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家庭环境对他有什么影响(大文豪苏东坡出生在文盲家庭)

《三字经》里有这么几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老泉何许人也?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老爸,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但结果很不错,苏洵携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入围唐宋八大家。

苏东坡的家庭环境对他有什么影响(大文豪苏东坡出生在文盲家庭)(1)

苏洵像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爷爷苏序,大字不识。也不懂什么家庭教育,以至于他的儿子苏洵,从小就不爱读书,喜欢游山玩水。苏序对儿子“纵而不闻”,这有点过度溺爱。

怎么滴,大文豪苏东坡居然出生在文盲家庭,太丢人啦。

苏洵25岁的时候,老母亲去世,终于意识到,自己成家好几年了,总要为儿女做个榜样。可是翻出书本,依旧坐不住板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进步不大。

苏洵27岁时,终于有了儿子,就是苏轼。这个生命的到来,犹如文曲星下凡,彻底转变了苏家的文化氛围。苏洵不但彻夜读书不觉得累,而且坚持了六七年,手不释卷,读遍百家之书。加上脑瓜灵光,年纪大却有些阅历,理解力强,倒也学贯古今。

苏轼自幼聪慧过人,加上父亲把家里的文化氛围打造得很温馨,小苏轼过早展露才华,在自家大门上手书对联一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苏东坡的家庭环境对他有什么影响(大文豪苏东坡出生在文盲家庭)(2)

苏轼像

所有你读过的书,都会成为你成长路上的试金石。苏轼在20岁那一年,进京应试,被录取为北宋正式编制的的公务员,端上了铁饭碗。26岁时,苏轼被任命为凤翔府判官,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办公厅主任,这是他步入仕途的第一步。

苏轼本以为,可以大展宏图,为民父母做一个好官。然而,乌台诗案把他卷入泥沼,他的人生后半场大起大落,苏轼总能在关键时刻拨云见日,越活越潇洒,越活越快乐。

一、在黄州,以豁达抵风雨人生

乌台诗案让苏轼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官职从五品降为八品,官名是“团练副使”,相当于民兵团长助手,俸禄减了一半,日子捉襟见肘。他在黄州任职四年,经常呼朋唤友,踏马巡山。

在黄州,苏轼写了著名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的家庭环境对他有什么影响(大文豪苏东坡出生在文盲家庭)(3)

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的春天。描述了作者出游偶遇风雨,在林间冒雨而行,这大雨,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面对风雨,作者的态度一向是“吟啸徐行”。

似乎可以听到苏轼在大雨中仰天长啸,大喊一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雨再大,也会停。天再黑,也会明。

作者胸怀坦荡,在天地之间来往穿梭,不惧权贵,人格高尚。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这是王先生对苏轼人格的敬仰之情。

在黄州,苏轼以行书写了《前赤壁赋》《黄州寒食帖》《朽木怪石图》等书画作品,成为宋书尚意的代表作品。

苏东坡的家庭环境对他有什么影响(大文豪苏东坡出生在文盲家庭)(4)

在黄州,他以一道红烧肉成为美食家。

在黄州,他筹集经费建起孤儿院,收养那些因家贫养不起的弃婴。自己的儿子却夭折了。

他在居住地的东坡一带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东坡居士的雅号由此传开。

回首人生,风雨有时,阳光有时。

风雨时,勇敢向前,绝不畏惧。

阳光时,晒晒衣服,收拾心情。

苏东坡以豁达随时应对风雨人生。

蒋勋先生说“文学,重要的是活出自己。”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日渐开阔,是因为他的胸襟愈发豁达开阔。

二、被贬惠州,以旷达度艰难岁月

苏东坡的家庭环境对他有什么影响(大文豪苏东坡出生在文盲家庭)(5)

苏轼是宋朝第一个流放到岭南的人。当时的岭南一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遍地瘴疠之气,很容易有传染病。所有的人都以为苏轼有可能有去无回。

可是他一到惠州,看到树上的荔枝,开心的不得了。大笔一挥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永远都可以从不可能当中看到可能,从绝望当中看到希望,从黑暗当中看到曙光。

看到当地百姓种稻谷十分辛苦,他细心钻研,发明了插秧用的“秧马”,百姓居然可以骑在马上插秧,显著缓解了腰肌劳损,提高了生产率。

有一日,苏东坡带着妾室朝云闲坐,写了《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东坡的家庭环境对他有什么影响(大文豪苏东坡出生在文盲家庭)(6)

写罢,自己举杯独饮,命朝云唱词。朝云刚唱“花褪残红”,泪满衣襟。东坡问何故。朝云说,看到后面两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竟然觉得唱不下去了。

朝云感慨追随苏轼颠沛流离,转眼苏轼已经是一个老者,柳絮吹一次,一年又过去了,余生已经所剩不多,故而哭泣。

东坡哈哈一笑说,我在悲秋,你却在伤春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伤春悲秋没有用,勇敢面对现实,养胸中旷达,才是正途。

不久之后,朝云病逝。苏轼从此不听蝶恋花。

三、被贬儋州,以通达圆满人生

朝堂之上,明争暗斗已然继续。听说苏轼在惠州天天吃荔枝,有些人嫉妒得要命。不久,苏轼被贬到更远的儋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一带。

要去海南岛,必须过海。那时候朝廷又没给苏轼配备质量好的船只,60岁的苏轼摇身一变,成了探险家。

一叶扁舟,苏轼渡海成功。

苏东坡的家庭环境对他有什么影响(大文豪苏东坡出生在文盲家庭)(7)

儋州,他发现生蚝架在火上烤着吃,味道特别好吃。他还写信给儿子子由,告诉他这件事,而且俏皮的说,不要告诉别人,不然北方人都过来了。烧烤这事,苏东坡是前辈呀。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说的就是他吧。

条件更加艰苦的儋州,几乎买不到笔墨纸砚。东坡自己制墨,把自己搞得一身黑。他建学堂,教当地百姓孩子认字。他研究中医,免费给百姓看病。

他拖着年迈之躯,力所能及帮助可以帮助到人,解决当地少数民族的困难,促进民族团结,在贫瘠的儋州活得逍遥自在。

他很少为自己而活,他的心里都是百姓。他以圆融之心,渡己渡人。

1101年7月28日,东坡因病去世。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这一辈子未曾作恶

东坡先生用他的豁达、旷达、圆融,圆满了自己的人生。

苏东坡的家庭环境对他有什么影响(大文豪苏东坡出生在文盲家庭)(8)

林语堂也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所以,不要嘲笑别人的原生家庭 ,只有肯努力,什么时候读书都不晚。

#趣谈八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