘氏子,出嗣舅氏而婚于本族。徐宣每非之庭议其阙。”持有这一派观点的学者借此认为,在三国时期同族婚配是为人所不齿的,社会上会有很多非议之声。因此曹操不会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眼睁睁看着夏侯氏同族乱伦。
  4. 近代著名学者卢弼在所著《三国志集解》中说:“《武纪》云‘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三少帝纪》云‘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卞皇后传》云‘文帝母本倡家‘,此皆承祚之直笔也。或曰:‘疑以传疑,省多少吕政、牛睿秽污缃素也‘。“卢弼的观点认为曹氏出自夏侯氏是一种颠覆帝王血统的政治流言,类似于说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晋元帝司马睿是牛金的私生子这样不靠谱的流言。

思辨考证——关于曹操出身姓氏的思辨

那么到底曹操出身原本姓氏为何呢?估计有些条友看到这里更加云里雾里了。别猴急,下面让我们一起逐一分析上述两派论点的参考资料在逻辑上是否解释的通。

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4)

曹嵩影视剧照

首先,针对观点一的思辨。

针对观点一的第1、2条论据:陈寿在《武帝纪》中所言“莫能审其生出本末”。虽然让人对曹嵩出身姓氏浮想联翩,但也并没有指向和暗示曹嵩出自夏侯氏。此外,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夏侯氏、曹氏列入同一卷,一些学者如潘眉、林国赞,结合前述“莫能审其生出本末”的写法,认为陈寿此举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用意尤极明审”,并就此臆断夏侯氏是曹魏宗室。笔者以为有失客观,异想天开的成分居多。原因有三:

其一,将不同人一起同卷列传并非《三国志》首创,太史公司马迁早在编撰《史记》时已有先例,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等等不一而足。

其二,潘眉和林国赞的看法,皆为个人对《三国志》批注时的个人猜想,主观代入感较强,并无可考实据,不能作为定论依据。

其三,大部分学者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即三国时期,曹氏和夏侯氏的联姻非常频密,两大家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较为错综复杂。而《三国志》行文极为洗练干净,惜字如金。因此,为了用尽量简练的方式将两大家族的复杂关系和史实讲清楚,陈寿在编撰之时将夏侯氏和曹氏合卷而述自然合乎逻辑和情理。

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5)

曹操影视剧照

针对观点一的第3条论据: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和《魏晋世语》称:“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两本书都言之凿凿指明曹嵩出自夏侯氏,且曹操和夏侯惇是堂兄弟。两本书现今均已失佚,不过历代文献引用较多,从中可见一斑。笔者以为不足为信的原因有二:

其一,《曹瞒传》并非纯正、严谨的史书,是介于史书和小说之间的读物。因为当时三国的政治原因,作者是东吴人,所记载的事情大多为曹操负面,且较为浮夸,掩盖了部分史实的概率较大。

其二,《魏晋世语》也是笔记小说的形式记载了一些未经考证的“异事”。所记内容虽然裴松之数次引用其文字,但裴松之也批评说:“惟颁撰魏晋世语,蹇乏全无宫商,最为鄙劣,以时有异事,故颇行於世。”由此可见,这两本书所述并不能作为曹嵩姓夏侯的可靠依据。

针对观点一的第4条论据:《魏略》中孙权写给浩周(魏臣)的信:“今子当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虽中间自弃,常奉戢在心。......”如前文述,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将信中粗体文字翻译理解为“以为可以和夏侯氏家那样的宗室攀上姻亲”,认为魏国宗室本是夏侯氏这在三国时期是人所共知的了,要不然吴国孙权在信中不敢信口胡诌。初一看,这个解释似乎掷地有声。但仔细斟酌后,笔者不以为然,原因如下:

其一,仔细研读“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这句话,其断句方式应为“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而非“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因此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以为可以像夏侯氏家那样和宗室攀姻亲”

其二,东吴当时是魏国属国,作为东吴国主的孙权,按照常理,是不可能在与魏人的书信中公然声称曹魏宗室为夏侯氏的。果真若如此,那孙权岂不是冒犯魏庭之大韪,自寻绝路吗?想想也不可能。

因此,执此论据作为依据的人,该省省了。

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6)

孙权影视剧照

针对观点一的第5条论据:延康元年“夏侯惇薨”,“王(曹丕)素服幸邺东城门发哀”,孙盛评曰:“在礼,天子哭同姓于宗庙门之外。哭于城门,失其所也”。文中之意直接认定了曹丕、夏侯惇为同姓,认为孙盛是东晋著名史学家,其言可信。笔者以为孙盛虽有“良史”之称,但亦不能据此臆断曹氏和夏侯氏同宗,笔者以为夏侯惇死了,曹丕着“素服”到东城门哭丧,既有“真切的悲痛感怀”,亦有“权谋和政治考量”

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7)

夏侯惇影视剧照

其一,要知道,夏侯惇对于曹魏政权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功勋卓著,且为人厚重和善,在晚辈心目中的那是“英雄般”的存在。父亲和夏侯惇短时间内相继离世,悲从中来,有感而发,为其哭丧也在情理之中

其二,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故,曹丕继承魏王位,于二月拜夏侯惇为大将军,但到了四月夏侯惇便去世。曹丕初登大宝,权力尚未稳固,还需要夏侯氏一族的拥戴和辅佐。因此,曹丕之所以要到“城门”哭丧,结合其事后赐夏侯惇谥号为“忠侯”并优厚夏侯家的作法来看,其权谋和政治上的考量也符合正常逻辑

其三,孙盛所处年代十东晋,是时间上看似比现在的我们更能接近史实,但也不尽然,关于曹魏宗室原本姓氏的具体记载本就本多,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更不可能有详尽的记载。因此孙盛所能考据的史料也比我们多不了多少。另外曹丕所处三国乱世,“礼制”之约束并不能与正常纲常秩序稳定的朝代比较。因此,孙盛所说“在礼”曹丕有违礼制,但他并未考虑当时曹丕所处环境的客观需要,并不能说明曹丕和夏侯惇一定是同姓至亲。

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8)

曹丕影视剧照

针对观点一的第6条论据:清代周寿昌在《三国志注证遗》言:“颂与矫固近亲也,魏武拥全之,特下令禁人诽议。殆以同姓为婚。禁人议即以便已私也。”持观点一的人认为,曹操下令禁止非议此事,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陈矫,实际上是因为曹氏与夏侯氏的联姻也是如出一辙。笔者以为这看似有理,实则牵强附会。我们换一个思路,似乎也能说的通:

陈矫是曹操的心腹近臣,关于他的近亲婚配的流言蜚语,当老板的曹操自然是有耳闻,保护属下免受非议干扰实属理所应当。此外,曹操定然也听说过关于他曹氏与夏侯氏之间的“乱伦”流言,他也担心流言传久了可能就被外界误以为真了。因此他帮陈矫禁非议,也是想刹一刹流言非议之风。由此可见,既然两种思路都可以解释的通,就说明这一论据也不足为凭。

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9)

陈矫影视剧照

综上分析,认为曹操祖父曹嵩出自夏侯氏的观点,因所列6个论据并不严谨和充分,很难令人信服。


针对观点二的第1条论据:《武帝纪》曰:“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陈寿开篇就明确说曹操是西汉国相曹参之后。后一句又说:“桓帝世,曹腾为中常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结合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陈寿在明确交代了曹操之父曹嵩是宦官曹腾养子的情况下还是认定曹操是汉相曹参之后。笔者以为只有两种可能合乎逻辑

其一,曹腾是曹参后人,曹嵩当了曹腾养子之后生了曹操,曹操按宗法来说,自然可以称为曹参之后。这种情况的话,那曹操祖上可能姓曹抑或不是。

其二,曹腾祖上和曹参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曹嵩却是曹参之后。这种情况的话,那曹操祖上就自然姓曹了。

这两种可能都保留了曹嵩本姓曹的较大可能性,但意义不大。

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10)

曹参影视剧照

针对观点二的第2、3条论据:《诸夏侯曹传》中记载了曹氏与夏侯氏复杂交错的姻亲关系,特别是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惇次子夏侯楙最为引人注目。如果曹操老爹曹嵩和夏侯氏同宗,那这样密切的姻亲关系,绝对算得上实足的近亲乱伦了。而从《陈矫传》裴注引《魏氏春秋》曰:“矫(陈矫)本刘氏子,出嗣舅氏而婚于本族。徐宣每非之庭议其阙。”来看,在三国时期同族婚配也是为人所不齿的,社会上会有很多非议之声。

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11)

清河公主影视剧照

由此两相结合考虑,相信英明神武的曹操在身居高位之后还会不顾社会纲常伦理,而去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眼睁睁看着夏侯氏同族乱伦。再有就是古时这种联姻多伴有拉拢下属的政治权谋色彩,假如曹操和夏侯惇本就是从兄弟,此举不是画蛇添足,徒增非议吗?因此,笔者以为曹操本姓夏侯氏的概率极低。

针对观点二的第4条论据: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说:“《武纪》云‘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三少帝纪》云‘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卞皇后传》云‘文帝母本倡家‘,此皆承祚之直笔也。或曰:‘疑以传疑,省多少吕政、牛睿秽污缃素也‘。“卢弼的观点认为曹氏出自夏侯氏是一种颠覆帝王血统的政治流言,类似于说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晋元帝司马睿是牛金的私生子这样不靠谱的流言。关于这一条论据,笔者以为只是卢弼的个人看法,也最多只能算作一个佐证,不能称其为有力论据。

综上所述,曹嵩出自夏侯氏的论据不足为信,曹嵩本姓曹的可能性更高。


笔者看法——曹操本姓曹更具有说服力

经过前文对于两派论据的思辨分析,基本可以排除曹操本姓夏侯的可能。但还不能武断的说,曹操既然不姓夏侯,那就一定姓曹。然而,笔者在继续寻找答案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另外两个相对可信的线索,具体如下:

其一,曹腾的父亲叫曹节(又名曹萌)这个没有疑问。西晋史家司马彪所著《续汉书》记载,曹节生有四子,即伯兴、仲兴、叔兴和季兴(即曹腾字季兴)。而曹节家境应该不太好,有一个著名的“曹节认猪不争”的典故可以佐证:“曹节,素仁厚。邻人有失猪者与节猪相似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失猪自还,邻人大惭,送所认猪,并谢。节笑而受之。”因此将最小的孩子送进宫当太监也就有了依据了。

曹腾因当了宦官自然不能生育,但是他的三位哥哥肯定是有娶妻生子的。要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族群血脉观念非常强。古人收养养子,往往有“异姓不养”的潜规则,甚至到了明清朝时,连律法都明文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送回送养人家中。例如明代圣人王阳明所领养子也是从他弟弟家过继过来的。因此当曹腾想要收养一个养子的时候,必定会优先考虑自己族兄弟的子嗣,这一点毋庸置疑。换言之,曹腾领养义子时,放着自己同祖同宗的多个侄子不要,偏偏要从毫无血缘关系的夏侯氏家族里找,抑或是随便找一个。这种做法的概率可以说微乎其微。

其二,曹操在其《家传》中自称是“曹叔振铎(周文王之子)之后”,因受封于曹地,故而为曹姓。曹操之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这是天下共知之事,假如说他祖上本姓夏侯,刻意的去抬高自己出身门第,犹如掩耳盗铃了,相信以曹孟德之英明,不会行此愚蠢之行。

综上分析本文认为,曹操本姓夏侯之说无法令人信服,其父曹嵩应当是曹腾的侄子过继过来的。因此,曹操本姓曹更具有说服力。

此外,据考古学发现,在安徽亳州发现的曹腾、曹嵩、曹鼎(一说曹腾同辈兄弟,一说是曹腾叔叔)墓所采集到的DNA(墓室中遗留的牙齿中提取)与全国超过1000例的曹姓、夏侯姓及操姓人的DNA特点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曹操与夏侯氏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结论准确的话,那和笔者的思辨考证倒是不谋而合了。

曹操该姓夏侯还是曹姓(关于曹操祖上真实姓氏的思辨与考证)(12)

考古DNA比对结论

各位条友,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探讨!

声明:1、文中配图多源自网络,首先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参考文献资料:《三国志》(裴注版)、《三国志集解》(卢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