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大旱不过五月(农谚不怕五月十三漫)

#农技科普大赛#

导语

农谚:“不怕五月十三漫,只怕五月十三断”,啥意思?到底怕什么?

五月端午佳节刚刚度过,又到了民间的五月十三,这天据说是个多雨的日子,常常还有雷阵雨,甚至大雨降临。老祖宗留下的谚语,说:“不怕五月十三漫,只怕五月十三断”,啥意思?有什么说法。

俗语大旱不过五月(农谚不怕五月十三漫)(1)

1、畅谈五月十三是什么日子。

五月十三,自然指的是农历,不是阳历,在民间,这天可是个大日子,据说是城隍爷的诞辰,还有的说是关公之子关平的千秋圣诞,更有的说是伏羲的诞辰。但是,更多的说是关公磨刀日。

老话说:“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据老人常常说,到了五月十三这天,老天通常要下雷雨,据说,雷鸣是关公磨刀的声音,下雨是是关公在南天门的磨刀水。虽然是民间传说,却也是广为流传,因为关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深刻,深受人们敬重和爱戴。

俗语大旱不过五月(农谚不怕五月十三漫)(2)

2、畅谈:“不怕五月十三漫,只怕五月十三断”的含义。

我们知道了五月十三是关公磨刀日,接下来看看谚语怎么说。我是畅谈民俗点滴,一起畅谈农谚俗语。

老话说:“不怕五月十三漫,只怕五月十三断”。在谚语中,重点两个字,也就是“漫”和“断”。其中,“”:指的是降雨很多,大雨爆发,大水漫灌。“断”:在这里指的是雨水匮乏,天气晴朗,断了降水,干旱少雨。

综上所述,老祖宗的谚语说,虽然五月十三是关公磨刀日,容易出现大雨,但是 我们并不害怕这天下雨。恰恰相反,我们担心五月十三这天没雨降临,断了雨水。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呢?我们继续探讨交流。

俗语大旱不过五月(农谚不怕五月十三漫)(3)

3、 看看:“不怕五月十三漫,只怕五月十三断”,有什么说法。  

为什么不怕五月十三下雨,却害怕这天天晴,大家理解了下面谚语,基本就明白答案了。

谚语说:“刀儿磨得慢,四十五日淹”。从谚语中,可以看出,刀儿磨得慢,实际上就是说磨刀时间长,需要磨刀水多,自然降雨也就多,谚语天空雨下。如果是这样的话,谚语预兆近一个半月断断续续雨水多发,是个多雨的日子。但这不可怕,可怕的是磨刀慢。

谚语还说:“刀儿磨得快,四十五日晒”。这才是五月十三可怕的地方,谚语所说,如果这天关公磨刀很快,也就是说没有降雨,往往预示着这个夏天多是干旱少雨,酷热难熬,关键是影响庄稼成长和丰收,这正是人们怕五月十三断的原因,大家说是不是?

俗语大旱不过五月(农谚不怕五月十三漫)(4)

小结

老话说:“不怕五月十三漫,只怕五月十三断”。看来收割完小麦以后,人们开始种植农作物。这个时候,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如果下雨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反之预兆容易出现干旱,不利于农作物健康茁壮生长。

农历五月十三,你们哪里预报有雨吗?别忘交流分享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