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应该如何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确实值得关注。如果你以“心理健康”作为关键词,在知网数据库中搜索,会发现对留守儿童展开的心理健康研究数量非常之多,可见整个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

网友一:

让留守儿童更健康的成长,家庭的责任不可或缺。父母选择把孩子留在老家一定是出于无奈,不然哪个父母也不会把孩子放到别人身边长大。但是,即使不在身边,父母也要多跟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爱。父母可以选择每天抽时间跟孩子视频,或者时不时的把自己工作的场景录下来发给孩子,如果通讯设备不够发达,那么可以选择传统的写信等方式,让孩子知道父母是鲜活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个称呼和照片中的两个人。

让留守儿童更健康的成长,社会的关注与扶持不可或缺。经济是最简单,却也是最现实的问题,教育资源的匮乏进一步限制了留守儿童的精神发展。所以社会力量、社会组织要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山区、农村去开展对点活动,定期派志愿者走访、服务,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同步实施,让孩子吃的更好一些,穿得更干净一些,精神世界更丰富些。

网友二:

留守儿童是一个暂时还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对于留守儿童,有一部分是“穷人孩子早当家”的,也有一部分是“破罐子破摔”的,还一部分觉得“山高皇帝远”管不了的。

不管哪一种情况,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存在很多很多的需要调整的。要疏导留守儿童的心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爷爷奶奶需要多和孩子解释父母的不容易,多用语言促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2、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多通电话多联系。现在网络很发达,一部智能手机,不仅可以实现随时随地通话,还可以视频聊天,这样父母可以间接和孩子见上面,感情就不会太疏远。

3、父母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不管生活上、学习上、社交上、兴趣爱好上等,都应该多去了解,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父母不在乎自己。

4、适当的时候给孩子写写信,寄些小礼物,孩子对于礼物是很喜欢的,一份心意孩子会觉得父母很有心。写信我觉得比短信更有意义,也鼓励了孩子回信,这样有个期待。

5、有条件的话在孩子暑假的时候接孩子来自己的身边住一段时间,多多和孩子聚在一起,比任何一种疏导方式都有效。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真心不建议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会存在很多心里问题和安全问题,所以家长们应该深思。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应该如何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1)

网友三: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长期话题,特别是一些老弱变穷地区,年轻人还是会选择外出打工,贴补家用或供孩子读书,这都是现实所迫。

平时,尽量与留守儿童多通电话,如今微信视频也非常方便,可以每天都和孩子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近况和心理变化。

针对留守儿童,班级里也可以举行一些活动,比如“给爸妈的一封信”,“我为妈妈唱首歌”等,节日时举行联谊会,班级里每个孩子过生日时一同庆祝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应该如何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2)

网友四:

留守儿童在靠近青春期之时,各种问题就是接踵而至。比如学习问题,乱交朋友混社会小团体问题,喜欢撒谎或者偷偷摸摸的问题……这些孩子的行为问题在刚出现的时候,往往很容易激起父母的紧张和过度的批评指责。可惜,父母越是批评、指责或者妄图惩罚孩子,孩子的行为问题可能就越严重。

因为留守孩子原本对于“父母不陪自己”“抛弃自己”内心早有经久积累下的创伤。父母的不包容行为只会愈发激起孩子的愤怒和反叛。如此,孩子就会下意识地朝着父母所贴的标签方向去发展。而被贴上了不好标签的孩子,很容易为了寻找认同和自我价值感而聚在一起,形成亚文化群体。这样的亚文化群体,常常倾向于做一些违反社会规范的事来,严重的就形成了犯罪。

所以,当留守孩子逐渐长大后,发现了一些行为问题,父母需要思想上高度重视,但是行为上需要谨慎处理。减少立刻要说教、说服或者压制孩子的做法,不轻易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多陪陪孩子,听听孩子心理的想法,多去看孩子身上的优点。严重的问题,有必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的支持。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应该如何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3)

网友五:

要是我,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哪怕再苦再累,父母在哪家就在哪。旁人再贴心疏导,远不如妈妈的一个拥抱一个晚安吻。

其次完全是家长的教育观不对。别说是贫困地区,哪怕是经济发达地区,有多少的年轻父母借口这个借口那个,喜欢把孩子丢给家里的老人,喜欢自己过着潇洒的日子,以为孩子小时没关系,等孩子大了接回来好好养着就好了。哪知道事实刚好相反,越是孩子年纪小越是需要家长的全心陪伴。说到底还是家长理念的一个问题。

我觉得每个年轻父母在要孩子之前都得必修如何当父母,仔细想想,我们做什么不得先培训后上岗,只有做父母这身份,最重要却最容易被忽视。

网友六

我一直觉得留守儿童很可怜,在老家生活的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的日子并不好过。

老人帮忙带孩子,但是农村的老人容易不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孩子的心灵的健康情况。

那么我们家长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即使不能经常回家看孩子,也应该利用现在的各种通讯设备与孩子经常沟通,尽量弥补他们内心的缺失。他们本该承欢与父母膝下的时候,却独自在老家生活,这种生活枯燥乏味,还缺少母爱和父爱。

所以亲人能做的就是尽量多与孩子沟通,少看电视和手机,将心思多放在孩子身上。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应该如何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