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分选和分级的区别(聊聊选矿粒度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选矿分选和分级的区别(聊聊选矿粒度分析中的几个问题)(1)

粒度分析,恃别是细粒粒度分析,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在实际工作中有人曾经研究过,用同一试样,分送13个实验室,德21个结果(有的平行用了两个方法)绘制之筛析曲线,均不能重复。现对粒度分析工作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分谈一下:

L、粒度的定义,球形指直径,立方体指边长,任何形状規則的物体均可类似地说清,但矿粒呢?往往是很不规则的形状,很难用一个指标表示,而具有实际意义的却又总是大量矿粒的集合体,如用某统计平均粒度反映整体当然也是不完全的。必须有一个“代表性长度”来度量粒度,不同的方法对粒度的定义亦不同,如粗粒通常用筛析,细粒用沉积分析,前者是几何尺寸,而后者是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当量球径。又如板状粒子,在显微镜下,沉积分析,筛折中测得之“粒度”也将不同,因而同样的粒子用不同的粒度分析法可有不同的“粒度”。

2、取样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不能对全部物料做粒度分析,必须取样,这就提出一个取样的代表性和制样的合理性问题,取一个试样来测定,要求它所代表的往往是忆万倍的总体,按一定规程制备的样品是否能够反映出所要求的对象也需仔细研究,例如自车、船、容器中取样,矿粒会离析,不易取准;矿堆中取样,粗粒会集中在堆边,下雨会将细粒冲走或冲至堆底。因而必须多点、随机取样,再混匀缩分。如堆锥四分法对分,到最后是多重就是多重,全部送粒度分析,而不要硬凑成1g、10g或100g等简单整数,为了计算简单而凑整是错误的,这样不能保证取样的准确性。

人工缩分(如堆锥四分法)费时,不熟练者不易准,最好用各种机械分样器。

颗粒结困时,为使团块碎散,常造成一些不结实的粒子破碎,而使粒度分布改变。

3、几种粒度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l)筛析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常认为很简单,实际也不,最好的筛子,筛孔精度也有限。

筛析不仅取决子筛子本身,还取决于负荷和筛分时间,若时间不足不仅重量不对,粒度也小,.因先筛下的是最细粒,随着时间的延长才渐接近“分离粒度”。为了准确地用筛析法,需实际测定分离粒度.以及各个筛子,每种试料,每一负荷量下的筛分时间,用套筛时决定于时间最长的筛子。筛分时间尚取决于筛子是否清洁等。如筛子编得不好,或用硬刷刷坏、割破等都影响筛析结果。特别是细筛,肉眼看不见,应经常在显微镜下检查,必要时需重新标定。

(2)显微镜分析法如何定义“粒度’,可以是任意长度.也可以是同等面积之圆对比。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度,逐个测量的工作量很大,往往要测几千颗粒子(主要原因是粗颗粒颗数少,测少了会漏掉,而产率并未小到可忽略)。制光片所需之试样最少,取样也难。另外操作者的疲劳,视野的选择方法,焦距的限制(看粉矿时,大粒和小粒高度不同)等都有影响。

(3)沉降法,浓度均需满足自由沉降的假定,实际工作中一般认为浓度只要低于5%即可满足此假定,但在常用1~2%体积浓度(相应的重量浓度大致为3~5%)范围内,实际沉降速度与斯托克斯公式算出之速度并不吻合,主要由于“密度对流”,即不同浓度液体间的交换,以及热对流,因而需控制温度。只有当浓度保持到低于0.1%,实际沉降速度才与所托克斯公式算出的速度接近。

团聚现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以μm计的粒子范围内,吸力远大于重力,对10μm之粒子,由液桥引起的吸引力比重力大十万倍,要使团粒分散需更大的作用力,因而需添加各种分散剂以防止团聚。颗粒的分散度不仅与添加分散剂有关,同时还与沉降介质、悬浊液浓度、分散方法等有密切关系。

沉降分析适用于均质物料,即假定待测物料全部具有同一比重,若10%物料的比重2倍于其余物料的比重时误差即很大。在选矿试验中,试枓一般都是非均质物料,因而计算位度与实际粒度往往不符。目前不少选矿试验单位,对于水析产品,采用显微镜检查其实际尺寸,这是一个比较可靠的办法,但并不能避免同一粒级中不同比重的粒子实际具有不同的粒度。

选矿分选和分级的区别(聊聊选矿粒度分析中的几个问题)(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