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

作者:顾葱白

七夕,又到了牛郎挑着担子、带孩子上天看老婆的时刻。

每到这时都不由羡慕织女:365天甩手过神仙日子,带娃挣钱的活儿都由丈夫包揽,唯一要做的就是每年在孩子面前秀一次恩爱。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1)

想起前不久一个让人有些心酸的新闻:一个父母离异的10岁男孩,偷偷在QQ上以父亲的口吻约妈妈一块过七夕节。

在这个所有夫妻、情侣互表心意的温馨时刻,他多么渴望重温爸爸妈妈情意绵绵、笑着依偎在一起的画面啊!

或许世界上只有一种秀恩爱特别受人欢迎,那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恩爱。

一到七夕,不少网友纷纷发起对父母秀恩爱的强烈抨击: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2)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3)

虽然大家以调侃无奈的语气“控诉父母”的虐狗行为,但满屏都洋溢着浓浓的爱意、祝福和感动。

能看到父母秀恩爱,是一种幸运。《2018年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孩子认为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是“有温暖的家”。

当激情的外壳被时光销蚀剥离,当爱情归于生活素淡的本质,当你侬我侬的梦幻变成对一地鸡毛的忍耐,多少夫妻渐行渐远,多少孩子在父母疏离中受伤?

有一对能够一次又一次爱上对方的父母,是孩子最值得骄傲和庆幸的事。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4)

不恩爱的父母,是孩子不幸的根源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父母关系不好,对孩子有什么影响?网友的回答让人惊讶,竟然有这么多孩子在父母婚姻的阴影里煎熬: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5)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6)

父母感情不和,让孩子对婚姻迷茫失望,不知道如何与伴侣相处,甚至不敢进入亲密关系。

有个朋友的父母从来不好好说话,一点小事都会大吼大叫,家里总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她试图摆脱家庭的影响,努力尝试恋爱,但一次次挫败之后她说:太难了,关于感情,我收集到的从来都是错误信息。

其实伤害的何止于孩子的婚恋观?美国认知心理学家 道格拉斯·T·肯里克研究发现,父母的关系会决定孩子的生存策略。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7)

家庭温馨和睦的孩子往往是“慢策略”型,能够延迟满足、情绪稳定、自信阳光;家庭关系紧张的孩子,通常是“快策略型”,即脾气急躁、自控力差、性格极端。

纽约心理学家休·哈茨霍恩通过实验证明,父母关系紧张的孩子,发生失信行为概率较高。

试想,一个处在动荡而充满变数的家庭关系中的孩子,内心一定充满了焦虑和不信任感,更倾向于做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短视选择,自控力差是理所当然的结果。事实证明,孩子将用终生难愈的痛为父母之间的怨怼、攻击、冷漠买单。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8)

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父母恩爱

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说:“人类关系中的秩序早已被爱所排定。唯有当我们洞察这些秩序,爱才能成功。”

最健康稳定的家庭秩序,不是孩子高高在上,而是将夫妻关系放在核心位置。

有人说幸福家庭关系是这样的:夫妻俩亲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形成稳定的等腰三角形关系。

黄磊曾说,给女儿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

他和孙莉结婚时非常简单仓促,只是匆匆吃了顿饭。结婚20周年,两人终于弥补遗憾,在新西兰补办了一场温馨甜蜜的婚礼,还带着两个可爱的女儿一块度蜜月。孩子们亲眼见证了父母风风雨雨二十年,依然锃亮如新的爱情。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9)

婚礼、节日、纪念日不仅是一个仪式,也是每个感情阶段的纪念和节点,让爱意不断流动下去。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10)

娱乐圈夫妻情侣分分合合,黄磊和孙莉始终坚守着平淡幸福的日子。

《向往的生活》中两人甜蜜温馨,与初恋时的心动别无二致,眼神和身体交流中透露的温情和默契,永远不会骗人。

经典著作《发展心理学》说:儿童发展友谊的主要原因是父母提供温暖、支持的家庭环境。大量研究表明,父母之间的强有力而积极的关系,对儿童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起到推动作用。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11)

正是黄磊夫妇日久弥新的深情,创造出了稳定和睦的环境,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两个女儿,让她们出落得越来越自信沉稳。

一次次爱上对方,是做父母的责任

父母之间沉甸甸的爱,就像取之不竭的燃料,是给孩子的礼物。

有了这份礼物,孩子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勇敢地将人生路越走越开阔,时刻对生命保持热情和喜悦。

如何才能在平淡的生活中,一次次重新爱上彼此呢?

  • 让生活充满仪式感

心理学博士Barbara Fiese研究发现,仪式感具备“黏合”家庭成员的作用,在动荡和困难中给予人安全感、归属感、稳定感,增强婚姻满意度、身份认同和健康,维系情感纽带。

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讲述了一对老夫妇回归田园的生活。他们设计搭建房屋,在院子里耕种粮食蔬菜,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日子。

爷爷特地画了奶奶的简笔画挂在樱桃树上,与奶奶的名字“英子”相映成趣;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12)

奶奶醉心厨艺,用爷爷种的水果捣鼓出各色美食:桃子蜜饯、樱桃酸奶、布丁蛋糕……只要爷爷说好吃,她就无比满足。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13)

爷爷满脸皱纹,白发苍苍,但奶奶总是夸他“越老越帅气”;爷爷则毫不羞涩地说,奶奶是“最棒的女朋友”。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14)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15)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16)

美国作家盖瑞·查普曼在《爱的五种语言》中说,人们基本上有五种爱的语言: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身体的接触。

所谓仪式感,并非花大钱办宴席、买礼物,也不是为了摆拍发朋友圈炫耀攀比。它可能是每天睡前的亲吻,一盘精心烹饪的菜,饭后一起散步,每年的定期旅行。

这些有“确定感”的温情片段洒落在生活细节里,像跳动的雨滴,让平如河流的日子泛起点点涟漪,撩动心弦。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17)

  • 冲突是增进感情的契机

曾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陈冯富珍与丈夫陈志雄是一对模范夫妻,相伴数十年仍如初恋般浓情蜜意。

他们并非从无分歧,而是每月都要进行“情感复盘”,梳理问题,坦诚相待,共同寻求解决方法。

最好的婚姻不是从不争吵,而是能“克制地冲突”,做到“三要两不要”:

及时停战,不让紧张气氛过夜;

告诉孩子这不是TA的错,是爸爸妈妈之间的问题

告诉孩子家庭矛盾不可避免,但依然会相亲相爱

不要对孩子说气话或对方的坏话,比如“要不是因为你就离婚了”“你爸真不是东西”

不要人身攻击、谩骂侮辱,要就事论事地表达感受,解决问题:“你这件事做得让我觉得很沮丧/难过/……我希望你能……”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18)

  • 努力自我修炼,避免暴力循环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在《发展心理学》中提到“暴力循环假说”,即暴力或忽视家庭中的孩子,会继承暴力方式解决家庭问题,形成可怕的宿命循环。

不健康的夫妻关系,往往来自不幸的童年。但与其为原生家庭自怨自艾,不如尽力自我修正,摆脱阴影,将快乐和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责怪命运、挑剔他人只会让人永远在怪圈中打转,固步自封。

孩子以父母为镜学会成长,父母以孩子为镜检视自我。在这段路上,父母子女手拉手、心连心,遇见最好的自己,才是一家人的幸事。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能够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七夕,不仅是歌颂爱情的节日,更是提醒彼此感恩和珍惜的契机:感恩我们一路在一起,憧憬我们永远在一起。

父母太恩爱是怎样的体验(爸妈很恩爱是怎样的体验)(19)

七夕快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