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往事1(难忘吐祥情1)

一条长江,紧临县城横穿而过冲出夔门,将全县大致均分为南北两岸在长江南岸距县城约70多公里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吐祥”,吐瑞呈祥多好的名字,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过年往事1?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过年往事1(难忘吐祥情1)

过年往事1

一条长江,紧临县城横穿而过冲出夔门,将全县大致均分为南北两岸。在长江南岸距县城约70多公里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吐祥”,吐瑞呈祥!多好的名字。

这里海拔1000米左右,属中高山,吐祥镇就坐落在吐祥坝子。

我母亲生长在这里,我也在这里出生。对这片土地的最初印象和所有记忆,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的。

吐祥镇在全县乡镇中算得上是最繁华的。那时就有正街、后街和铁匠街三条街道,2米多宽的街面为石板铺就,两边房屋基本都是一楼一底的板壁瓦房,房檐较宽,能遮住街沿坎。好多屋前的街沿上还摆着舂米的碓dui窝。镇上的三条街道位于吐祥坝子中心的三角区,左边从马驿方向流过来一条河,称“大河”,右边从农场方向流过来一条河,称“小河”,两条河在正街东北角汇聚后一直向前,跌落到响水滩下。

吐祥坝子美丽富饶,田园景色风光迤逦。农场片及镇子中心左边的大片土地,平整宽广,上万亩水田使得这里丰衣足食,人畜兴旺。冬春,山野积雪,水田薄冰透明晶亮;夏秋,稻花飘香,五谷丰登风景宜人。这里的一年四季,天空清亮,流水潺潺,就连那白鹭鸶和丹顶鹤也不肯离去,常年可见它们优美的身姿;而河岸边柳树争春早吐新绿,夏秋则垂下长长的枝条,微风吹拂,一点一点地亲吻着清澈的流水,引得小鱼儿嬉戏撒欢儿。

在镇子正街的东北角有一座石拱桥,跨过“小河”,北连转运站南接吐祥农场,转运站是吐祥的公路枢纽,进出物质或人员在这儿乘车。后街也有一座木板桥,也跨过“小河”与转运站及农场相连。而在正街的西头有一座风雨木廊桥,称“叫花子桥”,跨过“大河”连通左边大片田地。这木廊桥可能有些年代了吧?左岸桥栏桥板已有损坏,甚至遗失,也没有谁再修补它了(好在左边河床常年干枯裸露着)。

镇子的正街、后街临街面主要是供销社、商铺、饮食店等服务门店,也有住家户,铁匠街以铁匠铺为主。在正街西南角,有个禹王宫,好像作为粮站收储粮食,门口的两尊青石雕刻的大狮子惟妙惟肖,很多小孩儿还不敢靠拢它!狮子的头、口、鼻、背都被人们磨蹭得油光锃亮。正街中间向“大河”堤坎边延伸,有个全木板搭建的“俱乐部”,上有表演台,下是一排排坐椅,集会或者唱戏演艺等都可在这里举行,它可是那时的“室内大舞台”呢!后街的后面有一块场地,叫“操坝”,那是镇上集会和体育活动中心。篮球场随时都有人运动娱乐,隔三岔五还自发组织比赛,引来满场围观和喝彩,好不热闹。操坝旁有一口水井,常年清泉涌流,能供镇上人饮用,市民排队挑水,井然有序;也有就近在河里挑水的,那时清澈的河水同样干净无污染。

吐祥“赶场”由来已久,“三、六、九”风雨无阻。那个热闹劲儿,三条街简直就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早上7、8点钟就有稍近的乡民来了,到中午时分达到高峰,远的要走一、二十里路呢。他们把自己种植的农作物、土特产,喂养的鸡鸭,以及熏制的腊肉野味等背来,换几个活钱,再购回些盐、糖、酒、面、肥料、农具,剃个头,买件衣服,也扯些布,还买点针头麻线纸笔香烛什么的。当然,交易完后,得找家馆子,炒个菜喝二两,最低也得煮碗包面,吃饱了好往回赶路。乡民来镇上,顺便还得走走亲戚拉拉家常,到熟人家歇歇脚摆摆龙门阵。赶场天,不光街道拥挤,商铺门面家家户户也都客流不断。若逢下雨天,除箩筐背篼外,还得额外增加蓑衣斗笠的累赘,磕磕绊绊走一步都好困难呐!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和睦相处,从未发生过斗殴辱骂。直到下午两点以后,乡民们才挂着满意的笑容逐渐散去。

吐祥有“玩狮子”的习俗,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是以狮子锣鼓为主要喜庆方式。那狮子锣鼓、唢呐鞭炮庆贺起来,简直让人异常兴奋,血脉贲张!那年冬天异常寒冷,丰年好大雪!早上起来,街道、房顶、河边、堤坎、田坝,漫山遍野都被白茫茫积雪覆盖,屋檐、树梢都挂着晶莹透亮的冰凌。人踩在雪地上嘎吱嘎吱响,留下两行脚印。慢慢的,街上人多了,脚印开始凌乱了。嚯,都穿得好光鲜呐!人们身上至少有一样是新的,就连头上包的白帕子好像还有浆水似的崭新着呢!哦,今天是大年初一呀!你看街道干干净净,家家挂着灯笼,户户贴有对联。人们吃完新年第一碗汤圆,便纷纷走上街头。大人们穿着整洁,忙不迭的相互打招呼送上新春第一声祝福,小孩儿打扮的鲜艳活泼,揣着压岁钱迫不及待的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零食。街上一会儿炸响鞭炮,一会儿放飞气球,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一片喜庆,年味儿浓郁。过了中午,就听见远处锣鼓唢呐声,热热闹闹涌来,还不止一拨呢!远近的狮子聚集街头舞起来了,给政府拜年,给商铺拜年,给辛苦一年的人们拜年!大人小孩围着跟着,欢天喜地吼着叫着,鞭炮齐鸣,不绝于耳。只要炮竹声不断,狮子舞动就不会停。条件好的商户或家庭,会备足鞭炮茶水,尽量留住狮子多耍一会。耍狮子虽然累得筋疲力尽,甚至在耍的过程中需换人,但狮舞队很乐意,表明他们的狮子玩得好有水平。狮舞队挨家挨户给主人家拜年,队里面有个头儿,就是那“大头和尚”,拿个刷刷(叫拂尘吧?),往上刷,狮子就跳起来,往左扫,狮子就向左扑,刷子舞得快,狮子就跳得欢。你看那急促的锣鼓,喝彩的人群,欢快的唢呐,震耳的鞭炮,助兴狮舞达到高潮。这时,“大头和尚”将刷刷往下一沉,狮子就停止舞动,乖乖的面朝大门,匍匐在“大头和尚”身旁。最精彩的时刻到了,那就是“贺彩”!“大头和尚”一只手轻抚着狮头,一边有韵味的朗朗贺辞:“狮子玩得圆又圆(哐侧哐),来给主人家拜新年(哐侧哐)……”,贺辞说一句,狮头就随着锣鼓声摆两摆。“大头和尚”真有水平,他会根据主人家中的情况现编贺辞:家中有老人,他会用福如东海、寿星百岁恭贺;家中有读书郎,他会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勉励;家中兄弟姊妹多,他会从团结一心,和睦建家来祝愿;家中是军烈属,他就以保家卫国、万民崇敬高度赞扬;家中有闺中千金,他会以端庄灵秀,必成金龟银胥来称颂。贺辞精彩生动且不乏幽默,惹得看热闹的围观群众前呼后拥一路跟随生怕遗漏,掌声笑声呼叫声一浪高过一浪。贺辞打动主人,说到主人家的心坎上了,主人还会在预先准备好的香烟火炮的基础上,加重红包分量,图个吉利,长幼高兴,皆大欢喜。

记得还有一次热闹的舞狮子:那是在“文革”前,吐祥镇庆贺通电,结束了以往点桐油灯、煤油灯的历史。白天,家家户户电线灯泡安装完毕,人们就盼着到夜晚,看看电灯到底是什么样子;狮子队也吃饱喝足,只待电灯一亮,就欢庆起舞。市民盼到晚上八点钟,吐祥镇有史以来第一次迎来了“有电时代”,它从15w的白炽灯泡里真真切切的发出了光亮!顿时,殷切期盼的人们欢呼起来了!精神抖擞的狮子狂舞起来了!雷天阵吼的鞭炮炸响起来了!整个吐祥三条街欢天喜地,一片沸腾!但过了一会儿,电灯光亮渐渐变弱,灯泡里的钨丝暗淡成很形象的“一朵南瓜花”,而一会又突然亮了,亮得刺眼!孩子们随着光亮的明暗变化,发出“哦…噢”声调转换的哀叹惊喜声。灯光一明一暗,反反复复。水电站经过多次调试,逐渐稳定达到正常。人们兴致不减,士气高涨,狮子玩得欢,鞭炮炸得响!有人还将锅鉮锤细,与火药、木炭按比例混合,用竹筒装好,以引线相连,再弄坨黄泥巴封尾做成“烟花筒”。待晚上狮子舞起来时,用湿毛巾缠住烟花筒握在手上,点燃引线对着狮子喷射出万朵金花。你看!那多个烟花筒围着狮子同时喷射,狮子在中间左腾右挪、上蹿下跳舞得更欢!硝烟弥漫,鞭炮声响,鼓乐齐鸣,烟花筒散发的金光照得大地如同白昼!室内的灯光,街上的焰火,炫舞的狮子,狂欢的人群……,好一片祥和气氛,好一派欢乐景象!

吐祥坝子的两条河,灌溉了大片良田,养育了沿岸人民。但它也有狂放不羁野蛮咆哮的时候,给人们带来财产损失和居住不安。几乎每年夏季,都会有一场洪水泛滥光顾。且往往是在半夜大雨滂沱后,河水滚滚而来,灌满河道漫过河堤,悄无声息的流进街道流进家家户户。当发现洪水,总有人及时呼喊“涨水啦!洪水进屋啦!”。人们先是赶紧用木板挡水,但那已无济于事,顷刻间就灌满整屋。洪水大时,家中进水可深及膝盖。只见木盆板凳到处漂浮着,污水杂物到处漂浮着,一片狼藉。这要持续两个钟头,洪水才开始消退。消退时全家最累,必须齐心协力借退水之机,赶紧向外撮的撮、扫的扫,尽快把淤泥扫出门外。如果让淤泥沉积下来,那得用翻倍的劳动强度才能打整干净。经历一次涨水后,家中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洪水灾难,肆掠着当地人民!后来,政府狠下决心筹措资金,对河道进行彻底整治,疏通了河水治理了泛滥,人民安居乐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