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日本鬼子(抗战八年的日本鬼子到底是个什么鬼)

当年日本鬼子(抗战八年的日本鬼子到底是个什么鬼)(1)

侵华日本鬼子

俄乌战事正酣,我们在关注俄乌战事发展的同时,很有必要研究一下我们的邻居日本,因为它的前首相安倍最近非常活跃,又在叫嚣要协防台湾。这个我们曾经抗战八年的日本鬼子到底是个什么鬼?

疏理两国历史上的大事件

我们和日本这个邻居的历史渊远流长。

徐福寻仙

中国大陆与日本的关系最早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有记载。大概公元前219年的时候,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带着三千的童男童女,前往瀛洲去寻访求仙。除了三千童男童女之外,还携带了很多“五谷种子”。然而徐福东渡日本的结果是一去不复返。《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记载,徐福东渡,止王不来。大意就是徐福在日本落户为根,称霸一方,没有再返回来。

当年日本鬼子(抗战八年的日本鬼子到底是个什么鬼)(2)

日本的徐福墓地

当年日本鬼子(抗战八年的日本鬼子到底是个什么鬼)(3)

日本的徐福墓碑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到了唐代,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最有名的就是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随行的第八次遣唐使。日本政府不断派人到中国学习,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直到894年由菅原道真建议废止后再没有继续。时间长达264年。使唐文化及佛教文化在日本广泛传播。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也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年日本鬼子(抗战八年的日本鬼子到底是个什么鬼)(4)

唐高僧鉴真

中国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从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开始,历经多次东渡失败,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在754年第六次东渡成功到达日本。

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到东亚地区,对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朝东征

元朝东征日本,是从古至今中国大陆唯一一次主动入侵日本,也是日本本土除了二次大战美国入侵之外的唯一外族入侵。

1274年,元朝初立,南宋还没有最后被灭亡,忽必烈在先后派出六次使节没有让日本臣服后,立即下令东征。令高丽人数月内造了三百条大船,六百条小船,共九百条军船。

东征军共一万五千人,人员复杂,由少数蒙古人率领“屯田军”及女真军和水军,外加当地几千高丽人,共约二万多人开始第一次东征日本。从规模和军队人员组成看,没有派精锐部队,兵源东拼西凑,语言不通,水手太少,元朝没把弹丸小国日本放在眼里,这就为第一次东征失败埋下祸根。

十月三日,元军从当时高丽合浦港出航,两天后侵占对马岛。稍做休整,将对马付之一炬(蒙古人一贯作风)后,十四日,元军占领壹崎岛。十六、十七日,占领肥前送浦、平户岛、鹰岛、能古岛。二十日元军到达九州,在博多湾登陆。战斗中,元军副帅刘复亨中箭,元军士气受挫退回战船。当晚,在船上商议决定撤兵。结果当晚台风大作,赶制的战船不够坚固“战舰触岩崖多败,军不还者无虑万三千五百余人”。元朝第一次东征就这样仓促开始,短暂结束。

这次战斗,是日本人第一次对外取得的重大胜利。元军被“神风”掉了,大大鼓舞了日本人的士气,从此日本人建立起了“神风观”,日本是“神佑之国”的观念在日本开始漫延确立。

日本人从“元寇入侵”的巨大精神压力下解脱出来,萌生了狂妄的想法:吾国乃神国,尔等蒙古人再强大,也强不过我们天照大神!

1275年,元朝派出了第七次使节,日本人直接将使节杀掉,不讲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矩。

忽必烈又命高丽人造舰,但高丽国力已疲惫不堪,无法完成。

1279年七月,忽必烈又向日本派出第八次使节团。此时南宋已灭,就让和日本有多年贸易往来的南宋降将范文虎,日本在南宋的留学僧人一起同去。然而,依然被日本全部杀害。

八月,逃回高丽的水手带回了两次使节团被处死的消息。狂怒之下,原东征元帅忻都和高丽人洪茶丘上奏要求自行讨伐日本,为使节团报仇。元朝政府认为兵源、物资均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远征,又会是一次闹剧。于是,1280年,忽必烈正式成立征东行省。蒙古这个陆上的战争机器,终于开始正眼打量日本鬼子这个蛮夷之国。

日本人也没闲着,本想在“神明庇佑”下讨伐高丽国,报复上年的蒙古东征。但在一番筹备后,方知要征集运送几万人的兵舰和粮草远征敌人,需要多么强大的国力。于是放弃进攻,改为修筑后世著名古迹“元寇防垒”。

“元寇防垒”是个位于九州博多湾,高两米,长约20千米,厚两米的石垒堤坝,耗时近五年修成。这是个当时日本举全国之力修筑的防御工程。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国力十分有限。

当年日本鬼子(抗战八年的日本鬼子到底是个什么鬼)(5)

日本的“元寇防垒”遗址

这样一个国力的日本,即使做好充分的准备,蒙古这个马背上的民族也完全有能力轻易将堪称弱小的日本政权催毁。然而,忽必烈并没有充分汲取上次的经验。从成立征东行省到第二年东征仅过了一年半。

1281年5月3日,东路将领忻都、洪茶丘率领三万蒙、汉军队,金方庆率领一万高丽军队组成东路军从合浦沿上一次进攻路线再次出发。又再次打到了九州的博多湾博多港。但现在的博多湾已经修筑起了长长的“元寇防垒”,可登陆的地方也插满尖桩。

无法在博多湾登陆的东路军只好往其它地方寻找靠岸。六月六日,东征军攻占志贺岛,将其作为集结地。当晚,日本军队数次夜袭志贺岛,均被蒙古军击退。但是副将洪茶丘(又是坏在副将上)在战斗中被不多的日军突入了中军,逼得他弃马而逃。元军在这样的指挥官指挥下,以完全碾压日军的军队战力,却蹉跎两个月没有取得进展。

吓破胆的洪茶丘不敢在志贺岛久战,在连战连败日军的情况下却率军退回了壹岐岛,等待另一支主力部队江南军的到来。

到了约定集合时间六月十五日,江南军却没有出现。东路军却疫病流行死亡三千多人。将领忻都跟洪茶丘就又萌生了逃跑的念头,但被众将所阻。过了十来天,还是没有江南军的影子,忻都、洪茶丘再次提出逃跑,再次被高丽将领金方庆劝阻。

江南军呢?其实江南军还没有出发。因为第二次东征的总司令官阿剌罕突然死了,那个年代没有电报等通讯手段,江南军没办法通知东路军。拖到六月十八日,号称十万大军的江南军才硬着头皮出航。

经过七天的航行,江南军终于到达日本平户岛。但整个东征军已经没有了总司令来协调指挥东路军和江南军。东路军在孤岛壹岐岛上等待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粮食也吃的差不多了。六月二十九日和七月二日,日军两次偷袭壹岐岛,均被元军大败而归。日军便也放弃了继续攻岛的企图。

但是,没有战心的元军指挥官却主动放弃了壹岐岛,去平户岛找江南军了。于是和上次东征一样,日军两战两败的情况下,又收复了壹岐岛。

直到七月二十七日,没有统帅的东路军和江南军终于集结完毕,二十八日东征军攻灭鹰岛守军,主力开始在鹰岛和平户岛修筑工事据点。七月三十日夜晚,“神风”又来了,江南军的船队大半被台风摧毁。还好,岛上的工事基本修好,鹰岛依然有主力十万之众。

但是,几个马背上的将领已经完全没有了战心,几个指挥官在平户岛上一商量,就抛下鹰岛上的十万大军于不顾自己乘船逃跑了。

被遗弃在鹰岛上的十万军队在断粮之后很快覆灭。鹰岛从此改为白骨山。日本也由此产生了一个成语“蓦直去”。

就这样,在陆地上横扫亚欧的马背上的元军,在海上的两次东征均以失败告终。虽然元朝东征失利,但更多是由于海情台风造成的逃跑,并没有被日本人真正的打败,因此元朝东征足以震慑到日本,“元寇来袭”,在日本人心里留下了永远的阴影。

明代抗倭

1093年,高丽人发现一艘“武装的贸易船”,就是最早出现的倭寇船。

1227年,“倭寇”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高丽的史书上。也就是说,宋元至明代早期,日本“倭寇”主要袭扰抢劫高丽人。永乐初期,开始袭扰辽东半岛,规模到数千人,船只几十艘。永乐十七年,经过著名的“望海埚之战”,杀死倭寇742人,生擒857人,共计1599人。

“望海埚之战”后,倭寇之害平息了一段时间了,日本与中国之间形成了有几十年的海上朝贡贸易。但,随着西方葡萄牙殖民者的进入,带来了比明朝更先进的火枪利炮,使倭寇武装变的强大起来,直至“嘉靖大倭乱”爆发。

明嘉靖年间,到我国东南沿海袭扰抢劫的倭寇多达数万人,从山东半岛,到江、浙,直至福建、广东,均受到大规模倭寇的疯狂侵扰,形成了“嘉靖大倭乱”。

在戚继光,俞大猷等明军将领带领下,明朝沿海军民经过数十年的战斗,终于将疯狂的“嘉靖大倭乱”基本平息。

抗倭斗争大家都有大致了解,在此不做过多介绍。

甲午海战

清代光绪年间的1894年,农历甲午年,日本发动侵华、侵朝战争,故称甲午战争。

当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增强,对外开始侵略扩张;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先进战舰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清军纪律涣散,不善水战是导致战败的主要原因。

1895年4月17日,清朝政府代表李鸿章被迫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让我国辽东半岛、台湾省、澎湖列岛等地给日本(后辽东半岛由中国以3000万两白银的代价“赎回”);赔款白银两亿两。

当时,日本国家一年收入才8千多万两白银,日本一夜爆富了。

朝鲜完全“自主”,实际上即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外,一夜爆富,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八年抗战

自1937年7月7日“七•七泸沟桥事变”,日本鬼子发动对华全面战争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终战,中国经历了八年抗击日本鬼子侵略的战争。八年抗战,国家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经过浴血奋战,付出了军民伤亡3500万的代价,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起,最终战胜了日本、德国法西斯,取得抗战胜利。

这段历史大家都比较了解,在此不做过多介绍。

疏理后对日本的认知

通过对中日两国两千多年交往史的简单疏理,我们可以对日本鬼子得出以下几点初步认知:

一、日本的基础文化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偏居一岛所形成的本土野蛮狠勇嗜血文化;另一部分是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儒家文化和佛道文化。

二、自秦时以来的日本对中国大陆基本上都是畏惧的,特别是对唐宋文化更是顶礼膜拜的(从日本人至今对中国古代书画茶道文化的尊崇可见一斑)。无论是文化上,还是综合国力上,日本一直都大大落后中国。

三、日本明治维新和甲午战争成为角色转折点,中国大清帝国地位在日本人面前衰落,日本人开始把中国看成东亚病夫。日本野蛮狠勇的扩张文化在近代爆发式增强,儒家佛家文化逐渐被抑制。

四、日本人是个无法用怀柔方法征服的民族,信奉强盗文化,只对强者低头屈服,不会对弱者有丝毫同情。只能打的服,不会讲的服。元朝东征前先后派出七次遣日使节,基本都被杀死。元朝东征后,虽然由于马背民族不胜海上风浪而失败,但是却给日本人造成极大的震慑,留下巨大阴影,不敢犯元。今天对待征服者美国的态度更是屈服到辅首贴耳。

五、由于历史上受儒道文化影响而且影响至今,所以日本人外在的礼节表现十分彻底,见人90度鞠躬,嘴里不停的“嗨,嗨”。但是在礼节有加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外来文明改变不了的野性嗜血的本性。

六、日本人的人格是病态扭曲的,他们的外在表现与内心极不一致。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日本人才会出现古今中外都没有的刨腹自杀、慰安妇这样的变态行为。

七、中日两千多年的交往史,前一千年是中华文明向野蛮落后日本输出文明的输出史。后一千多年就是随着日本的逐步发展强大,不断骚扰掠夺中国沿海,挑战中国东亚及东南亚秩序建立者地位,甚至欲将中国灭亡的侵略史。

日本鬼子到底是个什么鬼?就是一个外表礼节有加,内心狂野扭曲,屈强凌弱,充满神经质的只能打服,不能说服的鬼。

历史告诉我们,对于我们这个邻居日本,我们手里必须时刻握着一把能教训他们的长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