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参考文献引用(为什么要建议引用所投期刊的相关论文作为参考文献)

作者:马军

科学网博文中有博主提及到一些期刊编辑“强制”作者引用该期刊的一些论文,并十分肯定的认为这是编辑部恶意提高期刊引用和影响因子的不端行为。

作为一个在本领域从业3年多的学术编辑,俺为多本SCI期刊终审裁决了上千篇稿件,并为其他相关期刊审稿400余篇。结合自己投稿和处理稿件的经历谈一谈这个问题。

1)是谁让作者引用本期刊的相关论文?

对于真正熟悉各个期刊投稿流程和评审过程的作者来说,知晓每个期刊的风格。原则上讲,如果此前没有在该期刊发表过文章,那么投稿前务必要看看该期刊的投稿指南并下载几篇相关文章来瞧瞧格式问题。有些期刊有自己的模板,如果采用自由格式的话那么会在形式审查中被编辑部管理人员(非学术编辑)退回。有些期刊要求作者投稿的时候声明利益冲突和每个作者的贡献。比如利益冲突声明通常用如下表达:

Conflicts of Interest:The authors claim that there are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这些格式问题一般在样刊和投稿指南里都会有说明,一些作者投递的稿件被编辑部退回,搞不明白如何修改稿件的格式。这反复在格式上纠缠会浪费很多时间,难免对期刊编辑部产生抱怨,而编辑部管理人员也最终会不耐烦则以非学术理由直接拒掉作者的某些投稿。

一般而言,都是编辑部的管理人员形式审查的时候要求作者引用期刊1-2篇文章,其目的在于对稿件的版块进行识别,以便选择恰当的学术编辑来处理。

2)作者有无必要引用所投期刊的论文?引用多少篇合适?

每个期刊都有自己固定的版块和偏好,每个版块都有对应的学术编辑处理。如果你投递的稿件未曾引用1篇所投稿期刊的论文,管理编辑和学术编辑在初审的时候首要问题是判断你的稿件是否适合期刊的范围和版块。因此,引用几篇相关文章表明作者投递的稿件是可能适合这个期刊版块的,便于管理编辑快速通过审查进一步分配学术编辑。

另一方面,一些稿件送审的时候会遇到反复被审稿人拒审,我受理的稿件曾经遇到一些稿件被20多审稿人拒审,客观来说,这时候作为学术编辑是很不爽的,这个稿件折腾的时间太多了。这种情况下,学术编辑可能会从作者的引用参考文献里找潜在的审稿人。那么找那些在本刊发表过论文的作者来评审是最有效的。按照审稿裁决的基本要求,一般需要返回至少2个有效意见。考虑某些审稿人可能此时有审稿任务没完成,因此,可能要多求助几个审稿人。

基于这一点,每篇稿件引用所投的期刊1-3篇是比较恰当的,按照每篇稿件引用30篇参考文献,本刊自引过高问题也会得到抑制。所以,此时引用所投期刊1-3篇应该是不同课题组的,引用同一作者或者课题组3篇和引用1篇效果是相同的。

为防止某些稿件频繁退审和拒审,每个稿件适当引用所投递期刊不同课题组或研究人员1-3篇文章是合适的,是为作者稿件快速拿到审稿意见提供可能的辅助。

3)恰当引用投递期刊稿件体现了对期刊的信任。

如果所投期刊没有找到1篇和你所投稿件相关的论文,那么可能是作者选错了期刊。有限引用所投递期刊体现了作者的关注和信任。

SCI数据库每年都出具期刊自引评价报告,过多的自引会导致期刊被警告和镇压。国内某些SCI期刊以前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导致被镇压和警告。

关注期刊投稿指南和编辑部发送的完整的电子邮件,不能仅仅只看审稿人的意见,特别要注意编辑部和学术编辑提出的附加评论,这样,可以加速稿件评审和提高录用率。

期刊论文参考文献引用(为什么要建议引用所投期刊的相关论文作为参考文献)(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