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坝水电站是哪里生产的:百年沧桑话石龙

“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水电大国的时候,人们不会忘记,中国的水电建设是从这里起步的!”——1996年12月12日,原电力工业部副部长汪恕诚视察石龙坝题词

石龙坝水电站是哪里生产的:百年沧桑话石龙(1)

1923年-1926年建成的第二机房。金艺平供图

2020年9月4日(农历七月十七日),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石龙坝电厂开工建设110周年的喜庆日子。在完成一个世纪性跨越,铆定水电“长青”秘诀的时光中,回眸石龙坝电站走过的一百一十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一百一十年,是中华民族从强到弱、从弱到强的一百一十年,是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艰苦创业持续发展的一百一十年。是文明与野蛮、科学与愚昧、开放革新与闭关锁国拼搏格斗、持久较量的一幕历史剧;是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奋发图强,在路权、矿权、国家主权丧失的情况下抵制外来入侵,保全水能资源开发权益的爱国主义壮举;是立志革新、崇尚科学的仁人志士们实业报国的真实写照。它开创了我国民间集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自筹、自建、自管、自用的成功范例 。

石龙坝水电站,于1908年年末(清·光绪三十四年)向市民提出倡议,1909年(清·宣统元年)筹备,1910年(清·宣统二年)8月21日(农历7月17日)开工建设,1912年(民国元年)5月28日(农历4月12日)建成发电的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电站历经了清朝、民国、新中国……等多个历史时代,如今已经成为集“文物、教学、旅游、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型电站。

石龙坝水电站是哪里生产的:百年沧桑话石龙(2)

1935年建成的中滩抽水站,是中国抽水蓄能的雏形。金艺平供图

石龙坝创业与发展

一百多年前,一群时代精英,风云聚会石龙坝,怀着“实业救国”的梦想,用智慧谱写了一曲自主办电的豪迈颂歌,吹响了华夏工业文明扬帆的号角。他们以满腔的爱国主义热情,豪迈的民族大义自豪感,锐意进取,大胆开拓,勇于革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采用民间集资、招标采购、引进人才、股份制经营等方式,终于将西方的技术成就成功地移植在自己的土地上。

1908年,法国人以滇越铁路通车需要用电为由,胁迫清朝滇政府准其在滇池出口的螳螂川上游修建水电站。法国人企图染指云南水电资源的举动,激起云南各界爱国人士的强烈愤慨和反对,断然拒绝了法国人修建石龙坝水电站的要求,并酝酿自办电站。

次年初,“商办云南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推王筱斋为董事,左益轩为第一任总理,筹备前期工作,张榜向社会招股筹资,并在公司章程里明确“只集华股,不招洋商。”以此抵制外来资本入侵。时任浙江提学使兼布政使任内的云南状元袁嘉谷闻讯,寄语云南同乡,愿以“状元”之名义同云南的富商和有识之士联名向官府禀报办电之策划。一时间,凑银成风。资金有了着落,于是向德国外商订购设备,并向社会发布工匠招聘信息。

来自全国各省的能工巧匠和省内的汉、回、白、彝等民族土、木、石工纷纷涌至昆明,应招应试。众多工匠通过精挑细选,被委以重任。他们秉承国人千百年来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挥他们的聪敏才智,克服前所未有的艰难困苦,历经雪雨风霜,饱尝几多苦难,用坚强的脊梁托起了中国水电建设大锚。工程实际工期17个月,耗资50万银元。安装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2×240千瓦发电机、德国海登海姆福伊特公司生产的水轮机,并聘请2名德国工程技术人员作指导,电源通过当时我国电压等级最高(23千伏)、线路最长(32公里)的输电线路向昆明供电,480千瓦的电能为云南昆明送来了第一缕现代工业之光。

灯火阑珊处,云南人民用实业救国的赤诚,以献身水电的精神和朴实率真的秉性实践着自己的承诺。——石龙坝电站的建成,开创了我国利用清洁能源进行水利发电的先河。推动了昆明造币、自来水厂、农业灌溉、五金加工等产业的发展,造就了云南第一批电力产业工人,从此成为水电技术工人的摇篮,先后为中国的水电事业和云南的水电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为云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抗战前夕,电站发电能力已达到2920千瓦,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抗日战争期间,石龙坝电站电力由民用转为军供用电,先后四次遭到日本飞机轰炸,电站工人冒着被飞机轰炸的危险,坚守岗位,确保了“驼峰航线”巫家坝机场防空警报、盟军(飞虎队)指挥部照明和军工生产用电。仅1941年至1945年期间,海口第51兵工厂共生产15000余挺机枪,修理各类火炮970余门、修理轻重机枪8000余挺、步枪22000余枝,并制造了难以计数的军工杂件,源源不断地送往抗日前线。为夺取抗战胜利和云南的和平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解放后,进行了第六次、第七次扩建,建成了第四机房,安装两台30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架设石--安(宁)、石--海(口)35KV两条线路。同时响应中央、省市号召,将一、二、三车间7台德国西门子水轮发电机无偿调拨云南楚雄、文山、通海、沾益、富源等地安装使用,支援边疆建设和工农业生产。

石龙坝水电站是哪里生产的:百年沧桑话石龙(3)

1935年建成平地哨蓄水拦河坝。金艺平供图

功能转换与文物保护

鉴于石龙坝的历史地位及价值,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1984年,电站恢复发展成为“文物、教学、旅游、发电”的综合型电站……2006年6月入选第六批九处近代工业文化遗产,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被国家能源局授予“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称号;2017年9月,被中国红色文化教育研究会授予“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2018年11月15日,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石龙坝水电站是哪里生产的:百年沧桑话石龙(4)

1947年,厂务主任郭克悌和干部职工及护厂部队合影。金艺平供图

光荣与梦想

百余年来螳螂川水奔流不息,而一个世纪以来,从这里出发的中国水电之流早已开山劈岭,集水成洋。2005年,我国新一轮水电普查显示,无论是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还是经济可开发量,中国水力资源均为世界第一,分别是7亿千瓦、5.4亿千瓦和4亿千瓦。远超世界其他国家。按照国家“十三五”水电发展规划和装机容量目标,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水电大国地位,已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这似乎亦是亿万年前就早已经注定的事实。如今,中国的水电建设和发展无论从规模、成就,还是规划、设计、施工、装备制造水平早已世界领先,中国水电建设者们的足迹也早已跨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尽现风采。

传承历史谱新曲 励精图治铸华章

沿着石龙坝闪光的足迹,找寻百年前感天动地的光影与记忆,重温当年豪情壮志震山河的伟大壮举和留给后人的久远思索,找寻散落的文化珠玑,链接石龙坝百年文化精髓,初心不改,只争朝夕,加快“一馆”“四基地”建设,着力把石龙坝电站打造成为“中国水电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工业文化旅游基地”,让“云南的石龙坝、华电的石龙坝、中国的石龙坝、世界的石龙坝”这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永驻光芒。

云南网通讯员 金艺平

相关链接:

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 110年了还在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