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1)

康熙帝

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开始真正亲政。九年,肃正朝纲,恢复内阁制度,颁布《圣谕十六条》。成年后,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澎湖海战,统一台湾;挫败沙俄侵略军,签订《尼布楚条约》,确保中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主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标榜仁政,笼络汉族士人,同时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但是康熙帝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也有学者尊称其为“千年一帝”。康熙六十一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9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康熙大帝上位史挫败四大辅臣

在历史上,鳌拜确实是一个飞扬跋扈的权臣,根本不把年少的康熙放在眼里,但就是这个少年天子,最终却把不可一世的鳌拜抓进了大牢。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2)

鳌拜画像剧照

鳌拜这个人,仗着自己掌握着兵权,于是便为所欲为,一次朝贺新年的时候,他竟然穿着黄袍,要知道在清朝那个时候,黄袍是帝王才能穿的。而且,鳌拜确实有不臣之心,有一次鳌拜生病在家,康熙皇帝去他家里探望病情。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侍卫竟然在鳌拜床下发现竟然有一把锋利的刀。当时场面十分尴尬,可是康熙当时十分机智地说,这只是满洲的一种故俗,大家不用感到惊奇。康熙的话顿时让场面得到了缓解,不然真的难以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鳌拜的这种骄横跋扈,自然让康熙十分不爽,虽然康熙当时只有十几岁,但他已经开始想着怎么除掉鳌拜,收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他派人在满族贵族里挑选了一些身体强壮的少年,让他们每天练习摔跤,并让他们担当自己的贴身侍卫。鳌拜以为这只是少年天子贪玩的把戏,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殊不知他后来就栽在这群练摔跤的少年们的手里。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3)

鳌拜剧照

康熙八年的时候,康熙跟索额图一起制定了一个计划,那就是想办法让鳌拜的亲信离开京城,然后派忠心的人掌握了保护京城的军队。时机成熟后,康熙下了一道圣旨,招鳌拜进宫商量事情,鳌拜并没有发现这是一个陷阱,结果他一脚踏进内宫里,一群少年侍卫就冲了上来,把他压在了地上。鳌拜虽然十分勇猛,力气也比较大,但毕竟上了年纪,奋力反抗也没能站起来,就这样鳌拜就被少年康熙生擒了。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4)

鳌拜

鳌拜被抓后,不少大臣都建议康熙立即处死鳌拜,可康熙念着往日为清朝立下的功劳,免去了他的死刑,只将鳌拜关押了起来,不过没过多久,鳌拜就死在了关押他的地方。

接下来,康熙就开始收拾鳌拜的其他党羽,不少人被杀或者被免官。从鳌拜的倒台,其实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权臣不管他有多大的权力,如果皇上不是完全糊涂的人或者软弱的傀儡皇帝,只要皇帝想收拾你,总能想到办法让你倒台的。鳌拜运气不好,恰好康熙不仅不是一个糊涂的人,反倒是雄才大略,通过几个回合的博弈,最终鳌拜被康熙收拾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鳌拜虽然手握天下的兵权,但这最终并没有帮上他什么忙,反倒只让他更加目中无人,轻视年少的康熙皇帝,最终这也加速了他的灭亡。

康熙大帝生平丰功伟绩

康熙皇帝不仅能文,而且能武。他自幼习武精于骑射,能百步穿杨,是个神箭手。在围场狩猎时,他所获野兽极多,一天竟打死了三百多只兔子,累垮了三匹马。康熙皇帝精力旺盛,为他治理好国家提供了保障。康熙14岁开始亲政,清除了擅权的鳌拜,将大权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每天都要御门听政。御门听政即皇帝亲自主持朝廷会议,和朝廷重臣商议和决定军国大事。御门听政的地点最初在乾清门前,因此称作御门听政。参加御门听政的主要是九卿、六部尚书和左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还有大学士参加御门听政的还有起居注官。后来,听政的地点经常变化,有时在中南海瀛台勤政殿,有时在畅春园宁居,有时在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等地。

康熙从14岁亲政以来,每天御门听政,一年四季,无论冬夏,从不间断。听政的时间一般在早上5点左右,因此又称早朝。康熙从亲政之日起,到去世之前,除因生病、三大节、重大变故外,几乎没有一天不听政。北京的冬天很冷,仍坚持在乾清门前举行最高朝廷会议实属不易。康熙皇帝亲政后,将三级河务、漕运三件大事写在宫中的柱子上,发誓一定要处理。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5)

吴三桂画像

三藩指三个降清的明将,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成为清初的三个地方割据势力,其中以吴三桂实力最强。从顺治朝开始,军费开支浩大,每年入不数出。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6)

尚可喜画像

以顺治十七年(1660年)为例,国家正赋收入875万两白银,而云南一藩就要900多万两白银,竭全国之财尚不足一藩之需。到了康熙初年,财政困难日益严重,国家钱粮大半耗于三藩而三藩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设立税卡,私行铸钱,圈占土地,掠卖人口。平西王吴三桂还自行选派官员,无视朝廷。康熙皇帝除掉鳌拜后,三藩成为他最大的心病他要削平三藩,强化皇权。当时,朝廷上绝大多数人反对撤藩,支持撤藩的只有兵部尚书明珠、户部尚书米思翰等少数官员。康熙皇帝力排众议,毅然决然下令撤藩。经过八年的平叛战争,终于取得了削平三藩的胜利。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7)

耿精忠

随后,康熙皇帝着手统一台湾。明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人侵占台湾。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承认南明的正统地位,对抗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抓住郑经死后,其子郑克年幼、部属内江的时机,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率军攻下了台湾,从而统一了中国。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8)

郑经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9)

施琅

黑龙江南北大地在皇太极时已经归属清朝。清军入关后,沙俄乘机东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占领了雅克萨(今阿尔巴津)、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呼玛尔(今呼玛)等地。康熙解决台湾问题后,指挥军队进行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了胜利。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国在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划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毕齐河和外兴安岭为界,整个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的领土。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10)

康熙时期中国版图

这是中国历史上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是康熙皇帝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伟大胜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解决了漠南蒙古问题,康熙则进一步解决了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问题,使蒙古成为清朝北部的坚固长城。康熙皇帝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康熙帝六次南巡,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永定河,并兴修水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康熙皇帝重视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全唐诗》文鉴》《皇舆全览图》等,总计六十余种,两万余卷,为中华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病逝前,决定传位于皇四子胤禛。

康熙一生的错误决定废立太子,造成晚年九子夺嫡

康熙晚年时发生的九子夺嫡事件,不仅在当时民坊之中掀起一阵纷纭议论,宫中流言四起使得各党派更加紧张慎重,在如今仍能够出现在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之中,被史书用文字的方式所记录下来,并且有各式的小说或影视作品呈现了这个历史事实,使得这个事件广为流传开来。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11)

康熙九子

这件事要从康熙四十七年皇帝下令废太子一事说起。由于嫡长子夭折,身为嫡次子的胤礽便被立为了皇太子。

但在被立为皇太子的胤礽被康熙认为“不法祖德,不遵朕训”,私自拉党结派,有失皇太子身份,因此在胤礽三十五岁时废除了他的皇太子身份。

这是胤礽第一次被废太子,在此之后各个皇子开始蠢蠢欲动,虎视眈眈地对着皇太子这个位置进行了一系列的行动。

在这些皇子之中,有九个皇子参与了对嫡位的竞争,有的阿哥则选择扶持其中的皇子,加强这个皇子的势力。因此,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九子夺嫡”事件。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12)

剧照在康熙四十七年的废太子事情的一年后,康熙再次立胤礽为皇太子。然而在康熙五十一年时四年前的历史又重新上演了,胤礽第二次被废太子。

自此皇太子被幽禁宫中,永远地远离了政治舞台,完全退出了对于皇位继承人的竞争。此时擂台上四爷党和八爷党两大势力,三阿哥主动退出了竞争。了解历史的我们也知道,四爷党赢得了康熙的青睐,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将雍正推上了皇位。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13)

画像

“九子夺嫡”完整的故事是曲折而漫长的,充斥着勾心斗角与腥风血雨,一篇文章不足以描写出所有的细节,想要了解更多的情节应阅读相关的历史记载。现在,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九子夺嫡”事件背后所呈现的症结,以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探究比具体情节更加有意义的问题。

“九子夺嫡”实际上是对于嫡长子继承制中存在的问题的一次最充分的体现。遍观整个中国历史,除了清朝中前期的“九子夺嫡”事件,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在其稳定时期有出现如此明目张胆,并且人数之多的皇子争夺皇位继承人事件。

历史事件存在着偶然性,但也同样是必然的。在嫡长子继承制经历了由先秦孕育到两千多年成熟发展的过程后,终于在封建王朝末期深刻地暴露出这个制度的弊端。

由于在嫡长子继承制下皇位继承人是完全公开的,并且拥有着帮助皇上处理部分政务、在皇上外出时代替处理政事以及从军出征等权力。而这些特殊的权力却容易引发皇太子与其他利益集团,甚至是与皇帝之间产生矛盾,诱发党争。

被称为“国本”的皇太子一举一动都关乎整个社会的根基是否稳定,当皇太子自身性格及能力不适合作为皇位继承人并做出某些举动时,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以皇子为核心的党争的影响力则足以破坏政治的稳定,影响社会的正常生产。

作为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中的幸存者,雍正深刻地了解这个皇位继承制度的弊病。因此,为了防止再次出现皇子争夺继承权的现象,他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即继承权不一定为嫡长子所拥有且不立太子。

皇帝将写有皇位继承人的昭告写好后放于悬于乾清宫正殿的“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当皇帝驾崩后方可从匾额后取出昭告并宣布皇位继承人的姓名。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14)

剧照,正大光明店

继承人在取得皇位前没有特别的政治权力,因此也不会产生党争。有学者将其命名为“隐姓储权”,换言之就是有继承权,但没有与其他皇子相比特殊的政治权力。

事实上,继承制度的改变也是清朝时期皇权高度集中的一种体现。皇帝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自主地选择皇位继承人,便不会出现万历时期“争国本”这样的事件。同时,皇位继承人手中没有过多的政治权力,也就有效地避免了与皇权的摩擦和冲突。

清代爱新觉罗跟玄烨是什么关系(清史解读爱新觉罗)(15)

雍正帝

雍正朝代后的各年代也不完全按照秘密立储制度选择皇位继承人,而是相应具体情况作出了一些改变。“九子夺嫡”事件是皇位继承制度改变的直接原因,推动着封建王朝下皇位继承制度的更加完善。

总结

康熙大帝是我国封建王朝当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一生创造了无数伟绩?为后面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初步的版图基础,当然康熙后期,晚年国家的吏治已经很腐败了,国家经济发展相对来说比较缓慢。下一篇章为大家讲解为乾隆盛世奠定经济基础的雍正帝。他是清朝历史中最辛苦的皇帝,也是上位最具争议的皇帝。但是他为他儿子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