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金属的知识点总结(你知道怎么判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吗)

元素周期律同学们都学习过了,其中有一些元素规律需要我们记忆,今天给同学们总结一些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与记忆,想看更多的干货就关注高中化学吧!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高考化学金属的知识点总结(你知道怎么判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吗)(1)

二、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 性逐渐减弱。

2、 从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难易上比较

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越容易,则非金属性越强。如:F2与H2可爆炸式的反应,Cl2与H2点燃或光照即可剧烈反应,Br2与H2需在200℃时才缓慢进行,而I2与H2的反应需在更高温度下才能缓慢进行且生成的HI很不稳定,同时发生分解,故非金属性F>Cl>Br>I。

3、 从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上进行判断

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如:H2S在较高温度时即可分解,而H2O在通电情况下才发生分解,所以非金属性O>S。

4、 从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F除外,因F无正价)

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例如:原硅酸(H4SiO4)它难溶于水,是一种很弱的酸,磷酸(H3PO4)则是中强酸,硫酸(H2SO4)是强酸,而高氯酸(HClO4)酸性比硫酸还要强,则非金属性Si<P<S<Cl。

5、 通过非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判断

若非金属X能把非金属Y从它的盐溶液或气态氢化物中置换出来,则非金属性X>Y如已知:2H2S O2 === 2S↓ 2H2O,则非金属性O>S;另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也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6、 从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

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其非金属性越弱,即“易失难得”,指阴离子越易失电子,则对应原子越难得电子。

7、 从对同一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判断

如Fe和Cl反应比Fe和S反应容易,且产物一个为Fe3 ,一个为Fe2 ,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

8、 根据两种元素对应单质化合时电子的转移或化合价判断

一般来说,当两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得到电子而显负价的元素原子的电子能力强于失电子而显正价的元素原子。如:

S O2 = SO2,则非金属性O>S。

9、 从等物质的量的非金属原子得到相同数目电子时放出能量的多少判断

非金属性强时,放出能量多,非金属性弱时,放出能量少。

[例如]:X、Y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后都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X放出的能量大于Y。那么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原子序数 X > Y B. 还原性 X- < Y-

C. 氧化性 X > Y D. 水溶液酸性 HX > HY

[解析]:非金属元素原子获得相同数目电子放出能量越多,生成的阴离子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由此可知,X的非金属性比Y强,其还原性Y->X-,原子序数Y>X,气态氢化物的溶液酸性HY>HX,故答案为A 。

综上所述可知,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得失电子能力以及对应单质或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可相互推导;这部分内容也是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整合与提高,一定要详细分析,理解记忆,才能拨开解题时的种种迷雾,得出正确答案。

今天的内容就先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考生。更多学习方法、学习资料、学业测评、志愿填报等内容,可关注:陕西志愿一点通。

(来源: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或出版商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