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

为什么只有男生才能光膀子?

——昨天微博热搜上盘踞着这样一个问题。从社会公德层面看,不管是男是女,在公共场合都要自觉注重基本的穿着礼仪,这很容易达成共识。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1)

但也有网友聊了性别启蒙阶段的困惑:小时候觉得天气闷热,学男孩子把衣服撩起来,却被家长教育“要像个女生”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2)

尚不知事的年龄段,相信每个人都受过这样的教育:

男生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女生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这些声音中有父母的指导,有老师的提醒,有无孔不入的舆论塑造,还有整个社会按部就班的执行。

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多数人都把男女的性别差异、行为举止规范的差异、甚至理想性格模板的差异视为理所应当;并通过遵守这一套范式得到奖励。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3)

玛丽莲•梦露:同时征服了男人和女人的女人

比如说:文静乖巧的女孩子会被夸奖“有女孩样”;找了一份稳定工作并积极承担育儿责任的女性更受长辈认可;与此相对的,评判男性的最核心标准是社会地位、世俗成功与其赚钱养家的能力。

但如果“很不幸地”没有遵守或不愿遵守这套范式呢?

前两天,一位博主的儿子想穿裙子上学,夫妻俩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可他不仅遭到了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还被其他男生掀裙子,回家后大哭一场。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4)

很多人并不赞同这位博主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男生不穿裙子”是遵守公序良俗,也是社会规则对个体的行为约束。

于是我们发现:不管是穿裙子、光膀子、化妆等生活方式层面的“小”问题;还是夫妻分工、职业规划等人生选择层面的“大”问题,在性别限制下,每个人的自由都只是“有限自由”

当纠结于性别限制的根本原因时,大多数人都会归咎于自然的、内在的、天生的生理性差异。

——“这难道不是常识嘛?”女性本性柔弱,男性身体强壮;女人天生细腻有母性,而男性则更多保留着野性、冲动和本能。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5)

《百万美元宝贝》中性格刚毅的女主角

这样的常识,也对也不对。

如果我们把目光从现代文化中抽离,遍览地球上形形色色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人类在性别表达上的巨大差异,便不难发现:

这些差异既是生物性的,也是文化性的;而文化对性别差异的塑造能力,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强大。

01

何为女性?何为男性?

“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真的是天生的吗?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于1935年出版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和气质》一书,掀起轩然大波。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6)

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

图书封面

在这项著名的民族志研究中,米德比较了新几内亚的三个部落:阿拉佩什(Arapesh)、蒙杜古马(Mundugumor) 和德昌布利(Tchambuli)。在这三个群体中,每个部落里的男人和女人,竟然都显示出极其多变、与现代大相径庭的人格特征

阿拉佩什部落的女人和男人的行为方式很统一,都是大众所期望的女人的行为方式:他们展现出“一种人格……在双亲角色上,我们称其为母性的;在性别特征上,我们将其归入‘女性化’”。

蒙杜古马部落的男人和女人的行为方式也是相似的,但却符合大家对男性的认知。他们处在另一个极端:“男人和女人都表现出冷酷残忍,带有强烈的攻击性,性感独特,人格结构中所带有的‘母性’微乎其微。这里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近似于一种人格类型,在我们的文化中,只有在缺少教养、野蛮暴力的男子身上才能发现。”

可以说,以上两个部落都淡化了男女性别的差异,除了生理性征,从个体的性格特征、行事作风,无法判断是男是女。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7)

电影《丹麦女孩》剧照

德昌布利部落又同上面两个部落(两者都淡化了两性的差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部落的男人和女人在两性之间划定了清晰的界限;但与又与当时(即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情况正好相反:“与我们自己文化中的性别态度截然相反,在那里,女人是居主导的、非个人的、有管理权的伙伴;而男人则是不负责任的,在情感上依赖别人。”

以上三个例子里,“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

女性和男性不一定必须存在生理之外的差异;就算存在差异,也不一定是“男强女弱”;正如米德写道——

“如果说被动、敏感、抚育儿童的意愿等这些我们传统上视之为女性特有的气质,能够在一个部落里轻松地被塑造成为男性气质,而在另一个部落却被大多数的男人或女人所不容,那么我们就再也没有什么理由把上述行为特征说成是与生物性别相关的了。”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8)

人类性别特征也同宗教、政治或经济这样的文化制度紧密结合。

在印度,男人想要信仰母亲女神巴芙恰拉(Bahuchara Mata), 就必须通过阉割仪式放弃他们的“男性身份”,才能被视为真正的海吉拉(hijra)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9)

在印度的海吉拉中, 男人想要信仰母亲女神巴芙恰拉,就得丢掉他们的“男性身份”,改用女性的名字,改穿女性衣服,一举一动都严格遵循女性的行为方式。照片由《非男非女:印度的海吉拉》(Neither Man nor Woman: The Hijras of India)一书作者塞雷娜·南达(Serena Nanda)拍摄

在成为海吉拉之后,他们改用女性的名字,改穿女性衣服,一举一动都严格遵循女性的行为方式——在宗教的影响下,性别甚至可以是可转变,可流动的。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10)

台湾电影《海吉拉》的片名就与此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女人和男人的“诞生”都是文化塑造的结果。我们赋予自身完全不同的期待、完全不同的职能和角色,也因此,拥有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02

男女之间的“另类”相处

去年有一部小甜剧《传闻中的陈芊芊》特别火,剧里“女尊男卑”的世界观是前期最大的亮点:

由于女性占有作为国家命脉的矿物资源,因此女性是国家方方面面的管理者和统治者,而男性地位低下,夹缝求生,嫁入豪门是每个男人的梦想▼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11)

这样的社会在现实中存在吗?

葡萄牙的小村庄纳扎雷 (Nazaré)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纳扎雷,以打鱼为生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工薪阶层的社区中。据民族志学者扬·布勒格(Jan Brøgger)报道,在这个葡萄牙的小村庄里,男人作为渔民捕鱼,而他们的妻子主要负责在公共市场售鱼。

这个家里几乎没有男人的空间。他们清晨醒来,快速吃完早餐后,必须尽快离开家门。在家里,他们被认为是“碍事的”;在许多方面,他们都是家里的边缘成员。这也就是说,纳扎雷的工薪阶层基本上是从母居(matrilocal residence,又译作从妻居) —— 新婚的夫妻婚后生活在妻子家中。

许多已婚的男人进入一个完全由女人控制的家庭,而他在这个家里都被认为是“外人”。同时,整个家庭内部,女性拥有财产权等特权。

布勒格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与传统上流行于美国和欧洲的情况不同,(在这里)女人也负责管理家户之外的经济活动。许多渔民阶层的妇女,是名副其实的买卖人。这种男人和女人之间反传统的角色分化,使纳扎雷的情况变得尤其引人注意……

女人的主导地位,对夫妻关系(即婚姻关系)和家庭结构都有重大影响。

再来看另外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

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和新几内亚高地的几个部落中,男人和女人生活在各自的房子里。妇女和她们的孩子不与男人同住,男人居住在“男人屋”中。

女人和男人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有接触,但是他们通常是互相怀疑的关系。在一些部落中,男人和女人据说彼此完全不信任;例如,他们的性关系极不频繁。

现代社会的典型家庭通常建立在两性(基于生物性别的)婚姻基础之上;与此不同的是,在这两个地区的许多部落中,家庭通常建立在同性别团体的基础上。当然,低于特定年龄的人除外,比如那些生活在母亲房子里的男孩,他们还没搬到或是被接纳到“男人屋”中去。

这样基于同性别基础的团体,是不是让大家想到《西游记》里排斥男人的女儿国呢?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12)

最后,再让我们把视线投向自身习以为常的当代生活:

在学校里,篮球场通常是男生大展身手的场所,而女生常常喜欢聚在一起踢毽子,出现在舞蹈房;过年时,女性亲属多聚在厨房忙碌地准备饭菜,而男人们或者围在酒桌边举杯畅谈,或在电视机前悠闲地看电视节目……即使在所谓“进步”的年代,我们也很难摆脱自己对性别的根深蒂固的观念。

我们发现,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社会结构下,性别观念也迥乎不同,那么这些差异是如何形成呢?

这就不得不提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重要概念——社会性别。

03

社会性别:学习怎么做女人/男人

葡萄牙纳扎雷的男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他们在家中是碍事的存在,他们一定是在成长过程中习得了这些认知

亚马孙河流域和新几内亚高地的男孩被带到男人屋前,也不是生来就知道他们将在成人仪式中习得的知识

同样,纳扎雷的女人也不是生来就知道她们将负责在市场上卖鱼,她们是从她们的妈妈、阿姨或者姐姐那里习得了自己的职责所在……

我们各自的文化成长环境,确保我们把这些差别看成理所当然的,并且我们会认为这些差异都是与生俱来的、天生的和不可改变的、自然而然的。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13)

讲述跨性别者的电影《普通女人》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明确区分性别和文化,或者更具体地说,区分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

生物性别(biological sex)反映了人类女性和男性生物体上的差异,包括生殖器、有无隆起的胸部等这种普遍的生物学上的性别特征。雌雄同体,即生来没有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生物特征的个体是例外。

人类个体作为可繁殖的生物是有性别之分的,而社会性别(gender)则指的是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将意义移植到性别个体中的方式。这种移植和人类本身一样变化多样。

人类学家卡萝尔·P. 麦科马克(Carol P. MacCormack)说:“社会性别及其属性并不完全是生物性的。赋予男人和女人的意义与赋予自然和文化的意义一样,具有任意性。”

如果赋予性别的意义是主观而任意并且仰赖文化的,那么文化又是如何并为何最先赋予生物性别以不同的行为、角色和意义的呢?答案部分在于文化的运作方式,与社会互动密不可分。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14)

男性凝视下的美艳女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我们总是在同他人的交往中度过一生:自出生那一刻起,我们开始成为某人的子女或孙子孙女、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朋友或敌人、学生或老师、配偶、父亲或母亲、叔伯或阿姨、祖父或祖母。作为人类,我们很难避开这些关系,无论是我们为自己划分了这些类别(如自我认同),还是他人给我们分配了这些类别(如种族)。

这些分类体系不是凭空而来。它们也指导我们与他人的交往。

比如说:在一些社会中,年轻人必须尊敬老年人;而其他社会则要求年轻人打破长辈建立的现状;

有些社会鼓励已婚男人与岳母建立亲密的关系;而在其他社会,他则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开岳母;

有些社会里,种族决定了我们应该如何同其他群体成员交往;在其他社会,它甚至决定了我们能跟谁结婚、不能跟谁结婚……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15)

从本质上来说,人都是特定群体的一员,并被期待以某种方式来行动。毕竟,我们都是文化的存在。

而且因为它是如此渗透我们的生活,以至于社会性别与我们的社会互动相交织:每个人都必须在社会中协调一个“性别化”的位置,无论他/她怎样生活,在哪里生活。于是,我们的性别,也变成了我们社会身份的一部分,指导着我们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正常”地生活。

但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社会性别在某些社会被认为是不可改变的;在其他社会,它则是非常灵活可变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印度的“海吉拉”,还有美洲印第安人男性中的异装癖或同性恋者,又被称为“双灵人”他们在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但却拒绝或超越了传统的男性或女性角色。

理解了社会性别的主观任意性,将对我们讨论当下的性别问题有很大帮助。

**

如今,性别议题的声量渐大,也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我们从小耳濡目染、从小习得的“社会性别差异”背后,竟然隐含着诸多偏见、歧视,和权力的不平等。

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开始反思性别陈规,恐怕会遭受到来自传统、来自舆论的更大阻力:谁说女人的事业只能拘泥于家庭和孩子的一亩三分地?女性和男性,谁的劳动价值更高?所谓的“性别劳动分工”,是否让妇女在社会中处于了从属地位……这些犀利的问题,并非一句两句能辩得清楚,也并非一年两年能讨论出答案。

但讨论本身,就有价值和意义所在。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16)

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因为,对性别问题、性别差异的关注,绝非鼓吹对立;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我如何成为我”背后原因的深刻复杂性,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加宽松、多元和平等的环境,让我,自由地成为我。

关于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差异,你怎么看?如果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做出了一些不符合社会对性别定义的举动,你会是什么感受或做些什么呢?人类学并不高冷,也近在我们身边,关注现实议题,让你从习以为常中看见新意。

儿子和班里女生换鞋(儿子被同学掀裙子了)(17)

人类学入门经典,风行国外高校近20年。邀你踏上一场充满趣味的探索之旅。在与现实和他者的碰撞中,我们不断重新定位自我。

编辑:妍书

观点资料参考:《人类学的邀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