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规则有哪些(规模达到1.98万亿元)

“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了1.9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5%”9月2日,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举办的“跨境电商论坛”上,中国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二级巡视员朱炼指出,跨境电商进出口成为助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动能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包括小笨鸟、京东国际、店匠科技等在内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需求增长放缓、物流时效下降、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增加等因素,与跨境电商这类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存在不适应,跨境电商企业产业链亟须提质增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跨境电商新规则有哪些?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跨境电商新规则有哪些(规模达到1.98万亿元)

跨境电商新规则有哪些

“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了1.9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5%。”9月2日,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举办的“跨境电商论坛”上,中国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二级巡视员朱炼指出,跨境电商进出口成为助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动能。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包括小笨鸟、京东国际、店匠科技等在内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需求增长放缓、物流时效下降、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增加等因素,与跨境电商这类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存在不适应,跨境电商企业产业链亟须提质增效。

跨境电商狂奔

2022年1-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5年增长10倍,海外仓从无到有,快速发展,数量已超2400个,面积超2500万平方米,其中跨境电商海外仓超1500个,面积约1900万平方米。

作为国内首个全面专注于大进口业务的消费平台,京东国际自2015年4月创立以来,发展速度迅猛,目前京东拥有海外仓超过110个,运营国际线路超过900条,覆盖224个国家和地区。就在不久前的2022年8月31日,江苏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航空”)正式获得民航局颁发的CCAR-121部《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证》,将依托京东国际业务,以东南亚、日韩等国际航线起步,逐步拓展欧美远程航线,至2025年底辐射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日韩等主要国际航空货运市场。

同样来自北京的小笨鸟跨境电商平台,在已有跨境电商服务以及跨境电商平台基础上,通过整合跨境供应链服务企业及服务资源为国内出口企业提供端到端的整体服务,并在美国、欧洲、中东建立了海外分支机构和海外仓,形成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数字化跨境贸易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

深圳的店匠科技通过一站式SaaS建站解决方案,让出海商家只需简单、快捷的无代码或低代码,实现5分钟搭建独立站。成立四年多来,店匠科技已为全球100个国家地区、36万余家商户提供建站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拼多多和阿里两大电商巨头也在加紧布局跨境电商,进军海外市场。2022年9月1日,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ume在海外上线,该网站销售商品品类包括服装、饰品以及厨房、婴儿和宠物用品等;前不久阿里旗下天猫、淘宝刚刚推出“跨境供货平台”,两个平台上的卖家可以“一键签约”,既可为Lazada、速卖通为东南亚、韩国市场开辟的“淘宝精选”频道供货,销售给该市场6.6亿消费者,也可以为平台上的卖家供货。

跨境电商行业持续高涨,也受到资本的青睐。《2022年(上)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1-6月,跨境电商融资事件数共24起,融资总金额超过28.1亿元,相比其他行业,跨境电商行业处于非常火热的融资环境。

政府大力扶持

跨境电商狂奔,政府的引导和助攻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国内,规范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2018年4月,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规范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企业登记管理》,从管理登记方面进一步规范对海外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工作;同年11月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货物税收政策的通知》从税收方面完善对跨境电商等监管;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对外公布,其中提出要在全国适用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监管模式,便利跨境电商进出口退换货管理,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在国际,政府也为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朱炼表示,“跨境电商国际合作成果丰硕,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3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电子商务的合作文件,建立了多边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我国与伙伴国共同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从加强政策沟通、规划对接和经验分享等方面进一步夯实了合作基础,拓宽了合作渠道”。

京东国际招商总经理刘英祺对跨境电商的前景充满信心,“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逐年扩大,2019年交易规模超过10万亿元,逐年递增进入稳定发展期。跨境电商B2C模式市场交易规模逐年递增,增速较高。2021中国海淘用户规模预计达2.35亿人,市场潜力巨大,用户需求不断增多”。

亟须提质增效

相关数据显示,2035年跨境电商成交额将超过国际贸易总额的50%,跨境电商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部分。跨境电商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需求增长放缓、物流时效下降、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增加等因素,企业亟须提质增效。

新蛋集团中国区常务副总裁陈刚表示,“现阶段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参与者依然以中小企业为主,包含B2B和B2C在内,从业经历在3年以下的SMB企业超过60%。在国际贸易中,跨境电商从业者相对还不太成熟,因此,中国的跨境电商从业者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从根源塑造就要做到更多的关注本土化运营和全渠道布局”。

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SaaS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受行业透明度低、信息不对称等影响,跨境电商供应链SaaS整体发展较缓慢,整体处于市场教育阶段,竞争格局尚不明朗。对跨境支付管理厂商来说,依靠资金和信息安全以及业务合规性建立起的长期信任关系是主要竞争力;对仓储物流管理厂商来说,服务商伙伴的底层运力和全球网络是赢得大客户青睐的重要因素;对采购寻源管理厂商来说,构建供应商的关系网络是主要竞争力。

“面对未来十年国际贸易的50%份额均需要通过跨境电商通路来实现,面对未来全球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市场,我们中国企业要尽快做好内外兼修的功课,要尽快赢得海外市场消费者、合作伙伴的认可。”陈刚认为,“跨境电商的红利是由成产成本红利、技术工程师红利、产品设计师红利、专业运营红利、品牌溢价红利几个方面红利构成,企业通过数字化贸易转型实现利润最大获取。因此与传统外贸工厂相比,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进而当家作主。”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的到来,国内消费者对海外优质商品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加,是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来源;同时,跨境电商以其灵活、快速等优势,能够不断服务全球细分市场和细分需求。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李鸣涛表示,“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助力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有助于企业竞争及全球服务能力提升”。

北京商报记者 孔文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