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新能源客车地位 大国重器平移高铁技术

中车新能源客车地位 大国重器平移高铁技术(1)

中车新能源客车地位 大国重器平移高铁技术(2)

编者按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刻不容缓。中国中车推进“绿色”出行的进程,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中车的智慧和力量。从“智能制造”到“低碳智造”,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升级智造基地,中车电动成为低碳产业链样本。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刘慧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刻不容缓。中国中车推进全球“绿色”出行的进程,从“智能制造”到“低碳智造”,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车、新能源物流车已走进各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中国中车的智慧和力量。

中车新能源客车地位 大国重器平移高铁技术(3)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电动”)了解到,每一分钟,超过5.5万辆中车新能源汽车行驶在大街小巷;每一分钟,为全球减碳排放1.5吨,相当于种植了4棵树。截至2022年4月底,中车电动已累计产销新能源汽车5.5万余辆、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近17万套。中国中车以“高铁级”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以及整车产品,让更多的人实现“绿色”出行。

中车电动承担新能源汽车发展使命

2022年4月份,为全力保障医护抗疫人员“点对点”的出行需求,中车电动子公司——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开通了两条抗疫专线,负责转运任务的车型正是由中车电动研发制造的10.5米纯电动氢燃料电池客车。相比传统客车,氢燃料电池客车具备续驶里程长、补充能量时间短等特点,全车搭载国家电投60kW燃料电池发动机,满载续航里程超过350公里。

在浙江宁波,低碳出行成为人们的共识。截至2021年底,中车电动在宁波投放超过2000辆新能源公交车,成为一道绿色的风景线。宁波的新能源公交车采用全铝车身制造,使用寿命更长,适合沿海城市潮湿气候运行;核心动能方面,平移中车高铁的核心技术,运行安全高效。中车电动新能源公交车的投用,为用户节约了近三分之一的运营成本。

中车电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中车电动承担着中国中车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极”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使命,目前拥有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车、新能源物流车3大整车产品以及科创板块体系。新能源客车覆盖5-18米全系列纯电动、氢燃料、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可实现零排放、无污染,为乘客提供智能、安全、绿色、舒适的出行体验。新能源专用车针对城市清洁、城建运输,医疗救护、工程、教育等公共服务或特殊领域交通运输需求,目前拥有环卫车、渣运车、移动核酸检测车、救护车等车型,为城市提供“绿色”智慧出行一体化服务。新能源物流车针对商超、生鲜、家具、蔬菜等农副细分市场配送需求,开发了17方液制动轻载和19方气制动重载新能源物流车。科创板块体系具备自动驾驶、智慧座舱、电机电控、轨交电池、储能电池等能力。

2015年,中车电动获评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项目;2020年,中车电动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并已获得认证。中车电动成立15年,不仅为行业提供更加节能、低碳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更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升级智造基地,成为低碳产业链样本。

超级工厂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早在2017年,中车电动就发布了全球首款12米纯电动智能驾驶客车。目前,中车新能源客车超级工厂已经建成,集智能化、数字化、生态化和人文化于一体,车辆下线节拍7.5分钟/台,生产周期为15天。

中车新能源客车超级工厂是怎样的呢?

5068盏太阳能LED灯、96面保温隔热墙、三级16道污水处理系统、58套除尘降噪设备……中车新能源客车超级工厂践行着绿色环保理念。

在涂装环节,创新性采用硅烷工艺,尚属行业首创。无有害重金属离子、不含磷、无需加温;硅烷处理过程不产生沉渣,处理时间短,控制简便;处理步骤少,可以省去表调工序,槽液可重复使用。涂装率先采用水性漆工艺,绿色无害,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保效应。

超级工厂的用电突破降耗瓶颈,设备动力大规模采用效率高、可靠性高的永磁电机,照明采用太阳能LED产品,并引入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2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节约用电,有效缓解生产环节的用电压力,同时不直接消耗资源、不释放污染物、不产生废料。项目收益每年可节约2422KWh,节约标准煤6788.3吨,减少污染物排放共707.22吨。

涂装废液处理、涂装废水处理、混合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处理、污泥处理等五大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物化和生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对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处理后达到三级排放标准,做到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经过严格试验证明,处理过的废水可以浇花、养鱼。

超级工厂展示出的可持续发展“智能生态工厂”模式,是通向绿色智能制造未来的一道云梯。在国家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车的新能源客车超级工厂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车电动:“智驾”弄潮儿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郭锦辉

伴随35辆海外版C12正式交付,又一批中“車”智造近日亮相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这是中车电动首批车辆交付以来,新西兰客户复购的第5批订单。

智能化是中车电动的拿手绝技。车辆搭配无线门铃、智能语音提示,车内灯光、亮度可根据环境实时开启、调整;根据用户习惯,座椅、扶手、残疾人轮椅区、门铃等布置科学、色彩柔和……凭借智能、安全、绿色、舒适的出行体验和良好的口碑,中车电动正成为国际市场复购率很高的中国客车品牌之一。

岁月如梭,光影长留。中车电动砥砺前行,持续引领自动驾驶创新浪潮,为实现交通强国、助力世界低碳出行贡献“中车智慧”。

早在2017年,中车电动“ACE——智能(Autonomous)、互联(Connected)、电动(Electric)绿色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在比利时世界客车博览会上登场。近年来,5G的融合应用不断加快,以电动化为基础,以智能化、网联化发展为大趋势的自动驾驶日新月异,“中车智驾”积极开展示范运营,已经累计获取全球各地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8张,位居行业前列,自动驾驶里程达5万公里,接待和演示体验超过1万人,成为智能驾驶的“示范先锋”。

在国内市场,2018年12月,中车电动投入2辆12米自动驾驶公交在国内首条开放道路智能驾驶公交示范线——湖南长沙湘江新区智慧公交示范线上开放道路测试,并于2020年暑期开展常态化自动驾驶试运营。2021年7月,全国首条自动驾驶接驳线路在重庆西部科学城试运行,中车电动无人驾驶小V投入到该示范运用,车辆可实现自动转向、制动、加速等功能。2021年8月,中车电动自动驾驶项目获得上海市首张智能网联商用车载人示范应用牌照,测试至今,构建了智慧道路建设、智能出行和智慧交通新模式。

在国际市场,随着“中国智造”逐渐在海外市场勇立潮头,中车电动主动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2021年,中车电动“智造”的C12AI自动驾驶客车通过了在法国巴黎的道路测试,这是法国首辆12米自动驾驶客车获得开放道路运行许可,同时也是中国造自动驾驶客车首次进入法国,成为当地智能网联交通发展的里程碑。

从全球首款12米纯电动智能驾驶客车到提供公交L3级自动驾驶示范解决方案,再到开发以5米微循环公交为载体的L4级智能驾驶园区解决方案……中车电动不断升级、丰富自己的产品品系,目前已完成纯电动、混动、氢燃料的全布局,构建了智慧公交、智慧环卫和智慧物流三大数字化智慧平台。2021年,中车电动的智能工厂全面启用,通过人机协同、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制造”水平行业领先。

在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车电动被叫好给力。智能网联纯电动洗扫车配备中车电动第六代“T科技”技术平台,围绕动力、智联、安全、可靠、节能等方面优化升级,实现环卫行业从电动化向智能、智联、智慧化转变的作业需求。创新成果见证着中车电动专用车领域的新突破。

从数据分析到车辆诊断,从实时导航到远程监控,从人车交互到疫情防控……在加速全球商用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中车电动不断发挥智能网联“黑科技”的优势。

例如,智能网联V2X系统车路协同技术,实现车对车的信息交换;幕后英雄“云智通”系统则是中车电动智能驾驶成功试运营的“大管家”。中车电动自主研发的“云智通车辆智能管理及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项目还获评“2019年度中国中车集团科学技术二等奖”。

来看一看“云智通”的“成绩单”:2016年,中车电动“云智通”保障了全国各地2万余辆新能源客车安全运营,获得行业“最佳车联网服务平台”;2017年,获得中国互联网 “十大优秀案例”;2019年,推出搭载“云控系统”的5G公交;2020年,在疫情时期,“云智通”发挥大数据智能分析优势,成为助力公交客运疫情防控的关键战力。

更智慧、更高效、更便捷,这是公交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远程车控、高精定位、智能调度、驾驶员状态监测……基于中车电动“云智通”升级而来的“中车云”,通过5G技术正让每一次出发都是人与人、人与车、人与城的美好相逢。同时,车道偏离预警、行人碰撞预警、前向碰撞预警、紧急制动系统、预警电池安全隐患并定位……“中车智”将AI技术与传统客车深度融合,正让车辆“更聪明”,让公共交通参与者都能够“乐享其程”。

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智能网联水平正越来越高……中车电动正加快描绘一幅多场景智慧互联移动出行的美丽画卷。

中车新能源客车地位 大国重器平移高铁技术(4)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看货币金融政策的落点⑤丨用足便利开放政策护航企业发展

●热点丨房地产现好转迹象 稳经济作用将逐步显现

●数观区势丨河南:加速提升经济能级

●智库丨王在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张丽敏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中车新能源客车地位 大国重器平移高铁技术(5)

中车新能源客车地位 大国重器平移高铁技术(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