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最好的四首诗(王勃的这首绝唱)

注:本文为林歌原创,抄袭是不对滴

王勃最好的四首诗(王勃的这首绝唱)(1)

雄劲的三秦之地,拱卫着雄伟的长安城,透过那重重风云烟雾,遥望着蜀中五个渡口。

历经沧桑的我们,在宦海中起起伏伏,浩渺不定,此时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

人生于世上,还好有你这个知己,今日暂且别离,纵使他日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心相系,情常在,今生今世,来生来世,永生永世,我们永远是兄弟,兄弟,别哭泣。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堪称唐朝版的《友谊之光》。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这样一个场面:长安城外,一群别离的人群,王勃举着酒杯,周围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潇洒地唱着这首刚刚出炉的诗,一遍又一遍的,酒杯空了,再次斟满。嗓子哑了,告别的歌曲还在一遍又一遍地唱。

——为别离,为相聚,为美好的往昔。

写这首诗的时候,是王勃科考及第的第二年,被授予朝散郎,是朝廷中年纪最轻的官员。他与一位姓杜的县尉交好。历史中没有关于这位姓杜的少府的详细资料。两人同桌而食,同榻而眠。

后来,杜少府收到朝廷调令,要去遥远的蜀州任职了,王勃不舍,和平日里交好的朋友们前去送别。

时值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王勃在城外十里长亭,摆下宴席。古时,交通不便,长安与书中间隔着千里。不仅路途遥远,中间道路非常崎岖。此时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间。

而杜少府一想到即将远离长安城的朋友和亲人,也非常难受,眼角隐隐出现了泪光。

酒宴上的气氛,一时间变得很是低沉。

为了不让气氛过于悲伤,王勃站了起来,端着酒杯,故作潇洒地说道:“各位兄弟,杜兄此次前往蜀州任职,正是施展抱负的好时机。今日,我们不要多愁善感,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大家一起为杜兄他日的万里前程干杯。日后飞黄腾达之日,也好让杜兄照拂一二。”

说着,先干为敬。

大家连连称是。

见大家如此热情,杜少甫连连道谢,跟着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酒席上的气氛跟着活跃起来。

一位友人笑着说,子安,你的诗名遍传长安。今日这样的场合,你为何不写首诗赠与杜少甫呢?正好,帝都的几位佳人都在,正好谱了曲子,吟唱一番。

众人纷纷称是。

王勃笑着说,“送给杜兄的诗,我早已打好腹稿。既然诸位现在问到了,那我就献丑了,麻烦这位佳人帮忙研磨。

长安城里最红的那位歌姬命奴婢将宣纸铺展开,亲自研磨伺候。

王勃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提起狼毫笔,左手挽着衣袖,先是蘸了蘸墨,便开始写了起来。

先完成的,便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

这两句,是一副工整漂亮的对仗,让人眼前一亮。

短短十个字,气势逼人:长安城宏伟的城墙,在三秦平原的拱卫下,巍峨壮观。于城楼上遥望,仿佛可以看见险峻的巴山蜀水。虽然烟雾浩渺,犹如别离的心情。

特别是一个“望”字,拉近了长安与蜀中的距离,提升了诗的意境,也为后面的“天涯若比邻”埋下了伏笔。

在众人的喝彩声中,王勃又写道:“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四句刚写罢,在场的有人便忍不住大声叫好。

这四句立意高远,意气风发,将天下所有离别时的伤感都一洗而空了。

身在官场,如在海上。万里飘蓬,背井离乡,本是平常之事。宽慰中,带着不舍的深情,有伤感,却不悲凉,充满着兄弟之间的关怀。

但笔锋一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却让全诗的意境得到升华。

知人容易知心难,人生难得有知己。只要能心意相通,心灵共鸣,那么天涯海角仍似相聚一方。乐观向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广阔的诗境中不可自拔的时候,王勃又写出了全诗的最后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读着王勃的这首诗,大家都爽朗的笑了起来。

而身旁伺候的各级也早就被这诗境感染,很快铺好了曲子,在筝和琵琶的伴奏下,吟唱起来。

歌声中,杜少府踏上征程,不再伤感,充满着他日再相逢的期待。

后来,王勃的这首诗被公认为是唐代著名的送别诗作之一。

杜少府到了蜀州,有了很大的作为,但留在长安的王勃,官场却渐渐黯淡。

他先是投效在沛王李贤手下,担任修撰之职。

王勃以玩笑的口吻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讨伐英王鸡,以此为沛王鸡助兴。

但是,这篇檄文却传到了唐高宗李治手里。李治看后大怒,认为王勃故意挑逗二王,便命人将他逐出了沛王府。

失势后的王勃,到虢州担任参军。期间,他又藏匿了官奴曹达,后来怕走漏风声,又将曹达杀死,因此犯了死罪。但幸亏遇大赦,死罪改成三年有期徒刑,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

这件事情,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

王福畴从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

出狱之后,怀着羞愧和自责的王勃,南下去探望自己的父亲。

路过洪州时,正逢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并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阎都督与王勃父亲是旧相识,于是也就邀请了王勃陪坐。

席间,阎某为了让自己的女婿出风头,想让他写一篇歌颂滕王阁的赋。他假意请王勃先来,谁知王勃不推辞直接作赋,写下了极富盛名的《滕王阁序》。

后来,王勃来到了父亲王福畴贬谪的地方,见到了生活窘困的父亲,内心凄凉。

不久,他便辞别父亲踏上了归途,在途中溺水而亡。

王勃最好的四首诗(王勃的这首绝唱)(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