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命题和阅卷(中高考命题务必慎之又慎)

作者:四川·罗晓晖

关于高考命题和阅卷(中高考命题务必慎之又慎)(1)

写篇小文章,讲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是关于中高考命题的。中高考命题关系到为国选才,关系到千百万考生的利益,是丝毫含糊不得的。而观察多年中高考试题,命题的瑕疵甚至失误却并不罕见。中高考命题务必慎之又慎。

我常年分管诊断性考试命题,对命题的辛苦深有体会,所以对中高考命题的瑕疵,很多时候保持沉默。最近语文渡的伙伴们质疑2022年全国甲卷的一道试题,这触发了我,让我觉得有必要做一点简单但严肃的讨论。

关于高考命题和阅卷(中高考命题务必慎之又慎)(2)

这道题是全国甲卷的第21题

下面是相关试题(及材料)的节选:

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2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文中的“槐蝉”,我手头的《辞源》(修订本)未见此词,看来并非古文中常用词。“槐蝉”的构词,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偏正式,“槐蝉”是以高攀在槐树上的蝉,比喻高官显贵;一是并列式,即“槐”“蝉”分别代指高官显贵——但“槐”与“蝉”均不单独表示官位显贵,只有在合成词中才有表示高官显贵之用例,那就须研究词语合成情况。《辞源》中“槐”的词条,只有与同为植物的“棘”“榆”等构成并列,如“槐棘”(三公卿大夫)“槐榆”(比喻时序)等,其他词条均不构成并列关系。由于“槐”与“蝉”分属植物与虫类,能否并列构词值得怀疑;考察古籍中“槐”字的构词用例,“槐蝉”似以偏正式构词为佳。而若分析“槐蝉”构词的文化意蕴,因周时朝廷种有槐树,公卿坐其下,“槐”于是可在合成词中表示显贵,此为借代;蝉取其“清虚识变”的特点而被用于皇帝侍从帽子的纹饰(“蝉冠”),“蝉”暗比皇帝侍从“清虚识变”的品质,此为借喻。整体评估“槐蝉”的构词修辞,实际上更倾向于借喻。

“槐蝉”喻指高官显贵,应无问题;但这究竟是借代还是借喻,还需要更确切的论证。我个人倾向于借喻。本体是“高官显贵”,喻体是“槐蝉”。直接以喻体“槐蝉”替代了本体“高官显贵”,这是借喻。依据上文,无论是借喻还是借代,这都还需要更多的学术讨论,以此出题来让中学生判断,无疑是不恰当的。尤其是命题材料中还出现了“象征”“寓意”这种带有暗示“比喻”的词,更有可能诱导考生作出“槐蝉”包含着比喻手法的判断。

本题的选项,前三项都是借代——“管弦”是以管乐器和弦乐器代指音乐,“桑梓”是以古代村落房前屋后遍植的桑树梓树代指故乡,“娥眉”是以细长而弯的眉毛代指貌美的女子。前文已说,“槐蝉”究竟是借喻还是借代是有争议的。至于最后一项,在“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一句子结构中,“木石”是用其本义,即木头和石头。“木石”本是无情物,若以“木石”泛指无情之物,则属于借代(部分代整体)。(按:“心非木石”意谓心不是木头和石头那样的无情之物,“木石”在此作为无情之物的例举,这不是比喻。“心如木石”是把心比喻为无情之物,这是比喻。)

结论就是:本题属于命题草率之例。这将导致答案难以判断,任何答案均缺乏充足的合理性。

受此触发,我浏览了一下全国甲卷的其他试题,发现“古代诗歌阅读”部分的命题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失误。下面列出相关试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本题的A项涉及“咏物诗”的概念理解问题。咏物诗以“物”为所咏对象,其特点是对“物”的细致描摹构成诗歌的内容主体(“咏物”的内容占据显著的篇幅),整个作品是借由对“物”的细致描摹来寄托作者的情思。欧阳修的这首诗中,人的情思依托于对画眉鸟的描写与叙说传达出来,表达角度是立足于画眉鸟的,因此基本上符合咏物诗的特点。文同这首诗,却完全是从诗人的主观感受角度来写,以“人”为整首诗的表达主体,“物”(“画眉禽”)并未上升为主体性描写对象。在咏物诗中,“人”的情思是通过对“物”的歌咏曲折地传达出来的,而文同的这首诗却是直接立足于人来抒发自己所见所感,因而很难说是咏物诗。如此看来,A项是有问题的。

B项说“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恐怕并不正确。欧阳修诗中“始知(才懂得)”一语暗示画眉鸟曾经被金笼锁住了,正因为有被锁的经历,它才明白“林间自在啼”的自由原来是如此可贵。由此可见,“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之说尚不严谨——这画眉并不一直是“在花木间自由飞行”的,这需要时态的限制。

C项也是有争议的。C项被认定为错误,必须假设在文同这首诗中,画眉这一声啼叫发生在“公庭事简人皆散”之前。而实际上,这一声啼叫更有可能发生在“公庭事简人皆散”之时,正是这声啼叫引发了诗人“如在千岩万壑中”的感受。

古代诗歌阅读,在高考、中考中向来是比较难的部分,也最容易出现命题不严谨甚至出现命题失误的现象。成都2022中考所考的是黄庭坚的一首词,选文看似简单,实则深邃,要读懂是并不容易的。下面是相关文本、试题及参考答案:

菩萨蛮

黄庭坚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选自《全宋词》)提问:词中说“问我去何之”,“我”最有可能去怎样的地方?请根据词意概括作答。

参考答案:环境宁静优美、生活自由惬意的地方。

这个参考答案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对诗歌的理解不透彻,不到位。上阕写景,好懂,这没啥可多说的。问题出在下阕。下面我简单地对下阕做一个解释。

下阕写意,充满理趣(宋诗多讲究理趣,词则不需要,然而黄庭坚束缚他不住)。这里串讲一下下阕的意思。“江山如有待”,美好的江山好像有所期望和等待。而江山究竟在期望和等待什么,为何江山如此有意,则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须得陶潜那样跟江山有所会心的人才能明白。您若问“我”将到哪里去,您达到了这个境界,自然也就明白了。

“问我去何之”,我所去的地方并不是现实中的某处,不是实境而是一种意境。那里是江山之意与陶潜之意相通的地方,那种境界是“天人合一”的,是客体的江山与主体的人的相知相通,这是语言难以描述的;所以,您问我到哪里,我没法直接回答您,我能回答的是:您只有达到了、体验到了这样的境界,才能明白那究竟是什么去处。

黄庭坚是很有学问的诗人,参考答案显然小看了这位熟悉古典的诗歌大师。中高考命题务必严谨,严谨到苛刻的程度也不为过。从命题者的主观愿望来说,都是希望达到严谨的极限的;命题必须对考生、对社会、对国家高度负责,也是命题者的共识。

我想说的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在试题的斟酌、打磨过程中,更需要的是严谨的学术判断。大家的愿望都是良善的,但良善的愿望还需要扎实的学术功底来支持,否则不会达成我们所期待的结果。如今回望高考走过的历程,或许更能体察到章熊先生那一代命题者的价值。

应该说,最近一些年的中考命题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高考命题今年也出现了更加尊重学理的趋势。但中高考命题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瑕疵,虽然瑕不掩瑜,但对于如此重大的考试而言,任何微末的瑕疵都是难以忍受的。我还是希望命题者们能把水平再提升一点,把命题任务完成得尽可能圆满一点,这样才能不辜负国家的重托,才能符合公众的期望。

关于高考命题和阅卷(中高考命题务必慎之又慎)(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