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拜寿寓意 一段动人故事郭子仪拜寿

刺绣作为中国民间手工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古代的人们运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将这一艺术形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将那个年代的故事也流传下来。

一副老绣品,经历了岁月沧桑变化,显得越发迷人,流传到现在,不知不觉中老绣品的收藏已成时尚。把老绣品上好的部分取下来加工成绣片,既有很高观赏价值又是很宝贵的收藏品 。一幅绣片就是一段动人的故事。 

郭子仪拜寿寓意 一段动人故事郭子仪拜寿(1)

这幅老绣品讲述的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郭子仪拜寿》。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名将、政治家、军事家。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后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直至安史之乱,成就了郭子仪的丰功伟绩,守护唐朝将近4代,经历了唐四代并且两次担任宰相,被称为“中兴的名将”。

郭氏家族非常兴旺,子孙众多。因而郭子仪也被称为“五福老人”。那么关于郭子仪拜寿的故事是怎样的,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

郭子仪拜寿寓意 一段动人故事郭子仪拜寿(2)

众所周知,作为九五之尊,都是疑心重,尤其是有权势的大臣,往往到后面都很难有好结局。那么郭子仪是如何经历四朝还能寿终正寝?功高不震主,同僚下属拥护爱戴,五福齐全的呢?

郭子仪从安史之乱开始,为国家奔赴战场,在灵武擒拿了苏宗,收复了二京,赶走了吐蕃,使唐朝转危为安。安史之乱后,有不少的节度拥兵自重。仆从策动、唆使吐蕃联起手来进犯唐朝,当时的郭子仪年事已高,手上也没有军队,这时他挑选了数百名精兵,回到军营。最后,说服了与唐朝联合起来攻打吐蕃。

郭子仪拜寿寓意 一段动人故事郭子仪拜寿(3)

郭子仪的情商相当高。他用自己的真诚感动了皇帝,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朝中其他的同僚。从不冒犯他人。当郭子仪讲述祖坟被挖的整个故事时,他根本没有涉及到朝中的官员,为了避免内讧牺牲了很多。郭子仪向李光弼表明他没有私心,鼓励李光弼忠诚爱国,两人合作也很默契。郭子仪经常要求仆人在家里不要关门,任何人都可以自己进去。这是郭子仪不设围墙但是以退为进的安身立命之法。一次卢杞来访,郭子仪立即遣散所有的女眷,穿上了自己上朝的衣服,恭敬地等待卢杞的到来。由此可见郭子仪待人真诚,有远见。

郭子仪拜寿寓意 一段动人故事郭子仪拜寿(4)

郭子仪一生中有几十个孙辈。据统计,郭府家族和奴隶,总数超过3000人。郭长子郭曜诚实而谨慎,三儿子郭擅长骑马和射击。六儿子郭暧和升平公主的“醉打金枝”的事情在民间广为流传,他们的大女儿在日后成了郭太后。

郭子仪和皇帝是姻亲,与他的同僚关系也很友好,对待下属真诚,所以郭子仪70岁的大寿在当时可以说是万众瞩目。

郭子仪拜寿寓意 一段动人故事郭子仪拜寿(5)

据记载,郭子仪的第六个儿子郭暧娶了升平公主为妻,当时两个人都很年轻。升平公主经长期被代宗皇帝宠爱,脾气很任性。在郭子仪生日那天,升平公主说她身体不适没有去给郭子仪祝寿,郭暧大发脾气。不仅打了升平公主,还说升平仗着自己是公主,她的父亲郭子仪只是不屑做天子,否则,哪有升平任性的份。升平觉得自己受了很大委屈,跑进宫向代宗诉苦。郭子仪听说郭暧说了这么大逆不道的话,抓着儿子就到宫里去受责备。幸运的是,代宗信任郭子仪,认为郭暧是对的,对郭暖所说的话不仅没计较。还给他升官,这对夫妇最终重归于好后,他们共同去郭府为父亲祝寿,郭府热闹欢腾。

郭子仪拜寿寓意 一段动人故事郭子仪拜寿(6)

郭子仪拜寿寓意 一段动人故事郭子仪拜寿(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