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不是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决定经济结构,而是经济结构决定着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列宁把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研究。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1)

黑格尔(左)马克思(右)

如何看待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和民粹派在哲学方法上的首要分歧,就表现在是从客观的经济事实出发还是从人们的主观愿望出发。列宁指出,民粹派把自己关于资本主义的论断建筑在纯粹的虚构上面。他们没有本领解释资本主义,耽于空想而不愿研究和弄清事实。在他们看来,仿佛社会经济制度可以按照某群人物(“知识分子”或“政府”)的意志而建立或消灭。

因此,他们才提出资本主义是否“能够”发展,俄国是否“应当”经历资本主义,村社是否“应该”保存等等问题。和民粹派相反,列宁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考察,所根据的是现代俄国经济现实中的种种事实。他把问题从“可能”和“应当”这种毫无裨益的臆测中移到现实的基础上来,移到研究和解释俄国经济制度怎样形成、为什么正是这样形成而不是那样形成的基础上来。

列宁在揭露民粹派和西斯蒙第的思想渊源的关系时,批判了他们在哲学观点上的唯心主义实质。列宁指出,他们的观点是和幼稚的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唯心主义用人们(特别是执政者)的意见来解释社会制度而不是用社会制度来解释人们的意见”。西斯蒙第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对立起来,认为社会科学要诉诸“良心”。

他责备李嘉图,不是责备李嘉图的分析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的矛盾,而是责备李嘉图的分析是客观的,说李嘉图“把人遗忘了”。在他看来,“政治经济学不是单纯计算的科学,而是道德的科学……只有注意到人们的情感、需要和热望时,它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列宁强调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驳斥民粹派对俄国资本主义演进的态度及其议论时,必须“驳斥他们对社会的(或历史的)唯物主义的不理解”。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2)

关于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西斯蒙第的理解也完全是唯心主义的。他认为,英国的“一切灾难只是产生于它遵循了错误的经济方针”。政府实行了“错误的政策”。“如果政府对致富的欲望加以调节和节制,它就可能成为一个无比仁慈的政府。”民粹派和西斯蒙第完全一样,二者都同样忽略实际的经济发展,而是呼吁政府的干预,“制止”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破坏”。

在“村社”土地所有制同俄国资本主义客观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也暴露了民粹派观点的唯心主义性质。他们顽固地坚持“村社”原则同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相容,把村社土地占有制这种法律制度看成是从根本上决定经济发展的东西。

列宁在阐发这个问题时证明,在资本主义产生的初期可能遇到各种不同形式的土地所有制。但是,这些前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都不会最终阻止资本主义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因为土地所有制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对社会的发展是不能起决定性作用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客观经济的发展。

农业资本主义产生的初期,并不一定必须有一种同它相适应的土地所有制。相反,在它产生的最初一段时间往往会遇到同它自身不相适应的土地制度,只是在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同它相适应的土地制度才会被创造出来。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3)

列宁在1894年所写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书中明确指出,唯物主义的方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只有以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过程作为学说的最高的和唯一的标准,才是合乎科学要求的理论。他要求俄国的先进分子遵循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寻求无产阶级急需解答的问题的答案。

他说:“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只有抛弃幻想,在俄国现实的而不是合乎心愿的发展中,在现实的而不是臆想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去寻找立脚点,才能指望工作获得成效。同时,他们的理论工作的方向应当是具体地研究俄国经济对抗的一切形式,研究它们的联系和一贯发展,凡是这种对抗被政治史、法制特点和传统理论偏见所掩盖的地方,都应把它揭示出来。理论工作应当把我国现实作为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系给以完备的说明,应当指明劳动者在这个体系下遭受剥削和剥夺的必然性,指明经济发展所昭示的摆脱这个制度的出路。”

列宁自己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研究,是贯彻唯物主义方法的典范。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中,列宁利用俄国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有关土地、牲畜、农具、雇佣劳动、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情况的大量资料,全面地说明了改革后俄国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4)

通过对统计资料的分析,列宁得出结论说,现代俄国农民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农民中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结构,表明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与经济竞争,表明生产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被抛入无产阶级队伍并受到商业资本的剥削。租地、买地、改进农业技术等现象都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形态。这说明村社中的经济关系结构不是特殊的结构,而是普通的小资产阶级结构。俄国村社农民不是资本主义的对抗者,而是资本主义最深厚、最牢固的基础。

列宁并没有限于仅仅从理论上指出由于小生产者的分化必然要在俄国农村生长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是进一步利用了俄国地方自治局的大量调查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独立的整理和计算,从而具体详尽地说明了俄国农村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例如,雇佣劳动的使用是农业资本主义形成的证明。

列宁利用地方自治局的材料,说明了农业雇佣工人移入和移出的主要地区及流动的规律。列宁引用统计材料说,在欧俄19个省中的148个县的剩余劳动力中,外出从事农业雇佣劳动者在黑土地带约占26%,非黑土地带约占10%,如按这个比例计算,在整个欧俄地区大约有350万农业雇佣工人,占整个男劳动力的20%。

这些外出做工的农民主要是到富农和地主那里作雇工。这里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到农村无产阶级的形成和俄国农村的第一批企业主。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彼此依赖的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5)

列宁在研究俄国地主经济资本主义化的过程和基本特点时,以地主恩格尔加尔特的实际经营史作为典型,说明了地主经济通过自身内部的改革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必然性。

列宁在论述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间题时,并不仅仅限于运用马克思关于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论,而是以确凿的事实研究了包买主在俄国资本主义工业产生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个体的小手工业者在商业高利贷资本的剥削下如何破产并沦为无产者,而积累在包买主手中的金钱如何变成了资本;包买主是如何逐步奴役大批小手工业者,如何组织起以个体小手工业及家庭手工业为基础的大的资本主义手工业生产,大包买主如何在竞争中提高技术,直至建立起大机器生产,并且最终自己也变成为工业资本家。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6)

在关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的争论中,民粹派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否合理、是否“应该”的主观愿望出发,形形色色地自称是马克思的学生的人,则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出发,拒绝对俄国社会经济的现实关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列宁特别声明,他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论证,“宁肯被人指责为叙述枯燥,也不愿使读者认为我的观点是根据对《资本论》的‘引证’,而不是根据对俄国资料的研究”。

列宁还运用唯物主义的方法揭露了民粹派观点的阶级根源。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人们的理论和观点反映一定社会的物质利益,反映不同阶级的地位和利益。

列宁引用了马克思的如下观点: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思想不能越出小资产者的生活所越不出的界限,因此他们在理论上得出的任务和作出的决定,也就是小资产者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在实际生活上引导他们得出的任务和作出的决定”。

对于俄国民粹派,根据他们把小生产理想化和攻击大资本,不了解小生产和大资本之间的联系,没有看见他们所偏爱的小生产者即农民实际上正在成长为小资产者,所以列宁把他们评定为小资产者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观点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