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对联的对仗和含义(对联的词性对仗方向)

上两堂关于对仗的课,我们讲了字词句的词性和结构对仗,这节课我们讲词性对仗的方向。

词性对仗方向可以分为1.上下对,2.句内自对(横向对)3.交股对(交叉对)

1. 上下对,即上联和下联同个位置词性相同,互相对仗。这种是学联的基础,也是我们最普遍也最规矩的对法。

如朱熹题广信南岩寺联:

一窍有泉通地脉;

四时无雨滴天浆。

此联“一窍”对“四时”, “有”对“无”,“泉”对“雨”, “通”对“滴”,“地脉”对“天浆”,均为上下联同个位置词性一一对应。

又如:九江锁江楼楹联:

白荻波光当岸绕;

黄梅山色过江来。

这里“白”和“黄”是颜色对,“荻”和“梅”是植物对,“波光”对“山色”,“当岸绕”对“过江来”都是上下联同个位置词性相同对仗。

此联还用了借意对,黄梅原是地名,指九江隔壁的黄梅县,此处借其植物意与白荻相对。这个我们放后面的修辞课里讲。

这类大家都已经认识的对联的基本规则,不用我多赘述,我这里主要还是讲讲下面两种对。

体会对联的对仗和含义(对联的词性对仗方向)(1)

2. 句内自对,也叫“当句对”,即“于一句中自成对偶”。其实就是横向而对。上联里两个或多个词或者词组或者分句相互对仗,同样,下联里两个或多个词或者词组或者分句相互对仗,上联和下联之间同个位置,可以相互对仗,也可以不相互对仗。

但有一条必须谨记,只有一边自对是不允许的,上联内两个词或者句之间自对,那么下联同个位置的两个词或句之间也必须自对。而格律还是遵循正常的规则(除领字外,上下联节奏点格律相反)。

句内自对主要分四种情况

(1)左右相对,上下也能工对或宽对(即互成对),这类其实也可以归入上下对。

如胡敬题采石矶太白楼联:

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

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此联中“诗境满怀”和“酒杯在手”左右句内自对,“青山对面”和“明月当头”左右句内自对,对仗极工。而上下联同个位置“诗境满怀”与“青山对面”,“酒杯在手”和“明月当头”,虽然不是属于工对,但是怀和面,手和头,都是形体门,而且词语结构一致,可以形成宽对,这类就属于左右相对,上下也相对。

又如清末民初成多禄题吉林市北山公园旷观亭联:

登楼远望,四面云山,千家烟树。

长啸临风,一川星月,万里江天。

此处“四面云山”和“千家烟树”句内自对,“一川星月”和“万里江天”句内自对,但是同样,上下联同个位置“四面云山”和“一川星月”,“千家烟树”和“万里江天”词性也相互对仗。这就构成了互成对,也就是左右相对,上下也相对。

体会对联的对仗和含义(对联的词性对仗方向)(2)

(2)左右相对,上下不相对

如刘坤一题滕王阁的名联: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此联中,“兴”和“废”句内自对,“落霞孤鹜”和“秋水长天”句内自对,同样的位置,下联“古”和“今”句内自对,“江上才人”和“阁中帝子”句内自对。而上下联同个位置,“兴废”和“古今”词性不同,“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和“江上才人,阁中帝子”连结构都不同,所以此联是明显的左右相对,上下不相对

要注意的是本联,第一个才(刚才的意思)古人是“纔”字,简写体才改为“才”,而后一个“才人”的才,古人原本就是“才”字,所以此处并非是不规则重字。而是简体版的巧合。

又如郑板桥题南通州双薇园的联:

秋风秋雨双薇树

江北江南个道人

这里“个道人”,指的是双薇园主人丁有煜,因其擅画竹,竹不离个,所以自号“个道人”。此联上联的“秋风”和下联同位的“江北”词性和结构并不成对。但上联内“秋风”与“秋雨”对,下联内“江北”与“江南”对又属极工。所以也是符合句内自对中的左右相对,上下不相对。

又如清代李啸村赠郑板桥的联:

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此处“诗”与“书”与“画”三字互相对仗,“归”与“去”与“来”三字互相对仗,但是诗书画为名词,归去来为动词,一个实一个虚,上下联是不能相对的。这也属于左右相对,上下不相对型的句内自对。

这类自对不仅在对联里,在律诗里也很普遍

像王维《汉江临泛》的颌联: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这里“天地”是名词实词,而“有无”是虚词,上下明显不成对。但是“天”和“地”对,“有”和“无”对。又极工,所以此联就是标准的句内自对里的左右相对,上下不相对。

像唐朝郑锡《送客之江西》的颈联:

草深莺断续,

花落水东西。

这句律诗的颈联里也是“断”和“续”对,而“东”和“西”对。上下联之间并不相对。(未完)

体会对联的对仗和含义(对联的词性对仗方向)(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