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头是哪里的方言 张棡日记里的瑞安方言

 饮食起居  【洋油】点灯用煤油,从前靠进口原文:“买洋油一瓶”,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犟头是哪里的方言 张棡日记里的瑞安方言?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犟头是哪里的方言 张棡日记里的瑞安方言

犟头是哪里的方言 张棡日记里的瑞安方言

 饮食起居

  【洋油】点灯用煤油,从前靠进口。原文:“买洋油一瓶。”

  【纸蓬】以稻草为原料制成的粗纸,薄者作手纸,厚者作糕饼、干果类礼品包装用纸。原文:“付买纸蓬钱二百文。”

  【铰剪】剪刀。原文:“清河坊买铰剪大小号廿五把。”

  【头梳】梳子。头梳的“梳”方言白读“丝”。

  【篦箕】密齿梳子,应写作“篦 ”。原文:“至上城大井巷口买黄杨木头梳二个、竹篦箕四个,付钱三百廿一文。”

  【剃头】理发。原文:“唤修发匠振娒剃头。”

  【洋袜】进口或机器织的袜子。原文:“又买洋袜九双,计英洋一元。”

  【手龙】手镯。原文:“至青云街买玉手龙一双,付钱一百文。”

  【罇头】陶质的宽口坛子。原文:“买罇头一个。”

  【风瘅】荨麻疹,又写作风疸。原文:“身有风瘅,颇痒。”

  百态人生

  【老司】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师傅”,用于称呼手艺人、匠人,亦可写作“老师”。原文:“付夏阿松老司打篾工账英洋一元。”

  【做篾】亦称打篾,指制作或修补箩、簟、畚斗等竹器。原文:“付夏阿崧做篾工钱大钱七百文。”

  【打石】将石料加工成各种器具,如捣臼、石磨、猪槽等。原文:“付打石田宏工钱英洋一元。”

  【打铜】指制作或修补铜锅、铜壶、铜火箱等铜质器具。原文:“付宋培荣打铜工钱八百文。”

  【打银】指制作银手镯、银项圈、银酒注等银器。原文:“付宋叶喜打银工钱英洋一元。”

  【竖坟】建坟墓。原文:“晚在五房昆弟处吃竖坟酒。”

  【地理师】风水先生,又称地理先生。原文:“晚复同子枫去蕙仙叔处吃酒,盖请地理师黄阿元先生,故邀……余数人相陪也。”

  【长年】即长工。原文:“付福锦哥长年工钱英洋一元。”

  【趁船】搭乘船只。原文:“至莘塍埠头趁船上城”,“命金水挑行李出东门外趁船”。趁船一词很古老,宋苏轼《至真州再和》之一:“北上难陪骥,东行且趁船。”清李玉《人兽关·雪中遇故》:“趁船到苏州大郡所在,指望骗几文钱钞来糊口。”

  【税】租,雇。《说文》:税,租也。原文:“税莘塍船晋郡(雇莘塍船去温州)”,“税小船一只,土名河鳗溜”,“由永康税轿(雇轿)一把过桃花岭”。至今农村部分老人仍然将“租”或“雇”说成“税”,比如家里摆喜宴,需要租盘碗,仍习惯说成“税盘碗”。

  【兜】又写作“篼”,一种竹制的轿子。原文:“由永康雇兜一乘抬至缙云”,“是日兜抬至石柱街停宿”。

  【归租】收租。原文:“出外归租至午刻始回。”瑞安方言里还有“归账”一词,“归账”即收账。

  【称租】收租谷,也可能是收其他粮食,如“称麦租”。原文:“是日早晨买舟至鲍田称租”,“命大娒买舟到鲍田称麦租”。

  【粜谷】出售稻谷。原文:“开外仓粜谷,约收一百馀元。”

  【着棋】下棋。原文:“午后晴。……同内弟次竹着象棋。晚又同次竹着棋。”

  【打马吊】一种纸牌,玩法类似于麻将。原文:“下午同毛先生、王湘衡、李幼梅诸人打马吊。”

  【掷状元筹】一种以科举等级为内容的赌博或娱乐活动。原文:“灯下同岳母、湘衡、仲明掷状元筹至三鼓后方睡。”

  【麻雀牌】即麻将牌,亦省称“麻雀”。“雀”方言白读“将”或“将儿”。鸟类中的麻雀,方言称“吃谷雀儿”,此处“雀”亦读“将”。原文:“是晚禁赌……当场获住赌具麻雀牌一副。”

  【叉麻雀】打麻将,多见于清末民初文章。“叉”方言白读“差”。原文:“时有刘菊仙中选者……因叉麻雀发财,报捐实缺知县。”

  【乌烟】鸦片。原文:“付载桂乌烟钱大净钱四百卅文。”

  【闹热】即热闹。原文:“盖此为生子而请客……故如此闹热。”

  【求兆】在道观内特设的床上过夜,期盼神仙赐予一个好梦,求得一个好兆头。原文:“至圣井山求兆。”

  【讲灵哥】多写作“讲灵姑”,是一种巫术,女巫假托亡灵附身,与家人对话,诉说自己的痛苦和要求。原文:“是日林宅岳母同前林嫂至塘下问‘灵哥’,盖问亡室苏氏孺人及先母李太宜人二位亡灵之话”,“付讲灵哥钱二百文,买炮上、纸马钱九十四文”。

  【排八字】根据人的生辰八字,推算人的命运好坏。原文:“是日有平阳瞿某来算命。内人因将新产五女求他推排八字”,“付买纸蓬钱一百文,排八字钱七十文”。

  【断价钱】讨价还价。断,方言音同“锻”,砍价之意。原文:“至帽头店断价钱”,“断定房舱洋五元,付定洋一元”。

  【品】调解。原文:“灯下志安兄同光和公、洵庚兄、宋地保来品项阿起与阮阿木争继占屋斗殴事,约品至三更后始有成局。”至今农村部分老人只会说“品”,不会说“调解”。

  【斗】凑集,拼合。原文:“是晚予斗凑成文,勉作二篇,时漏已五鼓矣。”方言中还有斗钞票、斗伍吃、斗盟兄弟等语。

  【相】指地方上读书的或有地位的人。日记多处记录与“章梅士相”“陈福郎相”等人的交往,如:“灯下林振友相来访。”

  【娒】小孩,多用于人名。日记里出现不少诸如“李乃娒”“项二娒”等人名。直至今日,瑞安人名字里有“娒”者仍不少,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前出生的人。《现代汉语词典》将“娒”注音为méi,解释为“人名用字”,不够准确、全面。

  【碎】同“小”,多用于人名。日记中出现不少诸如“周碎节”“木碎宝”等人名。至今在瑞安人名里仍常见到“碎”字。

  【新妇】儿媳。原文:(张棡在杭州给其父写的信)“家中新妇未知定省有违否,祈随时训饬为是。”该词很古老,但方言里仍常用。

  【新人】即新娘。此处“人”方言音“宁”。原文:“散席后约未刻……旋至洞房中看新人。新人盖余之门人林培芝姊也。”

  作者:林祝兴

来源:瑞安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