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康熙、雍正和乾隆祖孙三代,共同开创了康乾盛世。到乾隆时期,天山南北被统一,万里江山纳入国家版图,再加上先辈遗留下来的丰厚财富,使国库异常充盈,清朝在乾隆即位之后,走向了顶峰。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天之骄子,乾隆自小受到康熙皇帝的喜爱,被养在宫中,接受祖父的亲自教导。他在康熙面前颇有地位,连带着其父雍正,也在争储过程中,具有一定优势。

康熙帝一生育有35个儿子,其中九子,都参与过夺嫡的残酷斗争。雍正在一众皇子中排行第四,既不是嫡,也不算长,他能被康熙认定为继承人,在九子夺嫡中胜出,和儿子乾隆脱不开干系。

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1)

或许是“礼尚往来”,等到雍正荣登大宝之后,十三岁的乾隆,就被秘密立为了储君。为了把他培养成合格的继承人,雍正帝选派多个文臣武官,教他诗书礼乐,骑射武功。

1735年,雍正去世,乾隆自然而然继承皇位。在执政的中前期,他大展政治才能,积极缓解朝廷局势,讨伐安定边疆战乱。

在政事方面,乾隆颇有建树,有康熙帝和雍正帝先打下的根基,他不需要一直殚精竭虑,思考如何坐稳皇帝的位置,也不用为国家实力发愁。正是这样,他才有闲心作出四万多首诗歌,还在臣子和妃嫔的前呼后拥之下,六下江南。

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2)

即使到了晚年,乾隆喜怒无常,刚愎自用,奢侈挥霍,宠信贪官,他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长寿,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在龙椅上坐了60年,他才禅位给永琰,然后以太上皇的身份训政3年。

乾隆一生的功与过,暂且不提。仅从皇帝这个身份来看,他的一天,过得就并不轻松,经过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这天,就能窥见一二。

没有例外的话,每天早上4点,乾隆就要在“养心殿请驾,更衣”。只要寝殿一有烛光亮起,就有当值宫女太监进进出出,服侍他换上皇帝专属的龙袍。在宫女叠被子的同时,他被太监服侍着洗脸梳头,编发剃须,直到一身清爽,才走出宫殿。

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3)

然后,乾隆会去到坤宁宫,也就是皇后的寝宫,行朝祭之事。早在皇帝到来之前,皇后就会早早梳洗打扮,命令宫人准备好朝祭的相关事宜,等他在场,再进行奏乐、杀猪、下锅、分食等仪式流程。

当然,也不是每次朝祭,乾隆都要亲自参加,只有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以及遇到大祭的日子,才需要帝后一同祭神,其他时候,还是要看皇帝是否有空。

朝祭的时间也相当固定,基本上流程走完,就到了早上5点,这时,就到了乾隆的早膳时间。按照个人习惯,他会先到冬暖阁或者西苑,喝一碗冰糖炖燕窝开开胃,等待御膳房呈上早膳。

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4)

一国君主的膳食,自然不简单,单论菜品,就有成百上千种,而每天摆在乾隆餐桌上的,基本上就是十多个菜。这么多菜,皇帝也不是能随便吃的,为了防止喜好被旁人看出,保证菜品和自身安全,每道菜,他最多只能夹两次。

吃完一顿饭,时间不到7点,乾隆还没有到“上班”的时候,但他有其他事要做。如同学生正式上课之前要上早自习一样,皇帝召见大臣,批改奏折前,也要读《圣训》。从“圣训”两个字,就突出了这本读物的不普通。

它是先皇告诫臣下所用的诏令和言语,新皇登基后,为了继承与发展先祖的治国方针,学习治国经验,往往会命人编撰成册,供自己研读。乾隆所读的,正是雍正留下的“皇帝圣训”。

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5)

等乾隆翻过几页书,领悟一会祖先的智慧,时间才到早上7点。在建福宫略微休息下,他时常会散步去成婚之后,当“和硕宝亲王”时期住过的重华宫,缅怀旧人旧物。

乾隆与富察皇后成婚之初,在重华宫度过了一段相当甜蜜的日子。1748年,富察氏崩后,这位儒雅风流、多情多义的皇上,特地按照原有的房间布局,令人在重华宫摆放上青少年时代所用旧物,以此怀念美好过往。

偶尔有了雅兴,乾隆也会在重华宫举办茶宴,邀请一些近臣吟诗作对,谈笑风生。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不可能把一天时间,全用在诗词歌赋上,再怎么有兴致,到早上10点,“场子”都要解散,皇上要去到勤政亲贤殿批阅奏折。

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6)

从此刻开始,乾隆就进入了工作时间。作为最高决策者,每天都有些政务国事,被大臣以奏折的形式呈送上来,需要及时批复。

对于一般奏折,皇帝只用朱笔,写上“欣悦览”等字,表示已阅就可以了。至于部分重要的,写了难以裁决之事的奏折,乾隆就会找来相应的大臣,了解情况后再下定论。

批阅奏折相当考验体力与脑力,直到下午1点,乾隆才差不多把当天的奏折处理完。连续工作3个小时,他依旧不能休息,接下来的1个小时,皇帝还要接见大臣,面谈部分国家大事。

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7)

还好,议事的时间,大概只有1小时,到下午2点,乾隆就可以用晚膳了。清朝先祖本是关外的游牧民族,没有一日三餐的习惯和条件,几代传下来,连皇宫也保留了一日两餐的习惯。至于皇帝是否吃得饱,这不成问题,如果觉得饿了,下午还吃一顿点心或者水果。

下午3点,乾隆还是照常开始“工作”,阅读下边所呈,各部院、督抚、提镇的奏章。此外,他还会接见富察皇后亲弟,清朝中期重臣傅恒。

跟小舅子交谈完毕,时间已经不早了,如果是在冬天,整个紫禁城内,都已经点上灯笼。乾隆也在这个时候,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发展着自己的爱好。

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8)

他对古玩的喜爱,已经算是如痴如醉了,与其说是收藏古董,用“玩玩具”来形容,仿佛更加合适。在自己所拥有的古玩上,乾隆一直有个令后人诟病的习惯,他喜欢在上面刻字、敲章甚至题字。

位于养心殿西暖阁的三希堂,就是他欣赏书画珍品,把古玩文物打上“标记”的场所。在里面,乾隆每天可以呆至少2个小时,鉴赏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贴》等字画珍品,再练习练习自己的书法。

就连三希堂的匾额,都是乾隆亲笔书写。要不是身为皇帝,不能太过任性,说不定他能够在那个面积不足5平方米的书房,呆整整一个晚上。

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9)

晚上7点,乾隆必须回到养心殿的寝宫,要么用些夜宵,要么就处理太监送来的奏折。等沐浴焚香、诵经念佛完毕,就到了皇帝就寝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宠幸妃子。

每到这时,就会有专门掌管敬事房的太监,端着盛满后宫妃嫔绿头牌的盘子,请乾隆翻牌子,决定晚上需要侍寝的妃子。跟萤幕上那些荒淫无道的昏君不同,真正的皇帝,并不是“酒足饭饱思淫欲”。

不说前朝后宫息息相关,宠幸后妃暗含朝政风向。就说皇帝本身,也不能想宠谁就宠谁,喜欢哪个妃子,就一直翻她的绿头牌。帝王的子嗣问题,事关天下,容不得马虎。宠幸妃子,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繁衍后代,无论怎样,都必须做到雨露均沾。

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10)

为了最大程度上替皇家开枝散叶,清朝的妃子,侍寝年龄全部在25岁以下。由于明朝的“壬寅宫变”,嘉靖帝差点被宫女起义所害,清朝的妃嫔侍寝之前,必须脱光身上衣物,被专门的太监裹着,抬去龙床。

在乾隆这也不例外,被他翻牌的妃嫔,很快就会在太监的“伺候”下,来到养心殿的寝殿。侍寝之前,妃子要从皇帝脚的那头钻进去,等到完事了,她没有资格睡在龙床,也不能立马回到自己的寝宫,而是被安排到养心殿的其他暖阁入寝。

关于宠幸妃嫔,清朝也有严格的规定。帝王的标配是三宫六院,而乾隆的妃子,大概在40人左右,为了他的龙体着想,每个妃嫔侍寝的时间,不能超过固定的时间。

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11)

皇上“办事”的同时,总管太监会带领其他太监,候在不远处,一是为了听差遣,也是为了提醒时间。估摸着到点了,就会有太监尖着嗓子叫一声,“皇上,是时候了!”

好在乾隆也不是一个纵欲的君王,对于男女之事,在他眼里,除了延绵子嗣,其他的价值,还不如自己收藏的古董重要。他一生育有17个儿子和10个女儿,虽比不过康熙帝,但跟其父雍正相比,也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清朝皇室,讲究早睡早起,吸取天地阴阳中的正气,以此延年益寿。这一条家训,乾隆铭记于心,每天晚上9点之前,他会准时躺到床上,进入深度睡眠。

乾隆的作息时间(乾隆的一天是怎么过的)(12)

皇帝的一天,多是这样度过的,即使是大名鼎鼎的乾隆,也没有绝对的自由,可以随意主宰自己的时间。在手握权势的同时,担起一国之君的职责,才是最真实的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