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红尘怎么看破红尘(何为七情六欲何为红尘)

人们常说一句话,叫“人有七情六欲”。七情六欲,生来就有,只要人活着就会有,除非人的肉体死了!康德对此的理解是:人之所以不得彻底自由,就在于人的肉体与灵魂之矛盾。纯粹的灵魂掌握者,估计只有神学家或灵修者那里能得到。

哲学诗画的理解是,就是肉体阻碍了灵魂的升华,但同时也是灵魂的支撑,因为如果没有肉体,还谈何灵魂呢?

今天咱们不聊肉体与灵魂的关系,咱们来聊下人的欲望,即七情六欲。七情六欲都包括哪些情感或欲望呢?

不入红尘怎么看破红尘(何为七情六欲何为红尘)(1)

1,何为七情?

所谓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种感情。

《礼记》对七情的定义:喜、怒、哀、惧、爱、恶、欲。

佛教中的定义:喜、怒、忧、惧、爱、憎、欲。除此外,佛教还定义有: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等欲望!。

医学上的定义:喜、怒、哀、乐、爱、恶、欲。

《吕氏春秋》的定义: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按照现代科学的说法,人有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性欲等众多欲望。

2,何为六欲?

《礼记》里说,欲望是“弗学而能”。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用学就会,是人的本能。

“六欲”的说法,最初是来自《吕氏春秋》。其中说:“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这话的意思就是.“全生”的人,“六欲”都是得到了适当的满足的。所谓“全生”,是人修养身心的最高境界。这里古人没有指出“六欲”都包括什么,后来有人注释说,是“生、死、耳、目、口、鼻”,就是泛指人的各种欲望。

不入红尘怎么看破红尘(何为七情六欲何为红尘)(2)

如何正确对待欲望?

人只要活着,就会有欲望。七情六欲,都因本性而生,本性最难控制,所以纵欲和禁欲都是不可取的,正视自己的欲望,顺心意而不放纵,方为正念。

3,红尘究竟指什么?

人们常说“看破红尘”“尘世”“红尘往事”,那么这“红尘”是什么意思呢?

“红尘”有两个含义。一个意思是指闹市街衢的飞尘,形容都市的繁华。如汉代文学家、史学家班固作的《西都赋》中有这样的句子:“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意思是飞尘大到这般地步:沸沸扬扬,充满了城池,连平民的宅子,也被笼罩着,尘埃四起,都可与天空的云相连接了。古时,人们把繁华热闹的地方也比喻为“红尘”。南朝诗人徐陵的《洛阳道》中有“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就是这个意思。春华时节,盛况空前,令人神往。这个是指字面意思。

“红尘”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指人世间,也就是我们所处的俗世。这是佛家语。名著《红楼梦》第一回,在释题中说:“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意思是说,那块石头,无才补天,便被“大士”、“真人”带到世间来了。后来,用“红尘”指代世间之事,人间之事。

不入红尘怎么看破红尘(何为七情六欲何为红尘)(3)

有人说“看破红尘”,也就是说,把人世的事看透了、看明白了。在旧社会,有许多“看破红尘”的人,感到世间狰狞、前途无望,于是,削发为僧,以此来逃避现实。现如今,仍有一些“看破红尘”的人,或者因心灵上受到过创伤,或者因事业上遇到了逆境,于是消极悲观,甚至自暴自弃。这种“看破红尘”是消极人生观的反映。至于这种人生观的好坏,可取不可取,这得看我们每个人对各自人生的理解了。有人觉得人生苦,想找个安静地方,独处静心,这没什么不对;有人在人间活得很滋润,很潇洒,觉得没必要看破红尘,那也更好。更有人在闹市中求得一方天地,清心寡欲,自在修心,做了一个都市里的和尚,这也未尝不可。总之,一切都取决于你与世界的联通,取决于你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结语——

人最难的是看破自己,与自己和解。如果把这个敌人给降伏了,那也算活明白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