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前行力量(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

多年来,长治文化艺术学校牢记文艺为大众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利用长治拥有的独特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围绕育人铸魂,推出了以舞蹈艺术为载体、以太行精神为灵魂、以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为主旨的红色文化育人品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前行力量?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前行力量(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前行力量

多年来,长治文化艺术学校牢记文艺为大众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利用长治拥有的独特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围绕育人铸魂,推出了以舞蹈艺术为载体、以太行精神为灵魂、以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为主旨的红色文化育人品牌。

为真正擦亮这一育人品牌,该校党委高度重视,抽调专业力量组建品牌团队,迈出了新时代中职艺术学校以舞蹈教学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铿锵步伐。

在演绎红色经典剧目中学习时代英雄

近年来,长治文化艺术学校充分利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从打造红色文艺经典剧目入手,引领和组织舞蹈专业骨干教师和相关力量,创作编排了《鲜红的旗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江姐》《红军故事》《魏拯民》《申纪兰》等多部红色剧目。在编创过程中,参与品牌打造团队的教师将课堂教学和实际参演有序衔接,把传承红色文化与育人铸魂有机融合,让每一个参与编创和演出的教师、学生,在倾心塑造英雄人物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从而取得了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的良好成效。

在发掘地方文化资源中传承太行精神

长治作为太行革命老区,具备特色鲜明、底蕴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有着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品牌的先天条件和现实支撑。

基于这一优势,长治文化艺术学校积极拓展在艺术教育中,组织舞蹈艺术部品牌育人团队骨干,深度发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扎实开展了红色舞蹈“进课堂”活动。活动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强化红色基因在舞蹈创作中的重要价值,开辟红色舞蹈艺术教学课堂,以“太行儿女心向党,红色颂歌献给您”为创作主题,编创出了《在太行山上》《鲜红的旗帜》等多部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红色剧目,再现了太行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的历程,歌颂了太行精神。

在建设红色校园活动中陶冶思想情操

近年来,长治文化艺术学校以“施红色教育、育红色传人”为目标,深入开展了红色校园建设活动。

活动中,通过团队引导、课堂渗透、校园文化熏陶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让红色文化真正植入每位师生的灵魂和血脉。

在这样的背景下,舞蹈艺术部各位教师立足工作岗位,认真钻研舞蹈艺术教育与红色文化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奉献情怀,赢得了以文化培养人、以故事教化人、以专业成就人的不俗业绩。

与此同时,该校教师全力参与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主动承担了各种大型文艺晚会、艺术节、春晚等文艺演出中所用舞剧的创作、排练、演出任务,并与学生同台亮艺。在舞蹈节目编创中,各位教师坚持把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授业和育人相结合,积极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坚持以“爱国、爱校、爱艺术”的价值追求引领学生,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德修养影响学生,让学生们在感悟舞蹈艺术魅力、提升专业能力水平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思想境界。

在创新红色舞蹈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

红色舞蹈是中华民族革命奋斗和发展建设的历史见证,是民族精神凝聚力的体现。

基于这一认识,长治文化艺术学校在舞蹈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引导学生在红色舞蹈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注重在舞蹈设计中结合红色题材进行创作,让学生成为发掘故事的主体,寻找适合的题材进行舞蹈设计,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在作品鉴赏中深入挖掘作品内在意涵,注重用经典红色舞蹈作品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爱国爱校的良好品质;注重在技能训练中加强道德品质培养,在舞蹈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开展思政教育。例如,该校充分利用今年春晚引起轰动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教育学生,把学习舞蹈的坚韧与刻苦和革命者联系起来,让他们也对祖国大好河山有了新的认知。

长治文化艺术学校准确把握新时代文艺发展方向,遵循“厚德尚美,博艺铸魂”办学理念,注重在舞蹈教育教学中开展大思政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培养思想进步、艺术精湛、博采众长的优秀艺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冯毅松

(责编:candy、马云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