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增长极(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

3月16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正式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城市群内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等,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十四五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增长极?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十四五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增长极(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

十四五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增长极

3月16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正式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城市群内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等。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总体定位

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五大重点发展方向

建设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构筑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创建绿色发展先行区

培育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联手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湘江新区、赣江新区及武汉东湖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加快建设若干先进制造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南昌都市圈发展智能终端、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数字视听等。

汽车产业集群

南昌都市圈保持特种车优势并有序发展新能源汽车,荆州、常德、衡阳、九江、宜春等建设汽车零部件基地。

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南昌都市圈聚焦大飞机机身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景德镇聚焦直升机和无人机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南昌、九江、宜春、上饶等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重要基地,宜昌、鹰潭等加快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新材料产业集群

南昌都市圈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景德镇、九江等打造全国重要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现状】

抱团发展成就斐然 但又面临不少突出问题

方案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自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以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铁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3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产业实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对外开放格局稳步优化,与东盟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日益密切。

同时,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又面临不少突出问题,主要是省际协商协作机制不健全、中心城市对周边辐射带动不足、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不强、营商环境有待优化、长江污染治理基础还不牢固。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也暴露出安全韧性发展水平不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

【举措】

推动三大都市圈互动发展

方案明确,要全面提升南昌、武汉、长沙在先进制造研发、科技创新驱动、全球贸易服务、文化和商业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功能,高标准建设湘江新区、赣江新区。加强南昌与周边市县联动对接,有序培育南昌都市圈。

依托沿江—京九通道,推动武汉、南昌都市圈互动发展,提升黄冈、黄石与九江等地经济实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建材、石化、钢铁等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沪昆通道,推动长株潭、南昌都市圈联动发展,突出娄底与萍乡、宜春、新余、鹰潭、上饶等地优势特色,发展光伏光电、精细化工、钢铁新材、有色金属等产业。

支持赣州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

推动省际毗邻城市合作,持续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深化九江与黄石、鄂州、黄冈等地跨江合作与融合发展。支持赣州、恩施、张家界、信阳等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接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支持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充分对接城市需求,发展成为卫星镇;支持具有区位优势或独特资源的小城镇强化要素资源配置,发展成为专业功能镇;支持远离城市的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综合性小城。推进鹰潭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探索。

九江至黄梅拟建跨江通道

实施长江及汉江、湘江、沅江、赣江等航道整治工程,深化湘桂赣粤运河前期研究论证。

推动长沙、南昌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推动各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便捷换乘。例如,规划建设长沙至赣州、常德至岳阳至九江、南昌至九江等铁路;规划建设九江至黄梅等跨江通道;实施南昌昌北机场三期扩建,以及一批支线机场改扩建等。

推进江西四方井和花桥水库等工程建设。

组建一批协同创新合作平台

推进武汉东湖、长株潭、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推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湘江西岸科技创新走廊、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合作对接。

组建一批协同创新合作平台,联合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中包括,江西培育建设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稀土科技与材料、航空应急救援等方向重点实验室,建设磁约束聚变与材料改性实验平台、南昌大学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平台等。

打造“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推动都市圈内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城市群内居住证互通互认。推进跨地区跨部门数据共享交换。

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推行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加强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事联办、群内通办,定期发布跨省通办事项清单。

依托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道和航空网络,完善内外联通、多向拓展的物流通道,率先打造“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快货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支持南昌发展临空经济

推动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建设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支持武汉、鄂州、南昌等发展临空经济,统筹布局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推进黄石、宜昌、湘潭、岳阳、九江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或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建设。

支持武汉、九江、岳阳等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深化探索实践,推动丰城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通(城)平(江)修(水)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校联盟

推动三省间社会保险关系顺畅转移接续、养老金领取资格核查互认、异地就医门急诊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逐步放宽放开居民在常住地或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推动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和转移接续。

推动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校联盟,探索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合作模式。推动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建设。

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在共同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方面,推进井冈山、湘鄂赣等片区保护与展示,建设江西、湖北、湖南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推动海昏侯国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支持景德镇御窑、“万里茶道”等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前期工作。高标准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

支持三省旅游业联动发展,联合发行旅游一卡通,共同打造精品线路。打造秋收起义·湘赣红旗等红色旅游线路,推进韶山—井冈山等红色旅游专线综合开发。联合打造岳麓、白鹿洞等书院和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名楼文旅品牌,联合推广江西婺源等主题旅游,打造武汉—长沙—南昌周末游产品。(温伟程)

来源: 大江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