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辣粉店铺失败案例(一年销售近10亿元)

编者按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食品工业大省的河南,不仅有“国人粮仓”“世人餐桌”名片,在“酸辣粉”细分领域也强势出圈。

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显示,全国80%以上酸辣粉是“河南造”,目前河南以酸辣粉为主导的食品企业50多家,已经形成了酸辣粉的原料种植、加工、配料、设备、包装全产业的发展链条,构成百亿级的食品产业。

河南酸辣粉产业发展背后,有哪些驱动要素?河南有哪些酸辣粉重点企业,发展如何?5月31日起,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下,大河财立方联合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推出“探秘河南酸辣粉”系列报道,聚焦河南酸辣粉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海舒 文 李铮 摄影 王琳琳 剪辑)近几年,酸辣粉火爆全网,成为不少年轻人喜爱的方便食品,河南酸辣粉企业食族人抓住年轻人的喜好,从方便速食界脱颖而出。

食族人的走红除了自身强大的产品力、渠道力,离不开其互联网思维下强势的营销能力。请明星代言,与各渠道头部主播、美食博主合作,相继植入20多部影视剧……几乎年轻人在哪里,食族人就推广到哪里。

2017年食族人成立之后迅速崛起,目前日出货量达十几万箱,触达国内市场终端售点10万 ,海外市场触达全球17国,年销售额近10亿元。

酸辣粉店铺失败案例(一年销售近10亿元)(1)

选准酸辣粉赛道,

还原特色小吃口味

为什么做酸辣粉?

食族人酸辣粉两位创始人僧磊、张雅楠在快消品行业沉淀了多年,从小品类中发掘大市场。“就方便速食来说,方便面已经有了好几家龙头企业,其地位几乎不可撼动,酸辣粉是特色民间小吃,且全国各地区都有吃粉的习惯,河南更是量产红薯,粉条、粉皮也是河南的特色产品,后来就定位做酸辣粉。”张雅楠说。

随着90后、00后成为新的消费人群,食族人看到了方便食品消费升级的信号。

酸辣粉店铺失败案例(一年销售近10亿元)(2)

在产品上,食族人定位“一桶6包料,粉饼0脂肪”,粉丝用纯红薯粉制作,配料用的是开封的花生、山西的醋包、驻马店的芝麻酱……并采用扣盖式包装。“最早我们用是牛皮纸桶,后来升级成了锡纸桶,冲泡受热更均匀,更聚热,看起来也更时尚,符合年轻人对口味、颜值、调性的追求。”张雅楠说。

在价格上,食族人酸辣粉将传统方便食品3~5元的价格带拉到了8~15元,“我们坚持不打价格战。”张雅楠说。

酸辣粉店铺失败案例(一年销售近10亿元)(3)

自2017年12月推出爆款产品酸辣粉后,食族人逐步完善扩充产品线,逐渐覆盖了方便速食全品类,除了酸辣粉、爆肚粉,食族人持续推出花甲粉、关东煮、肥肠粉、螺蛳粉、牛肉面等十几个产品。2019年到2020年,食族人受到资方的关注,拿到了数千万元的融资。

线上与知名主播合作,

线下布局10万个销售终端

“早点拍下早点发货啊宝贝!”

“喜欢吃酸辣粉的宝子一定不能错过!”

酸辣粉店铺失败案例(一年销售近10亿元)(4)

食族人的公司里有十几个直播间,推开门,主播们正卖力对着手机带货。据介绍,公司目前培养了十几个主播,全天几乎不间断地卖货。

纳食科技推出的《速食酸辣粉数据分析报告》显示,18~30岁的年轻人是酸辣粉的主要消费人群,其中女性占70%,男性占30%。在营销上,食族人也“拿捏”住了年轻消费者的心。

据了解,除了自己的主播,食族人还与李佳琦等多个头部主播合作带货。

在短视频平台,与@张喜喜、@特别乌拉拉、@小贝饿了等多个知名美食达人合作,并植入了20多部影视剧,年轻人在哪,食族人就把产品推荐到哪。

在线下,食族人布局了强大的销售终端网络,各大商超和便利店的货架上,都能看到食族人酸辣粉的产品。张雅楠认为,做好线上的同时,线下布局同样重要,消费者对品牌有了认知后,要满足各个场景的购买需求,品牌才能持续发展。

酸辣粉店铺失败案例(一年销售近10亿元)(5)

2020年,食族人重新梳理品牌定位、slogan、包装,并组建专业团队,将力量集中在营销和销售上。流量加持,渠道助力,2021年,食族人已经累计触及10万家销售终端,不仅让消费者记住食族人,还要让消费者随时看到、买到产品,让企业实现持续发展,这是食族人花费精力造势营销的目标。

希望尽快出台行业标准,

引领行业良性发展

酸辣粉火爆全网这几年,经历了前期的洗牌,目前沉淀了多家知名酸辣粉品牌,蓄势争夺酸辣粉江湖地位。

据张雅楠介绍,酸辣粉刚火的时候,四川、重庆等全国多地也有企业去做,但河南的优势明显,现在大家对河南生产的酸辣粉口味和品质都更加认可。

河南是红薯种植大省,有原料供应上的优势,依托几家大型的批发市场和完善的物流体系,调味料发展日渐成熟,而且,多年来,河南已经形成了深厚的食品加工产业链,这些都为酸辣粉在河南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片沃土。

酸辣粉店铺失败案例(一年销售近10亿元)(6)

现在,食族人把新的目标放在高端酸辣粉的研发上,“我们目前在推的袋装酸辣粉上,粉丝采用的是鲜粉,比干粉粗,锁水性好,口感也更佳。”张雅楠认为,未来鲜粉是一个发展方向,更能够还原酸辣粉的本味。

就整个酸辣粉产业发展来看,与方便面不同的是,目前酸辣粉的生产很大程度依然依赖人工,缺少自动化。“全自动化生产之后,企业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能够更好地推动整个酸辣粉产业的发展。”张雅楠还建议,希望能够尽快出台行业标准,制定行业守则,树立行业标杆,引领行业良性发展,“作为企业,我们也会坚持产品为首,带给消费者更高品质的产品,持续升级产品,把酸辣粉做大做强。”张雅楠说。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