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公司排名(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

全球制造业公司排名(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1)

前言: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类的技术、思维、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也推动了全球制造业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和发展格局的变化。总体而言,未来全球制造业发展主要表现出“一律六化”的新发展规律和新趋势,即全球制造业呈现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新规律和“标准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等六个发展新趋势。制造业各种发展规律与趋势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未来,我国只有抓住新工业革命时代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才能有效应对国内外挑战,应用新兴技术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

产业转移规律

近年来,随着我国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要素供给面临着越来越明显的约束,部分跨国企业将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工序从我国转移出去,大多转向印度、越南等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当前,全球正面临第四次产业迁移,即我国低端制造正在发生“内移”和“外迁”,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正加速向中高端迈进。中低端产业外迁,一方面促进本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对迁出产业的上游设备制造业起到提振作用。在中低端产业有序外迁的同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已较为充分,计算机通信、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运输设备、仪表仪器、汽车制造等八大领域成为我国“先进制造”的发展方向。

标准化趋势

当前,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方式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技术专利和标准控制正在成为重要的国际竞争工具。发达国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标准尤其是关于安全、健康和环保等方面的标准,代表着掌控科技、掌控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来自德国和美国的8家汽车厂商(奥迪、宝马、克莱斯勒、戴姆勒、福特、通用、保时捷和大众)宣布未来将采用统一的充电接口标准,新标准将在欧洲和美国范围内使用。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也已规定,从2017年开始,所有在欧洲销售的新电动汽车都将采用这个新接口标准。德美八大汽车企业联盟制定充电标准的目的都不仅仅是将眼睛盯在自己本土市场范围之内,更主要的是希望以联合的力量 量将标准推向全球市场,从而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中占据领先优势,获得未来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和控制力。

智能化趋势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线,也是新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并不断融合应用于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给传统制造业带来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影响,加快了制造业智能化进程。

制造业的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整个产业链环节都 趋向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使得智能制造成为新工业革命的主攻方向。近年来,德国、日本、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都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新一轮发展的主攻方向,纷纷加大对智能化改造和先进机器人研发的投入力度,传统制造加速向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转变,试图重塑本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德国“工业 4.0”、美国“工业互联网”和《振兴美国先进制造业战略》我国的“制造强国”、英国的《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等,都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的重大国家战略。智能制造毫无疑问将成为未来制造业新的发展趋势。

服务化趋势

纵观全球发展动态,全球经济正在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在“两化”融合的趋势下,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制造业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和需求;服务业是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服务业的发展制约着制造业的发展。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正在进行深度融合,全球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日益显著,制造业服务化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攀升全球价值链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重塑着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当前,众多知名跨国公司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 技术的强力支持下,变革生产制造模式,主营业务已经实现了由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正在走向“产品 服务” 模式,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和服务商转变。制造企业 由以生产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由供给实物制成品逐渐转变为供给无形服务产品。展望未来,制造业服务化已是大势所趋。

高端化趋势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提振经济,很多工业强国都选择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以寻找重获制造业优势的发展路径,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振兴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突破口。

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装备制造业强国无不遵循控制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设计和制造的理念,推进行业整体素质提高,重视用高新技术优化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重视发展高端制造 保持产业优势。为此,发达国家相继提出高端制造业发展战 略,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战略,还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升级版,都将涉及国家安全和高端的战略性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基础,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互联网)和网络空间虚拟技术(物联网)相结合,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生产,并以生产的高度数字化、网络化及机器自组织为典型特征。发展高端制造业,不仅是欧美发达国家走出危机、重新启动经济的理性选择,也是新技术革命潮流下的必然选择,已成大势所趋。

绿色化趋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使得高能耗、低效率、低创新、低获利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随着制造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实现资源能源的高 效果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提出绿色化转型战略和理念,绿色制造等清洁生产过程日益普及,节能环保、新能源、再制造等产业快速发展,并成为发达国家重塑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欧美的“绿色供应链”“低碳革命” 日本的“零排放”等新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理念不断兴起,节能环保产业、再制造产业等产业链不断完善,“绿色制造”、“增材制造”、“零排放制造”等日益普及,进一步丰富了制造业绿色化的内涵和方式。制造业绿色化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国际化趋势

制造业国际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产业发展趋势。全球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要素的全球流动和国际分工体系的变化推动了制造业企业开始在全球布局,启动了制造业国际化进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 的推进,资源配置全球化已成为制造业培育竞争优势的新途径。世界制造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已经突破了车间一企业一社会一国家的界线,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优化配置,追求盈利机会。世界制造业价值链已经开始分解,技术和营销已经分别成了一个独立的商品形态。制造业企业主动缩短产业链,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企业的变化 革趋势。当前,制造业国际化与区域化保持同步发展趋势,制造业的资源配置由一国范围扩大到世界范围,制造业正向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融资全球化、服务全球化和研发全球化方向发展。尽管目前“逆全球化”的思潮涌起,但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国际化的趋势将不可逆转。 ■

来源:中国制造业金融研究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