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天纪实(离开微博微信的一天)

离开微博微信的一天

本报记者 郑琳

如果,在一天的时间内,不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只保留手机的通讯功能,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中,我们就做了这样的试验。

只是,没想到,要寻找一位“试验者”,居然这么难。

记者在朋友圈问了一圈,在得知要和手机“隔绝”一天,居然没人敢答应,大家觉得,一天!时间太长了!没这个魄力。

最后,确定的两位“试验者”,其实多少有些被迫的意味,因为他们要出游的地方,根本信号就无比差。

那么,来看看在碎片化手机社交与阅读之外,他们做了什么?眼睛时刻不离手机的生活是否那么必要?

我的一天纪实(离开微博微信的一天)(1)

打开手机的那一刻

他们首先看什么

李懿 男 31岁 工程师

每天朋友圈刷到的第一个都是那个屌丝朋友晒的照片,说他很帅。

王培 女 35岁 心理咨询师

打开QQ,一个客户发来昨天晚上做的噩梦让我解析。

李安 女 22岁 学生

在学习算命,算着玩的,今天QQ第一条信息是客户问我他的老婆会不会出轨。

卢妍 女 20岁 学生

早上被支付宝“蚂蚁花呗”的催款短信吵醒。

老梅 男 32岁 吉他手

QQ上乐队女主唱发来一条歌。

艾吉 女 17岁 学生

每天一开手机就刷微博,因为喜欢的CP发糖了。

卡卡 男 17岁 学生

开QQ空间给基友的空间吐槽。

塔塔

媒体人,28岁没人@,好好看看没有自己的世界

我的一天纪实(离开微博微信的一天)(2)

(图片由塔塔提供)

坐在小木屋里,推开窗,白色的羊群悠然地“逛草坪”,但塔塔再也没法故作潇洒地看风景了。

她拿着手机,每隔几分钟,就划屏查看信号,但每一次看到的,都是无信号。

她已经和国内失联15个小时了。

这个假期,她和小伙伴去了英国。

28岁,在媒体工作,24小时stand by(随时候命)。朋友们都知道,她是被手机吊牢的人,随时要知道这一秒发生了什么,“绝不能让领导先@我”。所以,利用长假旅游,是她这几年的常态,一般都会选择人相对少的国外。

所以,即便前几天的行程,是去苏格兰高地的天空岛,小镇里没有wifi,她还是淡定的,但后来小伙伴告知,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她也只能故作轻松了——

“要去没信号的山里修炼成精了,四个人明明能凑成一桌麻将,但我们这种精英团队的计划是秉烛写剧本、写论文、备课、看张爱玲。”

不需要WiFi的房东太太

已经过了2天了,“朋友圈摄影大赛”居然还没有出现塔塔的身影,朋友们都觉得有点奇怪。

或许是工作的关系,她对手机有严重的依赖症,随时随地都在刷,“想尽一切办法看手机,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时候看手机不太尊重对方,我会尽量见缝插针。”有时候朋友们会突然来这么一句:“你怎么今天不看手机。”凌晨两三点,看到她还在发朋友圈,太正常了,不发,反而觉得奇怪。

所以,每次出国旅游,她都会做好充足准备,买电话卡、租WiFi。当然,经验丰富的她知道这些卡都有个问题,信号不太好,所以,肯定要做好暂别一段时间的准备。比如,国内的很多讯息不一定能及时看,她觉得,保持一个可联系到的状态,还是可以接受的。

为了打发这些“暂别”,她也没做什么准备,本来要带书,临出门忘记了, 就在iPad和电脑里下了电影,“还带了工作,我在飞机上火车上任何没信号的地方一直在写稿。”

还能笃定地做自己的事,说明她知道,信号等一下就会来的。

到圣安德鲁斯住下来后,大家开始订天空岛上的房间。小镇没有酒店,只有农舍,还有蓝天白云草地羊群。原本的计划是自驾过去,白天出发,晚上在天空岛旁边的小镇住一晚。

谁知道,他们的车开到离小镇还有两三个小时的位置时,手机就开始没信号了。

不能打电话不能收短信,也没有3G、4G,等于完全失联。她开始焦虑了:到了那里万一出了意外怎么办,都没办法报警也没办法联系。

住的地方会不会有WiFi?她还抱有一丝希望。

“我们没有装WiFi,因为不需要。”房东老太太很淡定。

塔塔不死心:你如果有WiFi,生意还要好一点。

老太太笑了:暂时不考虑,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教授夫人翻开买来许久的“张爱玲”

并不是所有人都跟她一样焦虑。

她的闺蜜,一位画油画的姑娘,在恢复信号之后,补发了一条朋友圈:

“太美好了!!最后入住山谷小木屋,无信号无WiFi。高兴坏我了!太美了!超级原始人。”

塔塔欲哭无泪。而身边,还有个人在“打击”她。

跟他们一起同行的,还有一位圣安德鲁斯当地的化学教授,他平时根本不用手机,跟人联系就是电子邮件和固定电话,“这样就很好,生活自如,其他的都不需要。”他的回答,和房东老太太不谋而合。

那晚,因为没什么事可做,也没地方可去,大家索性坐在客厅,围着电壁炉,就像电影里的镜头,嘬着热茶,围炉烤火,聊着天。教授还用电脑放电影,过了一会儿,又备起了课。教授夫人翻起了《最后的贵族——张爱玲》,一本张爱玲评传,这本书她买了好多年了,一直没看完,“发誓”这次一定要看完。

塔塔呢,本来准备写几个稿子,但没网又写不成,唯一不需要网络的也只有写剧本了。她正在写一部谍战剧本,刚开了一个头,后面怎么写还没想好。大家一听是谍战,来了兴趣,脑洞大开,帮她出主意。

此时,对于其他朋友来说,塔塔已经失联15个小时了。

第二天早上7点半,闹铃响起的时候,她发现朋友们都起来了,而且全是自然醒,大家已经看好日出,等着她了。

作为一个经常3天只睡10小时的人,这一觉,居然睡了6个钟头,醒来后,她觉得有点神奇。

看山看人,自己成了旁观者

信号有时候会断断续续地“秒现”几次,她反倒觉得,不是那么在乎了。

平时很少有机会爬山的她,和小伙伴们去爬了老人峰。

这让她觉得有点奇特,一般旅游,都是到此一游的类型,谁会花将近3小时去爬一座山?“蛮奢侈的,但很值得。”

她突然觉得,本届朋友圈摄影大赛的名次,都是浮云了。

下山后,大家回到小木屋,懒懒地靠在沙发上,推开窗,还是那些看起来反应很迟钝的羊群,“它们管它们,我们管我们”。那一刻,教授说的“自如”,塔塔感到了,当然她愿意用“平静”来描述。

一切都慢下来后,失联超过了24小时。

离开小镇,信号有了,时有中断。但经过天空岛的“锻炼”,塔塔好像有点“历经沧海”,“没有信号,反倒能更专注做手边的事情,看身边的风景。”

伦敦的地铁里,信号完全被屏蔽了,人们习以为常,有人专心看着下载好的电影,更多的人则是在看书。她呢,无法做“低头族”,那就看看“西洋镜”。对面,坐着一位金发老太太,挨着她的,是一位抱着女儿的黑人父亲,列车飞驰,陌生人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微笑。

看着他们无声的交流,刚才因为看错地图绕着帕丁顿车站打转而懊恼的心情,一下子释然了。

“平时的生活工作有点焦虑过头,但是换了环境,面对的人都是一点不着急的,你急他也不急,不知不觉就慢下来了。”塔塔说,而且,本来每天被人找被人@,好像这个世界缺了你不行似的,结果,她现在感觉自己像一个旁观者,在看那个没有自己的世界。

有信号后

她第一眼看了什么

塔塔一行刚到小木屋时,房东不在家,没有吃的,没有人,他们只好开车去村里唯一的小酒吧,“讨点饭”。进了里面大家忽然发现,这里居然有网络。村民说,这是方圆十里唯一能吃饭,有网络的地方。

手机跳出来的第一条消息,是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了。

她有点感慨,想起当年为了写她得拉斯克奖,从书桌写到地毯上的崩溃场景,至今还能说几个关于青蒿素的知识点。

本报记者 马黎

吴文隆

通信行业,28岁手机没信号,情敌再见

我的一天纪实(离开微博微信的一天)(3)

(图片由吴文隆提供)

清晨6点,云南梅里雪山东麓雨崩村。吴文隆打开手机,看到信号为零时,不禁暗喜了一下。作为某电信运营巨头的员工,每天被GPS打卡考勤的日子,终于在这海拔3000多米的深山老林里暂时停止了。

这个世外桃源的周边,只有一个移动基站,并且每天准点关闭。

吴文隆和他的女朋友佳佳,经历了一整天18公里的徒步,来到这个只有一条驿路通向外界的小村。

接下来,迎接他们的还有一整天的徒步,到达传说中的神瀑。

很明显,虽然佳佳一半时间是坐在骡子上的,但这艰苦的旅行还是让她变得更加小鸟依人。有什么能比一起去人迹罕至的地方更能凸显男子汉的魅力呢?

唯一可惜的是,连朋友圈都没法发,不能一路秀恩爱了。

摆脱被GPS定位的日子

很多时候,吴文隆觉得自己对手机是又爱又恨的纠结。

在电信运营商里上班,手机成就了这个男人的事业,也是生活无法离开的必需品。就连每天健身的时候,也是一定要戴着耳塞听音乐的。谁叫现在的音乐APP都太聪明,每次都能准确推荐出他喜欢的歌呢。

然而,作为传说中的“移动上班族”,上司可以随时看到员工的位置。当遇到通讯故障,同事们都像Uber司机一样能被迅速定位出离故障基站最近的那个,然后被“发配”去处理。

女朋友的工作更离不开手机。一个销售员的微信是注定被客户轰炸的。佳佳朋友和客户多得让吴文隆觉得手机简直是他的情敌。

“她对屏幕笑得永远比对我的甜,对电话里讲话的声音也永远比对我的温柔。”吴文隆的语气的确是酸酸的。每当这时候,佳佳也会不甘示弱地回击:“你不是也在玩iPad游戏不理我么?”

于是,喜欢徒步旅行的吴文隆硬拖着女朋友来到云南。

“她其实并不像我喜欢爬山涉水,她旅游更喜欢去海边或者能疯狂购物的大都市。”吴文隆说,“徒步两个字是让她害怕的,没有手机更抓狂,她是那种典型的不刷淘宝会死星人。”

“你才是不玩网游会死星人。”佳佳继续反唇相讥。

当这对常常为了网络吵架的情侣来到雨崩村,“徒步者之家”的床铺下钻出两只老鼠,吓得佳佳尖叫着扑进男朋友怀抱的时候,吴文隆觉得自己赢了。

与世隔绝的地方,人类很亲切

从西当到雨崩村,翻越海拔3700米垭口的18公里山路一直很泥泞,一边就是万丈深渊。路上每遇见一个迎面而来的藏民,主动问候的“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意思)都觉得特别温情。开始,他们还不好意思,后来习惯了,见到人都主动问候起来。

偶尔遇见几个驴友,都很热情帮这对小情侣拍合影,并告诉他们:旅途加油。

静谧的山林里,人类显得特别亲切。

有些日常不屑的东西,到了这里都视如珍宝。

例如泡面。

从西当到雨崩村的第二个休息站,有闻名于世的“泡面屋”。没有人会对一包泡面10元的“天价”抱怨。比起手机天猫里秒杀送货上门的各类新鲜食材,这靠纯人力骡力背上来的“垃圾食品”,美味如山珍。

第二天来回14公里去神瀑的路途,对于已经暴走一天的情侣来说挑战不小。幸亏小伙子平时每天健身跑步,健步如飞。女孩子没有那么强的体能,于是又坐了一天的骡子。

“藏民们很爱惜他们的骡子,不允许我们同骑一匹。”吴文隆有点小遗憾,“但是我替骡夫给女朋友牵骡子好像比开车更让她开心。”

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上,执子之手站在五彩经幡旁,与子偕老的感觉油然而生。

还有飞流直下的神瀑和当空的彩虹。当男朋友盛着传说中的“圣水”来到自己面前,佳佳觉得简直像是完成了求婚仪式。

有信号后

他第一眼看了什么

打开网易音乐,一边走一边听自动推荐的歌曲,那天推荐的是Gin Wigmore的单曲《Black Sheep》。

本报记者 郑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