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因为是单亲妈妈而失去光明(直面阴霾37岁单亲妈妈)

2020年3月3日,是我37岁的生日,起床后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妈妈,生日快乐!”女儿是唯一给我送祝福和礼物的人。

这大半年时间,完全封闭自我,将前半生浓缩成一本书,锁进柜子里,余生,我将倾尽全力,成为自己的太阳,照亮我和女儿追求梦想的方向。

没有因为是单亲妈妈而失去光明(直面阴霾37岁单亲妈妈)(1)

01

2019,是我的本命年,就像逃不过的宿命,原本顺利的职场也突然使出绊脚石,我疲于应付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选择裸辞。后来受朋友委托,帮忙做了一个小项目,对方说资金紧张,酬劳换成了代金券。

有猎头联系,也有同行推荐,薪水都不错,准备回复时,孩子却突然反复持续地高烧,我整夜整夜地为孩子做物理降温,头昏脑涨,鬼使神差拒绝了几份工作。

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母亲安慰我说,总会遇到合适的,就当做是给自己放个假吧。

作为一个单亲妈妈,上有老母亲要养,下有小孩要读书,还有房贷,无薪休假超过半个月,免不了就要开始焦虑。

为了对抗空档期的焦虑,除了每天读书练字,我还反复读孟子的名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看励志电影,读名人传记,我始终坚信,当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假如门窗都关上了,一定会掀开整个屋顶,给你插上翅膀尽情地去飞翔。

没有因为是单亲妈妈而失去光明(直面阴霾37岁单亲妈妈)(2)

身处低谷时,在焦虑和烦闷中,只能不断地自我激励,我常常起床后就待在书房,复盘这十多年的工作,尽管有近十年行政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工作经历,可我发现我并未真正爱上这份工作。

从老板和员工,事无巨细都与我有关,甚至连员工之间的私人矛盾也需要我去调解,从服务员到各部门总监,常常会有各种工作和私人的事情找我咨询,快乐的悲伤的都找我分享。

我曾为自己受到他们的信任而感动,也曾为自己在工作中的快速晋升有过成就感,可我最期盼却是独居一隅,烹茶焚香读书作画。内心里清高孤傲的自己,却不得不在喧嚣的人群中担任领导者或者管理者的角色,有时更像是一个大管家,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得收拾得恰到好处。

终究还是厌倦了,从27岁做人力资源总监,到36岁离职,整整十年,在职业生涯中最好的时机里,看见了自己人生的终点,无非是总经理,一天24个小时待在公司。

职场女强人是没有爱情的,即使有婚姻,那也是残缺的,看到太多的女高管孤单的身影在璀璨的灯光下喝着咖啡,那氤氲中的香气是内心孤独时唯一的安慰。

那些赞誉会让自己产生幻觉,以为全世界都在围绕着自己转,其实那不过是个小地方,真诚的或虚伪的恭维就像漫天绽放的烟花,炫目而短暂。

36岁,看透了职场的虚伪,也听到了数以万计的幸福或不幸福的故事,脑里心里塞得满满的,让人有点喘不过气。即便现在想来,依然觉得当初辞职是正确的选择,我需要时间放空胸中的戾气,需要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绪。

没有因为是单亲妈妈而失去光明(直面阴霾37岁单亲妈妈)(3)

02

经过了两周的复盘和考虑之后,2019年6月,我重新拿起课本,开始备战考研,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或者说是为后半生选择一条更合适更快乐的路。

莫言曾写过这样的句子:“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我并没有什么野心,人生已过半,我不过是希望在财务上能有一些自由,在孩子的教育上不会因为钱而留下遗憾。作为一名简约主义者,我的生活极为简单,对物质的要求不高,所以即使是一名完全靠自己的单亲妈妈,也能让孩子生活得不算差。

心理学家基思·佩恩说:“贫穷所带来的真正害处是一种主观上贫穷感。”

我从小就吃过贫穷的苦,那种自卑感贯穿了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直到大学毕业工作以后,才渐渐自信起来。我不希望女儿有我那样的经历,所以我努力工作挣钱,至少不会让她觉得自己的家庭比一般的同学要差。

也正是因为太努力,活得太匆忙,在不断前行的路上,渐渐忘了曾经的梦想,忘了初心,才会开始恐慌,走得太远,以至于看不清来时的方向。

选择在36岁这年停下脚步,我听到了太多反对的声音,同事说我现在已经够好了,何必要那么辛苦折腾自己。亲友说,在最好挣钱的年龄辞职,这么大年纪还读书,浪费时间浪费钱。

樊登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说:“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强调:“读书是大众反脆弱的方式。”

我没有太多解释,而是关闭通讯设备,拒绝外出约会和应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虽然即将到不惑之年,我依然有太多的困惑,而人生中所有的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比起从他人口中得到安慰和鼓励,我更愿意相信利用书本的力量才是对抗焦虑和脆弱的最好方式。

没有因为是单亲妈妈而失去光明(直面阴霾37岁单亲妈妈)(4)

我曾以为我会在人力资源管理这条职业发展道路上一直走下去,退休了还可以去学校给学这个专业的学生们上课。离职不在我的职业规划范围内,可这一切确实发生了,并且我也为自己冲动的决定焦虑过。唯有积极地面对,才是最好的选择。

斯宾塞·约翰逊在他的著作《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写道:“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个人的愿望发展。改变随时有可能降临,但积极地面对改变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生是自己的,无论你做得好与坏,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在你的耳边,但决定权在自己手里。

我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报了培训班,严格按照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进行有步骤地复习。早上5点起床跑步,中午休息半小时,晚上12点睡觉,有时连梦里都在背单词。

尽管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但焦虑依然存在,想到如果考不上,半年时间损失了工作收入,职场空档太久对找工作不利。焦虑自然不能带来正面的影响,我只能不断地自我安慰和自我激励。

没有因为是单亲妈妈而失去光明(直面阴霾37岁单亲妈妈)(5)

03

直到11月26日,6个多月的严格自律让我在模考中增加了不少自信时,家里的一个电话如晴天霹雳,瞬间击垮了我所有的心理防线,父亲出车祸当场去世。

现在敲下这些文字,我依然心如刀割,忍不住泪如雨下。那天匆匆忙忙把孩子从学校接出来,5个多小时车程,一路流着眼泪不敢哭。

上次回老家见父亲是去年暑假,为了安心备考,待了几天后就返回自己家中,后来只有电话和视频联系。我曾对父亲说,报考有几百万人,录取率只有20%,压力好大。父亲却说,20%很高了,你可以考上没有问题的。而父亲,还未等我考试,就离开了。

回到家,看到他躺在冰棺里,任我怎么呼喊,他都没有任何回应,我哭到几乎昏厥过去,老家的冬天很冷,我穿着一件衬衣,跪在父亲面前不愿意离去。

我曾质问苍天,为什么我的本命年让父亲去受苦,如果能用我的命换回父亲的命,我也愿意,他这一辈子过得太苦,好不容易儿女长大成人,生活条件好了,他还没来不及好好享受生活,上天就残忍地带走了他。

在老家10天,每天以泪洗脸,看着寝食不安的母亲,我知道我不能被悲伤击垮,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也是唯一爱我的男人走了,我再也没了依靠,还要成为母亲和孩子的依靠。

安葬父亲之后,我带着孩子返回广东,母亲留在了老家,舅舅姨姨们每天陪她聊聊天会让她心情好一点。她后悔这几年过来帮我带孩子,陪伴父亲的时间太少,舅舅也不让母亲再过来了。

没有因为是单亲妈妈而失去光明(直面阴霾37岁单亲妈妈)(6)

每天接送孩子,做家务,书房里摆着父亲的照片,孩子在时尽量忍着,一个人在家却怎么都控制不住眼泪,夜深人静,孩子睡着了,我整夜整夜地哭,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不知道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甚至在想,父亲究竟去了哪里,会不会像《摆渡人》那样要穿过荒原,他有没有遇见一个善良的摆渡人,他有没有力气对抗那些黑暗中的恶魔,他有没有到达那个没有痛苦的平静乐园,我们有来世吗,来世会不会再相见?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振作起来,年幼的孩子可怜巴巴地看着我,她说,妈妈,你别再伤心了,你还有我。爷爷(外公)是变成了天上的一朵云,他在天上看着我们,我们要开心啊,我们开心了,爷爷也会开心的。

如果不是因为有孩子,我真希望能尽快结束生命,结束所有的痛苦和悲伤,我也不期望有来生,如果一定要有来生,我选择做一粒没有思想的尘埃,也不要在俗世中漂浮,而是深埋在地下,用昏睡的姿态完成宿命的轮回。

可是孩子,她已经来到了我的生命里,她那么信任我、依赖我,她甚至没有选择,无论我是怎样的人,无论我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她都只能跟着我,陪我哭陪我笑,毫无办法,我又怎能忍心用自己的痛苦抹去本该属于她的天真浪漫呢。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在《存在与时间》中说过:“人无法避免死亡,但我们可以给生命做倒计时,用向死而生的心境度过每一天,不留遗憾。”

“子欲养而亲不待”已足以令我愧疚一生,我不能在孩子身上再留遗憾。总有一天我也会离去,但生而为人,我要尽职尽责地过完这一生。

曾经有一位交警说:“大家都是负重前行,发泄完了,就擦干眼泪,重新去生活。”

当我再次拿起笔,距离全国联考只剩下一周时间。考场在深圳,我提前预定了酒店。考前一天是周五,我委托女儿同学的妈妈接孩子放学,在她家吃晚饭并送孩子去少年宫上舞蹈课,然后让姐姐下课后去接她回家。

没有因为是单亲妈妈而失去光明(直面阴霾37岁单亲妈妈)(7)

我提前去深圳看考场,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一直在看复习资料,吃饭时也在看,走路时听英语,希望尽可能地利用到每分每秒。

上午考综合时,两个女老师一直在讲台上低声交谈,而我做第一排,偏偏逻辑很难,听到叽叽喳喳的声音更是心烦意乱,好在1小时后安静了下来,勉强全部做完试卷。后来听说很多人都没有做完,数学和逻辑有一半是猜的。

下午考英语,可能太紧张,中午躺在床上根本就没有睡着,提前到考场闭目休息十分钟,英语还算顺利。考完后校门口有培训机构发参考答案,我匆匆忙忙赶地铁,在地铁上对完答案,松了一口气。在高铁上又对了一次,不敢相信自己的数学居然出乎意料地好。

出了高铁站才知道公交站台都变了,看来我真的很久没有出门了。叫不到车,只能走路到下一个站台,边走边给母亲打电话,跟她说除非填错答题卡,否则八九不离十。她也很开心,说付出那么多,应该要考上才行。

04

接下来便是找工作,临近春节,机会不多,抱着佛性心态等待,在家里看看电影看看书,时间过得飞快。

紧接着,疫情就来了,工作成了泡影。我有时候想,2019年都过去了,本命年的厄运也该结束了,可为什么不顺心的事还揪着我不放?

没有因为是单亲妈妈而失去光明(直面阴霾37岁单亲妈妈)(8)

其实,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厄运,有多少人在这次疫情中失去了生命,有多少企业不能开工几近破产,还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失业了找不到工作?太多了!

哪有事事如意的人生,电视剧情总是跌宕起伏,而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苦难和幸福常伴左右呢?

傅雷在《幸福之路》的译者序言中写道“人生的暴风雨和自然界一样多,来时也一样突兀;有时内心的阴霾和雷电,比外界的更可怕更致命。所以我们多一个向导,便多一重盔甲,多一重保障。”

同样的疫情,有人乐观,有人悲观,这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态度,悲观的多半是内心阴郁、不快乐的人。我并不总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这一路走来,接受的打击远不止是失业和失去至亲的痛。每一次困难来临时,也都是不打招呼突如其来,我也是一个人孤单面对,不都过来了吗?

傅雷所写的“向导”和“盔甲”便是《幸福之路》里所写的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人。

罗素在《幸福之路》书中写道:“我惯于对自己的罪过,愚妄和失败,作种种冥想。慢慢地,我学会了对自己和自己的缺陷不再介介于怀;而对外界的事物,却一天天地集中我的注意:譬如世界现状,知识的各部门以及我抱有好感的个人等。”

不沉溺在自我的世界里,放眼全宇宙,才会发现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在世界性灾难面前,暂时的失业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还有健康的身体和上进好学之精神,又会有什么荆棘能成为我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呢?

自我拯救才是唯一的出路,2月,我参加了“今日头条写作训练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收益有了明显增多。今天还收到朋友的工作邀约,更是意外的惊喜。

经历了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勇敢地面对困难,接受现实,风雨过后,乌云消散,终会见到彩虹。

我坚信,我有能力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

THE END

作者简介:潇湘薇子,简约主义者,热爱诗词文字的写作者,若我的文字偶尔能给你带去一丝慰藉,便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