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上阅读(征远来近飞而箝之)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计,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术;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引钩钳之辞,飞而钳之。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积财货、琦玮、珠玉、白璧、采邑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其事用抵峨。

飞箝是什么意思?箝的意思是用两个竹板夹住某个东西。引申义就是抓住,控制,掌控的意思。飞的意思是飘忽不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意思。有人说,飞就是夸奖,说好听话,捧他,说赞赏的话。不能说不对,只能是不准确。说两句好听的就招了,可不是什么人才。合起来的意思是用飘忽不定,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钓语)诱出对方真实的意图,或者说我们想要的的东西,然后让这个人为我所用。这是飞箝的本意!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经过了度权量能,就能够征召到远方的(人才),召来近边的(能人)。权,是秤砣,引申义是势力的大小,秤砣越大,称重就越大,代表势力就越大。能,是能量,能耐,影响力,威力。度,是猜度,衡量,权衡。量,就是测量,衡量。合起来就是权衡对方的各方面的势力和能量。我们只有权衡自己或对方各方面的势力和能量,才知道能不能召来全天下的人才,才知道对方是不是适合您这样的人才去应召。注意这里是双方面的。一个是我们能不能召来,吸引来全天下的英才,二是,您这样的“英才”适合不适合,值不值得去应召。显然这是单位(国家)吸引人才前来应召,和人才值不值得去单位(国家)应召两方面的前提条件!

那么我们应从那些个方面考虑,或者说下手呢?一,察同异之计,别是非之语。就是说必须考察对方与我方是不是有共同的意愿,理想,目标,意气是否相投,能不能长期合作(忠诚),合作期有多长?计,是计量,算计的意思。然后甄别,沟通双方各方面的是非对错,以达到彼此高度的认同,和足够的包容,深刻的了解。

二,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术。是说要明白集团对内,对外的政策,法规,舆论,措施等的公告或者宣传。个人嘴上说的和实际的想的做的是否相合。表里是否如一。了解是集团(的政策)是否正确或个人(的谋略)是否能被采用。

三,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商定,决策关乎集团和个人安危的谋略,敲定人事上孰该亲孰该疏的大事。

以上三点如果搞清楚了,那么我们就要确立,营造一种形势,声势,来掌控事态的发展方向,引导事态往我们谋定成功的方向走。这就有了一个“标准的需要”,就是说,凡是符合我们这个谋定的大势趋向的人才,事件我们就可以征用他,去访求他,去任用他。隐括,就是古代做工的一种模具,作为标准来用的。其他要做的产品,必须与隐括为参考,标准,否则就不能用。我们用“标准的需要”在权衡度量各方轻重长短,所有的人才就一览无遗了。

然后我们就用(引)钓语,飞语识得人才的真才实学,然后钳住他,留住他为我所用。所谓的钩钳之辞,就是说的话一会儿与赞同你,一会儿又不赞同,弄得你不知所以,谁先忍不住,谁就先漏出实情。对于那这个不为所动的人(不可善者)来说,就先征用他,然后因才使用,以观后效。实在不行的,我们就先给他加点负担(重累),看看效果,然后再收服他。或者提前告诉他后果再让他做,或者让他先做再数落他后果的,目的都是让他服气,服从。(古代确实出现过我不能用之,必然杀之的恶例,我们现代人可不提倡这个。但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另当别论),具体的措施有三:一,投其所好超常的给他财货,琦玮,珠玉,璧帛,采色让他享用,这都是高福利,高待遇之类,考验人才的品性优劣,是廉洁或者贪婪。如果知趣,自然推辞,如果欣然接受,那就低劣。

二,根据他的才能,知名度,影响力,再加上目前已经有形势,帮他权衡度量,看看能不能钩出其实情。

三,根据他行事之中的不妥之处(巇罅),来说服他。这个用以前讲的抵巇之理。意思就是说挑他的毛病,让他自知其缺,然后就可以收服他了!

上面主要讲的是如何统一思想,收拢人心,团结一致共谋大事的策略。这里关键词就是度权量能。一个是度,一个是量。度量之后就是立势而后制事。这就有了隐括,然后用再隐括去度量人事。这样就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了。

孟子离娄上阅读(征远来近飞而箝之)(1)

孟子离娄上阅读(征远来近飞而箝之)(2)

孟子离娄上阅读(征远来近飞而箝之)(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