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年间上海鸿文石印作品 近刻两枚白文印有感

近期用刀熟练有佳,来感觉的时候刻章是最惬意的时候,也容易刻出满意的印章。

最近的两枚白文印,各有特色,一枚是朋友托刻的名章,另一枚是自己的经历记录。

先看下第一枚,是我从青田县造访归来后,用带回的青田石章刻的,主要目的在于试下刀感如何,并且记录此次游记。先来看下印签的效果。

光绪年间上海鸿文石印作品 近刻两枚白文印有感(1)

戊戌冬月青田购石试刀感

此章采用了单刀法,并无起稿,随自己的感觉在印面上刻写。因为字较多,所以用了较细的线条,并且中间两字的留白较大,形成向外辐射之感。戊戌二字最后一笔采取对向趋势。其中几块大的留红,均匀分布在“田”和“石”字的周围,月刀戊戌石感。。这些周围的字都有较大的斜势,给印章整体形成了趣味和随性的感觉。

光绪年间上海鸿文石印作品 近刻两枚白文印有感(2)

青田石章印面

这块儿石头在购买的一批石头中较为普通,并不通透。但确为冻儿石,刀感俱佳,下刀后的崩裂极为均匀,没有沙钉,可是说这批石头性价比相当喜人。

光绪年间上海鸿文石印作品 近刻两枚白文印有感(3)

青田石章边款

边款就是记录此次访青田之行的时间和感受。

光绪年间上海鸿文石印作品 近刻两枚白文印有感(4)

下面再共赏一下印签的微距图,可以看到用刀还是较为洒脱,没有过多停滞,一气呵成。有点在石头上用刀笔写字的感觉。个人较为满意,不知各位看官如何评价。

光绪年间上海鸿文石印作品 近刻两枚白文印有感(5)

戊戌冬月青田购石试刀感

另一枚是受朋友之托,刻一方较为规整的白文印,用于日常练习书法的名章。用的石头是从此次从山口镇带回的小章,很是纯净可人。印章整体采用三密一疏的布局,将大片留用用在了笔画较少的“于”字上。“印”字的刀头,和“红”字的工部都用了斜向的笔画,做对角对称,使印面不死板。“信”字没有斜的笔画,所以“于”的下半部用了直笔的弯折。最后由于信字过白使人憋闷,所有进行了破残处理,使之透气。

光绪年间上海鸿文石印作品 近刻两枚白文印有感(6)

于红印信

刻好后配上麻布的盒子,很有古典气息,自用、送人、收藏都是上佳的一套。

光绪年间上海鸿文石印作品 近刻两枚白文印有感(7)

印章礼品

最后看看边款,朋友指定的一首小诗: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可见朋友对自己警醒,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去做就是在进步,光说不练永不能等来成功。

光绪年间上海鸿文石印作品 近刻两枚白文印有感(8)

青田石边款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了,加文房那些事的关注,看之前的作品共同进步欣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