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虎赵雪:巴塘草原上的骠骑

青海新闻网讯 盛夏的巴塘草原,天蓝草绿,战马嘶鸣。

在一片开阔地上,120米的劈刺道两旁,不同距离上竖起7个高低不同的靶标。驾驭“头马”的赵雪超扬鞭策马疾驰,他利落地拔出锃亮的马刀,左刺右劈,刀起靶落,一整套动作一气呵成,迅如旋风的身影后扬起阵阵尘土。

“赵班长太帅了!”劈刺道两旁,近距离观摩课目示范的玉树骑兵连新兵一个个惊呼“开了眼”,都说从赵雪超身上看到了影视剧里蒙古铁骑的影子。

常年驻守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雪域高原,与马共“武”9年,赵雪超的脸晒得如同黑骏马般黑亮。那鼓起的肌肉,深沉的声线,让他浑身散发着自信、勇敢和阳刚的气息。现今,赵雪超担任玉树骑兵连四班班长,兼连队骑术总教头。

林虎赵雪:巴塘草原上的骠骑(1)

乘马越障。

林虎赵雪:巴塘草原上的骠骑(2)

组织颠马训练 。摄影:樊文斌

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目光如炬,再加上他胯下那匹黑马,别看赵雪超长得五大三粗,带起兵来也是一把好手,往往一个不满意的眼神,战士心底便是一阵紧张。

下士王刘勉刚接触骑术训练时总是掉马,看着别的战士训练成绩蹭蹭地往上冒,作为骑术教练的赵雪超急了:“腿的夹力不够,不掉才怪。”

为了让王刘勉练就“铜裆铁屁股”,赵雪超心一横,让其脱镫抱肘进行颠马训练,别人颠10圈王刘勉就得颠20圈,每天训练劈2000刀,在这种“特殊”照顾下,王刘勉成为了连队响当当的骑术尖子,由衷地感谢赵雪超逼着自己过了一道道坎。

骑兵训练讲究的是“人马合一”,训练中稍有不慎,就会跌下马,轻者伤筋动骨,重者危及生命。

所谓艺高人胆大,如果说骠骑“武教头”赵雪超,再适合不过了。

一次连队组织乘马冲击训练,赵雪超的马嚼扣突然脱落。失去控制的战马在队形里“横冲直撞”,更担心的是马背上挂的马刀一旦掉落后果不堪设想。

情急之下,赵雪超俯身抱紧马脖子,从奔驰的马背上顺势跳下, “嘿!”紧接着一声大吼,就势憋足了劲猛然发力,将马头摁倒在地,马的四蹄在空中划拉着了片刻才消停下来。一时间,赵雪超成功处置险情的经过在巴塘草原传为佳话,就连牧民见了他都直竖大拇指。

“第一次看见战马,真想抱住亲两口,练武人对马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聊到9年前,从武校毕业的赵雪超参军入伍来到骑兵连的情景,赵雪超激动不已。

授马仪式上,赵雪超跃身上马,不想黑骏马立即蹿了出去。第一次骑马就摔了下来,这在赵雪超心里留下了阴影,还曾一度成为战友调侃的对象。“一开始就‘认怂’,哪还有一点骑兵精神可言。”赵雪超暗自打气。打那以后,赵雪超像根上紧的发条,开始和战马较上了劲。他晚上练劈刺,白天练马术动作,被马一次次地摔下去,他拍掉身上的尘土又一次次地跃上马背,就是凭这股不服输的韧劲, 3 个月后,赵雪超的训练成绩在连队名列前茅。“马烈你比它还要烈,要敢于给它拔刺,不然只有被欺负的份儿!”赵雪超说着,撩起衣襟,前胸后背几道凸起的伤疤格外显眼。

作为一名骑兵教练,不光是会骑马,更要通马性、知马语。因此,他一有时间就跟马培养感情,外出回来还经常给马带些零食,时间久了全连上百号马,哪匹马什么脾性、有什么喜好,赵雪超都了如指掌。

2017年7月玉树赛马节,赵雪超精湛的骑术技能被河北一家马术俱乐部的老板看中,开出年薪20万聘请他去任骑术教练,却被他婉言谢绝了。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部队对我有恩,我就得报答。”赵雪超算了一本账:入伍9年,他一个农村娃全靠组织的培养和信任,顺利选改士官、入党立功,还学了一身硬本领。面对丰厚的薪酬,赵雪超依然选择了军马和草原。

“向右转……走……”送走客人,担任值班员的赵雪超跃上马背发出一声洪亮的口令,便带着人马向草原深处的训练场奔驰而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