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哪里开始认识鲁智深的(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绰号取错了)

看《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受招安之后,一百零八条好汉一起去见宋徽宗,其中“吴学究纶巾羽服,公孙胜鹤氅道袍,鲁智深烈火僧衣,武行者香皂直裰。”这里边瞎参谋吴用吴家亮纶巾羽服模仿诸葛亮只能算是东施效颦,公孙胜的鹤氅道袍自然会被宋徽宗高看一眼,但是如果鲁智深和武松真那么穿了,而且报号“花和尚”和“武行者”,那么赵佶一定会勃然大怒:你们敢公然违抗我的圣旨?我不是叫你们改名字了吗?

武松哪里开始认识鲁智深的(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绰号取错了)(1)

《水浒传》几分真几分假暂且不提,但是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是绝对不会有和尚的,因为这位“神霄玉府真主宣和羽士虚静道君皇帝”,早就给和尚和行者改了名字了:花和尚鲁智深应该叫“花德士”,而行者武松只能叫“武德童”。因为宋江方腊都是北宋宣和元年被拍灭的,也正是那一年,宋徽宗赵佶下了两道命令,这命令都记载在了《宋史徽宗本纪》里。第一道命令是宣和元年正月下的:“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第二道命令是同年五月下的:“诏德士并许入道学,依道士法。”而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不但和尚改名叫“德士”,行者也改名叫“德童”了。

武松哪里开始认识鲁智深的(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绰号取错了)(2)

照这样来说,鲁智深的五台山文殊院应该叫“文殊观”,大相国寺应该叫“大相国宫”,他们也只许穿道袍不许穿僧衣,而在宋徽宗这些诏令之下,花和尚鲁智深喝酒吃肉并不违规,因为“花德士”鲁智深是可以按照道士的规矩来的:全真七子老大马钰和清静散人孙不二是两口子,丘处机很能喝酒,跟郭啸天杨铁心喝酒,下酒菜就是山鸡野兔,可比鲁智深怀里的狗大腿好吃多了。

武松哪里开始认识鲁智深的(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绰号取错了)(3)

所以鲁智深喝酒吃肉在宋徽宗时期根本就不算违背清规戒律,宋徽宗听说后只会开心大笑:“这是响应我的号召,完全合情合理值得表扬!”而事实上,即使是在《水浒传》里,和尚的地位也不高,五台山文殊院(观)的和尚除了一个智真长老就没有好人,不是贪财就是势力,可是没少花金翠莲新老公赵员外的钱,所以鲁智深才能在五台山喝酒闹事而不被开除,只是换了个地方到大相国寺(宫)去当了“菜头”。

武松哪里开始认识鲁智深的(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绰号取错了)(4)

至于绿了杨雄的那个报恩寺和尚裴如海,则是“一个青旋旋光头新剃,把麝香松子匀搽;一领黄烘烘直裰初缝,使沉速檀香染。山根鞋履,是福州染到深青;九缕丝绦,系西地买来真紫。光溜溜一双贼眼,只睃趁施主娇娘;美甘甘满口甜言,专说诱丧家少妇。”可是丢尽了佛家脸面。

武松哪里开始认识鲁智深的(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绰号取错了)(5)

当然,在《水浒传》中,大德高僧是有的,道法高明之士也是有的,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笔者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在比照正史的时候博读者诸君一笑:原来鲁智深和武行者是不可以叫小说中的名字的,当然也不能那么穿衣服。因为这都是那个治国理政无能,瞎折腾一个顶俩的宋徽宗闹出来的笑话,要骂,请去骂赵佶——他收拾了和尚,道士也没保住他的江山,道君皇帝变成了昏德公。

武松哪里开始认识鲁智深的(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绰号取错了)(6)

这时候肯定有人说笔者胡说八道,但是真研究过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一定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不但是宋徽宗时期,这传统还一直保留到明朝了呢。明朝人写《西游记》,很多和尚也是给道士干苦力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