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大贤臣(明朝最特殊的勋臣)

在明朝的众多勋臣之中,有一位人物非常特殊,因为他不是汉人!不过,皇帝却对此人信任有加,不仅授予爵位,还让他的后裔世袭罔替,直到明朝灭亡。与此同时,这个人的家族还与明朝皇室联姻,家族繁盛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那么,这位明朝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勋臣到底是谁呢?

明朝三大贤臣(明朝最特殊的勋臣)(1)

一、归附明朝

此人原名把都帖木儿,是元朝的官员,担任平章,世居于河西之地。洪武二十三年正月,都帖木儿就有归降明朝之意,朱元璋的反应非常冷淡,“以其道远,跋踄艰苦,且令就水草便利之地居住”。可是,都帖木儿并没有灰心,他还是不断向明朝派出使者。到了永乐三年七月,把都帖木儿率领部属来到了甘肃,得到了总兵官宋晟的接待。

宋晟将把都帖木儿的家属留在了甘肃,然后派人将把都帖木儿送往京城。朱棣非常高兴,他不仅亲自接待了把都帖木儿一行人,而且设宴款待,赐予财物。朱棣还下旨,加封把都帖木儿为右军都督佥事,并且赐名为吴允诚。朱棣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发挥“榜样”的作用,通过厚待把都帖木儿,来招降蒙古的其他部族。

明朝三大贤臣(明朝最特殊的勋臣)(2)

二、为明效力

之后,朱棣就让吴允诚率领部众居住在凉州境内,并且嘱咐边境将士不得侵扰。与此同时,朱棣给吴允诚一个任务,让他按照一比三的比例,安排汉蒙军队在塞外地区进行巡逻。这样做有两个目的,“非但耀武,亦以招徕未附者”。吴允诚很好地完成了朱棣给他的任务,按照史书的记载,“自此降附者益众,边境日安,由允诚起”。

永乐七年,吴允诚与他的儿子主动请缨,率领骑兵到塞外侦察、巡边,受到了朱棣的嘉奖。同年,在吴允诚的联络下,明朝成功招降了伯克帖木儿。此后,吴允诚父子又参加了不少军事行动。永乐七年,吴允诚率领部众跟随朱棣北征,参加了斡难河之战,击败了本雅失里。永乐十二年,吴允诚又参加了征讨瓦剌的作战,明朝再度取得大胜。

明朝三大贤臣(明朝最特殊的勋臣)(3)

三、世代荣耀

北征结束后,吴允诚又参与平定凉州的叛乱,再度立下战功。朱棣在永乐九年,加封吴允诚为左都督,并在第二年封其为恭顺伯。另外,吴允诚的女儿还嫁入宫中,成为朱棣的嫔妃,他的孙女嫁给了皇太孙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永乐十五年,吴允诚病死,他的儿子吴克忠承袭爵位,并且晋封为恭顺侯,后死于土木堡之变。

吴允诚的孙子吴瑾于正统十四年承袭恭顺侯的爵位。天顺五年,宦官曹吉祥打算谋反,他的侄子曹钦发动叛乱。吴瑾向朝廷告发了谋反事件,使得叛军没能杀入宫中。之后,吴瑾被叛军包围,力战而死。此后,吴鉴、吴世兴、吴继爵、吴汝胤、吴惟业、吴惟英先后继承爵位。崇祯十六年,最后一任恭顺侯吴惟英病死,第二年明朝灭亡。

参考资料:1.《明实录》;2.《明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