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陈姓氏的前世今生(华夏陈姓先祖陈氏南迁溯源)

探索陈姓氏的前世今生(华夏陈姓先祖陈氏南迁溯源)(1)

陈氏

起源:

其出自刘处始祖妫满,是黄帝第9世孙舜的后裔。周文王时,舜后裔妫满(即胡公满)要文长女太趣。周灭商后,周武王封湖公满于陈(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毫县以北),以参等带的察把、建部宛丘(今河南淮阳),国号陈,其子孙以国为姓。和自陈国公族后裔。妫满第12世孙陈完于周惠王五年(前672年)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处田。陈完第十世裔和建立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第3子田轸逃至颗川(令南禹州、许是带),恢复陈姓。

胡松满的后裔、除陈完支系外,还有3支:(一)是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

(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

(三)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颍川陈氏。陈寔、字仲马,封颍川侯,为颍川陈氏始祖。

据载,北魏孝文帝迁都后实行汉化政策,将多字姓改为单字姓,其中代北鲜卑族“侯莫陈氏”改为陈姓。

探索陈姓氏的前世今生(华夏陈姓先祖陈氏南迁溯源)(2)

晋永兴元年(304年),陈寔四子陈谋(号季方)裔孙陈润任南海太守迁散骑侍郎,携眷有光增固始南深长江入闽。

西晋永嘉年同307年至312年中州板荡,衣冠南度,陈姓与林、黄、郑、詹、何、邱、胡等。姓士族入闽。晋建兴元年(313年)、晋盱胎(今测江苏)太守陈英第3子然玄弼入闽。

南朝陈霸先建立陈国后,许多陈姓子孙纷纷入阁为官,见诸记载的有殊文帝陈帕燕、陈宣帝子建安王陈叔卿、南安王陈叔伦等均留居此地开基立业。

探索陈姓氏的前世今生(华夏陈姓先祖陈氏南迁溯源)(3)

隋大业十二年616年,陈润第11世裔陈迈领兵马镇守,至宋庆历元年(1041年),第15世裔陈仁卜居玉湖(今域厢镇陈氏始祖。)至宋末,陈仁第9世裔陈必庆由玉湖徒居音江南厢。陈霸先族孙陈政任岭南道诏率府兵3600名将士自河南光州周始人闽平乱,寡不敌众后退守于九龙蛉势亦桥亦守,并奏请援兵。朝廷命其2兄陈敏、陈敖领兵南下,陈敏奏请母行至浙江江山县,陈敏、陈敖不幸病故,诸孙沦亡。陈政往迎其母,葬其二兄。合兵进屯梁山外之云霄镇,建宅于梁山火田村,营城置猴,寇息民安。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颍川派下陈忠自京兆万年县洪故乡青桂里迁居坛后。其子陈邕官至太子太博,由惠安迁居南厢山。

唐光启年间(885一888年),光州刺史王绪率光州、寿州义军5000多人经江西入闽,其中大批陈氏随军人闽,后大多定居闽地。

宋嘉祐七年(1062年),聚族面居长达19世的江州德安义门陈姓奉旨分庄分派江南各地。

据陈氏族谱静记载,南宋末年、“大致政”陈泰为避战乱,携家眷逃避此继徒温陵清源。

(莆阳玉湖陈氏家乘系玉湖陈氏通谱。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陈仁派下第4世、丞相陈俊卿手著,后由第8世陈文龙重修成谱。历经多次重修,重修时间和撰序者分别是:明洪武十年1377年),国子司业、郡人吴源;洪武十一年(1378年),兴化府学训导方补时,天顺四年1460年),第14世裔广东诏州府学教谕陈玭;万历二十年(1592年),第17世孙陈瑛;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俊明;清乾隆五年(1740年),通议大夫、太仆寺卿,加仕林源续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