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中山公园特色景点介绍(佛山文脉有一种记忆)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景瑾瑾

有一种记忆,叫陪佛山人长大的中山公园

如今,它是禅城正在打造的“岭南文脉轴线”上的重要景点

佛山中山公园特色景点介绍(佛山文脉有一种记忆)(1)

2021年11月19日佛山新闻A14版

在禅城老城区,不仅有一条条古韵十足的骑楼老街,还有一座走过90多年岁月的公园——中山公园。作为佛山第一座市民公园,在几十年前,它曾是佛山市民及外来游客必去的“网红”打卡点;如今,它是禅城正在打造的“岭南文脉轴线”上的重要景点。园内不仅有美丽的园林景观,更有一连串的历史建筑,佛山精武体育会会址、秀丽湖牌坊、群英阁,个个都诉说着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故事,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佛山中山公园特色景点介绍(佛山文脉有一种记忆)(2)

中山公园大门

公园历史:已走过90载岁月变迁

迈入中山公园的南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古老的香樟树,枝干蜿蜒、苍劲有力,树冠如云、碧叶成荫。树底下,有人老人在练太极拳,有小孩在戏耍……在这里,生活似乎放慢了脚步。

佛山中山公园特色景点介绍(佛山文脉有一种记忆)(3)

中山公园古老的香樟树

中山公园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记者到佛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查阅资料发现,1990年4月出版的《佛山市城市建设志》记载,中山公园始建于1930年,旧公园有南海县长余心一立的奠基石志记。1930年至1937年,公园面积不足十亩。1938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时,园内设施和树木遭到严重破坏。

另据1994年10月出版的《佛山市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佛山市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缮、扩建,发动群众义务劳动清园、植树、挖湖。1959年,用了7个月时间,在园内建成一个面积13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湖建成时,为纪念当时广州救火牺牲的青年女工向秀丽,命名为“秀丽湖”。

后来的岁月中,经过不断地继续扩建和改建,中山公园的面积现已达到32公顷,形成了以广阔水景和丰富绿化为特色的园林景观。园内分南门广场区、历史文化区、老年活动区、草坪区、湖区、儿童游乐区、动物观赏区、观赏休憩区等,各景观错落有致,情景交融。

园内设施:精武会馆、秀丽湖牌坊、群英阁个个“有段古”

中山公园内,樟树掩映中,有一座红墙红柱绿瓦的建筑尤为引人注目,这便是著名的佛山精武体育会会址。据了解,精武体育会旧址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是铜铁梁架砖墙坊清代殿堂建筑,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是市民进行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1988年4月,佛山精武体育会会址被佛山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佛山中山公园特色景点介绍(佛山文脉有一种记忆)(4)

中山公园内的佛山精武体育会会址

漫步园内会发现,中山公园秀丽湖牌坊跟佛山祖庙牌坊在建筑样式上非常相似。今年50来岁的市民吴少贞是一名志愿者,也是一名资深的文化传播导赏员,她时常到祖庙博物馆做志愿者讲解员。她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中山公园秀丽湖牌坊和祖庙牌坊有深厚渊源,两者出自同一个地方。据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佛山祖庙》一书中的记载印证,中山公园秀丽湖牌坊和祖庙牌坊建于明代,原为栅下崇庆里“参军李公祠”的建筑物,是两个建筑形式和结构完全相同的牌坊。李参军,即李舜儒,是佛山名人李待问之兄,因公祠内同时祭祀李待问,故有两个相同的牌坊。1960年,两个牌坊一个被迁建至祖庙,一个被迁建至中山公园。

如今,两座牌坊均为佛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木石混合结构,绿琉璃庑殿顶,所雕纹饰简练古朴;屋顶还有龙珠、鳌鱼、陶塑花鸟瓦脊等装饰,古风犹存。

目光穿过秀丽湖水面,在绿树拥簇中,有一座名为“群英阁”的青砖红柱建筑,看上很有年代感。据了解,这是在秀丽湖开挖同年建成的,是公园内最大的仿古建筑。上世纪70年代,群英阁茶楼开业,是当时佛山的著名茶楼之一。今年55岁的梁永辉,是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园林绿化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他曾经也是一名中山公园票务工作者,他告诉记者,自己是1995年到中山公园工作的。“记得当时每天到群英阁喝早茶的人络绎不绝,一位难求,很多人都是早早前往占位置。”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因污染周边湖水、白蚁蛀蚀建筑等问题,群英阁茶楼被取缔,停止对外开放。近些年,中山公园对群英阁、长廊等仿古建筑进行了修复,修葺后的群英阁作为展览馆重新对外开放。

市民:承载了几代人的游玩记忆

在秀丽湖上泛舟,看锦鲤、赏荷花,在群英阁里叹早茶,在精武会馆前练武术,在古老的香樟树下跳广场舞,在竹林里听蝉鸣……中山公园,留下了佛山几代人的难忘回忆。然而,如今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曾经到中山公园游玩是要买门票的。

佛山中山公园特色景点介绍(佛山文脉有一种记忆)(5)

群英阁

“早些年,公园比较少,中山公园除了园林景观,还有动物园、小孩游乐设施等,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大型公园,比较适合一家人一起来玩,也是佛山人招待外地亲戚朋友的重要场所。”梁永辉说,他到中山公园工作时,门票是两块钱一张。后来,每逢重要节假日,公园都会邀请外面的表演团体来表演,或者开展大型花展、灯饰展等,于是在节假日时门票就是五块钱。“当时节假日,人们逛中山公园的盛况,不亚于现在的行通济、秋色巡游等。公园工作人员要加班加点出票、维护秩序,人太多的时候,还要控制客流量。”

据梁永辉介绍,2008年“五一”前,中山公园正式取消门票。

“对于我们家人而言,中山公园是承载了几代人回忆的重要场所。”回忆起往事,吴少贞表示,上世纪70年代,还在上小学的她,每逢周六下午就会和同学一起到中山公园游玩。到了90年代时,已经成为母亲的她,会经常带着女儿去中山公园玩。

相比几十年前,禅城乃至整个佛山的公园建设都发生巨大变化。如今,佛山的公园建设已是“百花齐放”,但中山公园,依然是佛山人记忆中,以及周边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美好存在。

如今,禅城正在推动文化地标串珠成链,打造标志性“岭南文脉轴线”,深入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中山公园则是“岭南文脉轴线”上的重要景点。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冯小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