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海口现状:图说印度东北部

印度东北部位于多国交界地带,通过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宽约20公里)与印度本土相连,当地自然资源特别丰富,且98%的界线是国际边界,拥有发展对外贸易的天然优势,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工业化水平却整体偏低,人民生活也比较贫穷困苦,其人均GDP比印度全国人均水平低3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印度出海口现状:图说印度东北部(1)

1.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一般包括交通、水利、供电、通讯等提升物流、人流、信息流流通速度的工具,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与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密切关系。但受限于资金不足和政策的摇摆不定,印度东北部地区基础设施极为落后,比如当地铁路总长约2592公里,但仅有阿萨姆邦存在宽轨铁路,曼尼普尔邦、梅加拉亚邦、米佐拉姆邦则没有铁路,而在国际民航方面,当地只经营着一条去往泰国曼谷的国际航线。

2.部落和文化形势复杂

民族构成上,印度东北部不仅是东南、东南亚、南亚的族群结合部,还是民族迁徙的"蓄水池",所以当地堪称印度民族关系最复杂、文化类型最多元的地区,比如,印度独立之初,当地只有一个邦(阿萨姆邦),后来为了平息土著部落的情绪,一个个单独的语言邦相继从阿萨姆邦分离了出来,它们分别是那加兰邦(1963)、梅加拉亚邦(1972)、米佐拉姆邦(1973)。

印度出海口现状:图说印度东北部(2)

3.侧重点偏差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东北部贸易主要通过孟加拉湾沿岸的吉大港转运,印巴分治后,东北部不再直通海洋,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陆地封锁"区域,其仅有2%左右的界线与印度内陆腹地相接,所以对于印度中央政府和大多数官员而言,东北部是敏感的战略军事边界,是不同于印度主体的前沿地带,其存在的战略意义已经完全超过了东北部自身的经济发展意义。时至今日,东北部的许多邦仍实行内部准入制度,对外来投资和人员往来进行严格审查。

综上所述,落后的基础设施、悬殊的民族和文化差异以及相对封闭的地缘环境给印度东北的地区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亦给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建设造成了障碍。但随着印度东北部安全局势的改善和联邦政府某些政策的松动,印度东北部有了融入到国际区域合作、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可能性。而要达成此可能性,改变当地封闭的地缘环境,打造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就成为一个必须完成的选项,而要实现此选项,则绕不开孟加拉国,因为孟加拉国是一个区域贸易和互联互通的枢纽。

印度出海口现状:图说印度东北部(3)

2015年6月初,一份历史性的领土交换协议在印度总理莫迪访问孟加拉国期间问世了。根据这份换地协议,印度将其所属的111块、面积共计6.8万平方米的飞地交予孟加拉国,以换取后者的51块、2.8万平方米的飞地。

表面上看,印度在土地和水资源获得方面是吃亏的一方,但是从一个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印度却是一个获益者,其重塑了印度在孟加拉国的形象,为以后的区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换地协议签署后,莫迪迅速达成了印度使用孟加拉国吉大港和蒙格拉港的备忘录,如今,借助孟加拉国吉大港连接印度东北诸邦和印度本土之间的海路走廊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通过这条走廊,印度货物可以从加尔各答港启程,经海路运至孟加拉国吉大港,而后陆运至印度东北诸邦。可以说,印度东北部通过"借港出海"获得了一台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印度出海口现状:图说印度东北部(4)

印度东北部虽然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但基础设施落后和文化差异等多重因素却阻碍了当地的发展进程,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扩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印度逐步审视内外机遇,采取"借港出海"等方式,意图使东北部在务实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对外促合作,对内促发展的目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