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心圈面积(徐州Ⅱ型大城市)

徐州究竟有多少人口?是1035万(全市户籍人口)?还是908万(全市常住人口)?或者还是358万(市区常住人口)?而狭义上的城区人口,让我们感慨徐州并不大!

日前,国务院第7次人口普查办公室

发布了2020年大城市榜单

徐州城区人口仅为205.51万

排名全国第48位

比常州少了103万人口

排名全省第5位

看来,在过去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徐州跑输了常州、唐山、惠州、临沂、温州等地级市竞争对手。但放眼未来,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城市化的空间更大,发展潜力更大,不是么?

先看看大城市名单,再听房哥详细分析

▼▼▼

徐州中心圈面积(徐州Ⅱ型大城市)(1)

示意图,来源于网络

2020大城市榜单发布

徐州城区人口比常州少103万

日前,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公布了全国县级单位的人口数据。《分县资料》提供了“城区人口”指标,并覆盖了全部683个城市(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普通地级市及县级市)。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

根据中国现行城市规模划分的标准,城市按城区的常住人口划分为五档七类。根据《分县资料》,全国共有105个大城市,包括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14个Ⅰ型大城市以及70个Ⅱ型大城市。

徐州中心圈面积(徐州Ⅱ型大城市)(2)

而江苏13市中,上榜II型大城市(含)以上的有10个,其中南京为特大城市,苏州、无锡、常州为I型大城市,徐州、南通、扬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包括昆山都被列为II型大城市,泰州、镇江、宿迁未上榜。

徐州中心圈面积(徐州Ⅱ型大城市)(3)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常州城区人口反超徐州、远超徐州!常州城区人口达到308.82万,已经晋升为Ⅰ型大城市,比Ⅱ型大城市徐州的205.51万人口,足足多了103万

在江苏GDP排名中,常州也在2017年超越徐州,成为了江苏经济第五城,并将徐州越甩越远。

徐州中心圈面积(徐州Ⅱ型大城市)(4)

2015年撤下金坛市设区后,常州城市版图开始扩大,产业发展更快,正在成为新晋的“动力电池之都”。目前常州最新的人均GDP高达16.6万元,排名全国第9。

再看徐州,过去几年徐州人口虽然开始回流增长,但由于经历着产业转型阵痛,原来的钢铁煤电水泥化工等产业大批关停,城市化发展相对慢了,吸纳就业人口也相对放缓了。加上疫情影响,2021年徐州常住人口反而比2020年减少2万多人!

徐州中心圈面积(徐州Ⅱ型大城市)(5)

而七普徐州城区人口205.51万,这个数据让徐州人感觉统计少了?其实看看最近徐州主城区全员检测数据也只有约218万人,这是比较接近现实的。

徐州中心圈面积(徐州Ⅱ型大城市)(6)

大徐州城市框架已拉开

未来发展潜力更大

辩正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过去徐州城市化不快、现在城区人口不多,另一方面恰恰说明,未来徐州的城市化空间更大,还远远未到顶,未来城市化的潜力更大。

目前徐州的人口城市化率,远远落后于大徐州的城市框架。

一是地铁拉起徐州主城框架 都市圈框架

目前徐州正在进行地铁第二轮建设,第三轮规划建设正在申报。根据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2035):未来徐州将有14条轨道交通,包含8条轨道交通普线和6条市域线。

徐州中心圈面积(徐州Ⅱ型大城市)(7)

8条普线组成了中心城区的骨架,而6条市域线——即规划通往贾汪、台儿庄的S1线,通向观音机场、宿迁的S2线,通向黄集、丰沛县的S3线,通向萧县、淮北的S4线,以及利用既有铁路开通的至邳州S5线、至利国S6线,更是拉开了徐州都市圈的大框架。

二是快速路网拉起徐州城市框架(2环11射1联、五环路)

据徐州市路网规划,徐州市区将建设“2环11射1联”长约200公里的城市快速路。其中内环快速路长约35公里,合围城区面积约64平方公里;中环快速路长约60公里,合围城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

徐州中心圈面积(徐州Ⅱ型大城市)(8)

而徐州五环路(外环公路),更是极大开拓了徐州的城区空间范围。未来五环内徐州的城市化潜力,不可限量。

三是2035年徐州国土空间规划已定(一主两翼三带四组团)

徐州中心圈面积(徐州Ⅱ型大城市)(9)

点击回顾>>>徐州2035年规划公布!这4个地方将建成4大城市组团

中心城区加上淮海新城、陆港新城、东南新城、潘安新城、陇海新城,未来15年徐州的蓝图已经展开!

根据徐州2049年空间战略规划研究,未来徐州市区人口将达500万,中心城区 开发区片区 高新区片区 贾汪 潘安新城 临空产业园建成区面积约720平方公里,人口约380万

徐州城市化进程远未触顶

房地产市场值得看好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目前徐州城市化率的不足,恰恰表明徐州的城市化进程远未触顶。与苏南基本实现全域城市化相比,徐州的房地产市场潜力更值得看好。

举个例子,以徐州目前的城市框架,城区人口理应至少达到常州的规模,那么就意味着还要再增长100万人!这100万人进城,对房地产意味着什么?至少30万套住房的需求!

当然,人口增长的前提,不能只靠城建和规划,更要靠产业发达,才能吸引更多人口就业、安家。正如徐州十四五规划指明的方向——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所以,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吸引人才,这才是徐州城市晋级的关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