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给孩子补语文 该怎么给孩子补语文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项统计,大意是清北的学生所就读的高中有高度的集中度,初中的集中度就差了很多,而小学,几乎看不出什么集中度了。这项统计其实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在小学阶段,即便学校一般,即便成绩五花八门,但并不妨碍他们日后成为高考中的学霸。或者更准确一点:小学阶段的成绩,对于孩子成为学霸而言,并不是特别重要。

别的学科我不懂,我只是谈谈语文。

要怎么给孩子补语文 该怎么给孩子补语文(1)

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了我这样的经验:小学时,我那些语文成绩遥遥领先的同学,很多人的高考语文并不比我强。而我在大学的同学里(我的母校不是清北,但也算是一流的985院校了)却有很多人坦言自己的小学语文成绩很普通。

一句话:小学的语文成绩和高考成绩的正相关性不突出(到了高中以后,平时成绩和高考成绩才会有极大的正相关)

为什么小学阶段不重要呢?难道小学不是打基础的时候吗?基础不牢,怎么会有日后的高楼大厦呢?

别误解我的话,我的意思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很重要,但是成绩却未必重要!换句话说,小学语文的成绩有欺骗性。为什么这么说呢?

要怎么给孩子补语文 该怎么给孩子补语文(2)

第一,小学语文成绩的考点有局限性。

小学阶段,孩子所需要掌握的,是基础性的语文知识,这些基础性的知识会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而变得不重要了。举例来说:小学阶段要求孩子认识3000左右常用汉字,哪个孩子先认识了,哪个孩子的成绩就出色。但到了高考的时候,所有的正常考生都会认识3500左右汉字,那张高考试卷上几乎没有正常考生不认识的汉字了,但他们的分数却千差万别,因为考点不在认字上了。

再比如:张三在小学的作文写得很出色,这些出色主要表现在张三能较之同龄人更早地使用“比喻句”、“拟人句”,或是把作文意思表达得清晰通顺。但张三到了初中,身边的同龄人也几乎都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如何写比喻句、拟人句了。张三如果还学不会如何做到情景交融,如何做到思想深刻、如何做到锤字炼句,那么他就会止步不前了。张三懂得那些作文的套路了,但那些套路在中学意义不大了,虽然不至于给他减分,但这些空洞的东西完全不能给他加分了,他写不出来能让老师满意的范文了。

一句话:孩子在小学阶段,成绩体现的是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到了中学,成绩体现的将不再完全是基础性知识了,年级越高,语文素养就越重要了。

要怎么给孩子补语文 该怎么给孩子补语文(3)

第二,小学语文成绩不能精准地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出错率。

我的搭档刘校长是一位数学老师,他帮我分析过一个事实,那就是为什么有些成绩非常好的孩子还会继续在他那里补课(如果我是家长,而我的孩子已经是100分了,那我为什么还要去给孩子补习数学呢?)。他是这么说的:

“一张小学数学试卷,一个学的再好的孩子也不过就是打100分。但100分的背后,孩子的效率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要通过每周10多个小时的课外学习才能获得这个分数,有的孩子只需要每周跟着我学2到4个小时即可。我帮孩子打通数学思路,孩子日后学习会越来越轻松——尽管在现阶段的成绩上还体现不出来孩子的优势,因为孩子再牛×,也打不出120分来。对于那些特别优秀的孩子而言,我赚的,是那份提高他们拿分效率的钱!等到有一天,试卷难到要考察孩子的拿分效率的时候,跟着我学的孩子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

一句话:难度越低的考试,越体现不出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出错率。单单比罚篮,我这样一个书呆子,通过苦练也能和篮球之神乔丹差不多,但一旦打比赛,乔丹能把我虐出翔来。孩子的小学成绩,其实就是比罚篮,但高考就变成了真正的比赛了!

语文成绩也有这样的特点。但又和数学有不一样的地方。

小学阶段,孩子要是想拿高分,可以通过大量的死记硬背。但到了中学,“孩子没有资格说,他们从死记硬背的方式出发来同试卷对话!高考语文不吃这一套!”死记硬背肯定是不行了,那能像数学那样打通思维吗?

也没可能!不是因为语文老师缺少像数学老师那样点化学生、让学生顿悟的本事,而是因为语文牵扯的东西太多啦,它就不是一个能顿悟的学科,而是一个靠大量积累的学科。只不过孩子需要积累的,不是字词知识、作文套路,他们要积累的,是宽阔宏博的语文素养。他们要建立对语言的感触,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传承、对表达的领悟、对逻辑的掌握……

他们要学得太多了,而且看起来学的东西似乎又没多大用处,所以很多家长干脆躺平了、摊牌了,他们只看孩子的语文成绩,看孩子的作文套路够不够好。

南辕北辙,谬之大矣!

要怎么给孩子补语文 该怎么给孩子补语文(4)

知晓上面这几点,对家长如何选择课外语文补习班很重要。因为校内的语文教育不得不去抓孩子的基础知识——校内教育有自身的任务,校内的老师必须教会孩子这些东西。但明智的家长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日后有着更好的后劲和潜力,就不应该满足于让孩子停留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至于怎么帮助孩子辅导语文,我们接下来慢慢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