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花七绝(每日好诗端州梅花庵访梅花)

题梅花七绝(每日好诗端州梅花庵访梅花)(1)关注 中国诗歌网 ,让诗歌点亮生活!

题梅花七绝(每日好诗端州梅花庵访梅花)(2)

端州梅花庵访梅花

明在堂陈楚明

从来清瘦拟诗家,又得禅名且着花。岭上当年谁独坐,白梅树下一袈裟。

专 家 点 评

诗人陈楚明到端州梅花庵赏梅后,写了三首绝句,诗笔如画笔,为梅花庵留下了一幅幅肖像。题下有小序,对我们了解诗作的背景颇有帮助,兹录之:“梅庵在端州城西,昔六祖避祸于此,种梅修行,后其弟子辟为一庵。梅庵乃端州八景之一,至今犹植有梅。……庵中之梅,与他处不甚相类,秋末犹见花开,不知何品也……”此作为组诗之三。

“从来清瘦拟诗家”,首句以比喻起,得法于陆游“何当更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而另出其意;“清瘦”二字写梅花标格,则直接脱胎于顾贞观《浣溪沙·梅》“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法放翁之神而用梁汾之形,双取古贤,是为妙手。次句“又得禅名且着花”,意脉承于前,笔墨落于“庵”,将寺庙、梅花、诗人三者有机地串联起来,令人顿生“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之感。三、四句一问一答,一实一虚,如同一幅简笔画,将孤独的梅树、白色的梅花、入定的老僧等,描摹得出神入化。人们恍惚看到,披着一袭袈裟的六祖,正默坐于古梅树下参禅悟道……

端州位于广东肇庆市,为岭南旅游名胜之一。作者仅用二十八个字,就勾勒出了梅花庵的清幽景致,以及与禅宗六祖的渊源。全诗虚实题梅花七绝(每日好诗端州梅花庵访梅花)(3)结合,情景相生,不惟见才情,亦且见襟抱。

特邀点评:周燕婷

诗人简介

明在堂陈楚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广东省青年书协楷书委员会副题梅花七绝(每日好诗端州梅花庵访梅花)(4)主任、广东白云学院客座教授。

专家简介

周燕婷,别署小梅窗,广东人,从小喜爱古典诗词,青年时期尝师从岭南张采庵先生学习诗词。著有《初月集》《画眉深浅》(合)《小梅窗吟稿》《小梅窗说诗》等。

精彩好诗

题梅花七绝(每日好诗端州梅花庵访梅花)(5)

挖红薯记

题梅花七绝(每日好诗端州梅花庵访梅花)(6)

唐朝来信

题梅花七绝(每日好诗端州梅花庵访梅花)(7)

异乡的傍晚

题梅花七绝(每日好诗端州梅花庵访梅花)(8)

点 评 专 家

陈先发、陈卫、曹宇翔、程继龙、耿占春、冯雷、顾北、顾建平、谷禾、洪烛、霍俊明、贾鉴、简明、蒋浩、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海鹏、李建春、李犁、李壮、刘向东、李云、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师力斌、树才、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吴投文、西渡、向以鲜、杨碧薇、杨克、杨四平、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清华、张定浩、张光昕、茱萸、张伟栋、周伟驰、周瓒、朱必松等

栏目题梅花七绝(每日好诗端州梅花庵访梅花)(9)主持:王夫刚

一 键 关 注

中国诗歌网

岭上当年谁独坐,白梅树下一袈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