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谁说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一句问话改变了我人生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谁说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谁说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谁说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一句问话改变了我人生的方向

我从小生长在人民军队,父母和周围的叔叔阿姨们都是革命军人,使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又受到苏联军校电影和小说的影响,如: 电影《阿廖沙锻炼性格》、小说《红肩章》等,使我一直非常向往军旅生活,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穿上神气的军装,象父辈一样当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没想到一个偶然的路遇竟然提前圆了我这个梦。

那是1960年的某天下午,我在通信兵部大院里去幼儿园接弟弟的路上,旁边一位叔叔突然问我:“你想上大学吗?”

我说:“想啊,不过我才上高二,明年高三毕业才能考呢!”

他说:“我们西安学院今年也招高二学生上大学。

“真的?”

这真是飞来的喜讯!不禁令人有点心动。

我回家告诉父亲,他让我自己决定。我说:“本来我是想上哈军工的,今年通信学院招高二学生也挺好……”。父亲看我有点犹豫不决,就说:“女孩子要当兵只有三个方面,一是当文工团员,二是学医,三是学习通信专业。哈军工的通信专业教员还是我们通信学院调过去的,这边的专业力量比他们强!”于是,我打消了来年报考哈军工的念头,下决心上了西军电。这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当兵在哪个军校上都一样。

当兵后参加的第一个“八一建军节“活动是我们和原预科的老学员联欢,印象最深的是朱本延拉的手风琴曲《多瑙河之波》、《黑龙江的波涛》、《在满洲里的山丘上》,旋律优美动听,琴声悠扬,令人陶醉。(后来我听说她是当时广东省委书记朱光之女)到重庆后她曾在我们班待过,1963年大调整时听说去了通信部的五台山工厂,以后去了哪里我就不清楚了。

在西军电还有一道不得不说的风景线,那就是:每次新生区队全体集合时,总能看到保定四区队有个大个子迅速起身,风风火火地冲到队列前指挥大家唱歌,唱完一曲后再扯起洪亮的大嗓门“拉歌”,矛头直指毗邻区队。然后,各区队也开唱,此起彼伏象赛歌会一样,群情激昂、生气勃勃,全场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四区队的特点是他一带头后面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地上来指挥,保定青年的勇敢和激情让我们大开眼界,其他省市来的同学只能是望尘莫及!这个带头人就是后来我们预科15班的同学韩运潞。

我们的军人生涯就这样开始了,一切都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军队大家庭的温暖。生长在军队环境和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军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原文较长。后续故事下次推送)

作者: 曹琳,女 西电校友 1960年入学,1966年毕业 重庆1611班

背景:1960年1月学校更名为“军事电信工程学院”。1961年11月,上级决定将西军电的雷达、导航系调往重庆,建立“雷达工程学院”。1962年2月顺利完成。

原文发自微信公众号“周牙日记”

浮华世下,返璞归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