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数列初中(初三研究斐波拉契数列)

还记得一名15岁的“最年轻科学家”吗?

2019年,她参加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被人民日报报道。如今,她依然是家长们热议的小天才。

斐波那契数列初中(初三研究斐波拉契数列)(1)

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共有44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1位图灵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菲尔兹奖获得者等参加,可以说是汇集了“全球最强大脑”!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论坛上出现的“00后科学家”们,他们大多出生于2001-2004年。

这些00后与科学家们一起围绕“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一主题,深度探讨化学、物理学、医学、计算机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趋势展望。

斐波那契数列初中(初三研究斐波拉契数列)(2)

这则消息随即走红网络,引发广大网友争相膜拜。

谈方琳的研究成果是菲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她的研究项目第一次建立了斐波拉契数列和贝祖数的联系。

斐波那契数列初中(初三研究斐波拉契数列)(3)

作为应用,解决了贝祖数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计问题,改进了加拿大数学家Rankin教授于2013年在《美国数学月刊》上给出的一个粗糙的估计式。

其实,早在初中阶段的时候,谈方琳就已经凭借课题“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获得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专项奖一项;“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主席奖(初中生唯一奖)、一等奖。

斐波那契数列初中(初三研究斐波拉契数列)(4)

谈方琳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

谈方琳也是“中学生英才计划”中的一员。“中学生英才计划”是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地区由上海市科协负责。

小小年纪的谈方琳就取得如此成绩,她是怎么成长的呢?

有人指出谈方琳的爸爸是谈胜利,他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98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得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Hirzebruch 数学奖”

谈同学所在的学校也是上海地区最拔尖的。她的家庭为她提供和创造的成长条件和教育环境,也是她取得今天成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么,没有这样学历背景的普通父母们该怎么去培养自家孩子的科学启蒙呢?

说到这里,其实许多爸爸妈妈感到很困惑。

有的家长因为自己对科学都不太了解,就放弃了给孩子科学启蒙。

有的家长自己觉得科学太枯燥,就是背公式而已。很多家长给孩子买过的科普书,孩子不感兴趣,最后只能放在书架上吃灰。

普通父母真的没办法给孩子启蒙吗?孩子对科学知识真的不感兴趣吗?

并不是这样的,每个孩子都会有对世界疑问的时候。你一定听过孩子类似这样的疑问吧: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为什么东西会掉到地上?

为什么月亮不是一直圆?

……

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只不过,如果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家,就需要培养和启发了。

每个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但他们需要成年人的帮助,来理解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并将这些观察、想法和事实联系起来。

科学看起来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科学启蒙却并不遥远。

到底该怎么给孩子做科学启蒙呢?

1明确学科学的目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学科学的目的是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我们给孩子科学启蒙,不在于灌输多少科学知识和原理,更多只是想通过模拟科学家们探索认知世界的过程,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孩子学会科学思维方法。

2认清科学的重要性现在,我们的孩子所处的世界,和我们自己小时候相比,已经截然不同了。即使孩子未来并不想成为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师或程序员,也需要学习最基础的科学和技术知识,来让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为顺利,为等待他们长大的的世界,提前做好准备。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科学真的是很有必要。

3父母以身作则提高孩子的探索欲在孩子的科学启蒙这件事上,家长最大的疑惑是不知道从何下手。自己本来理科就学得不太好,毕业以后更是忘得差不多了,孩子总来问「为什么」让人心烦,想解释,又难以深入下去,真是不知道怎样才好。我们建议大家:和孩子一起学科学启蒙的知识。让孩子越早受益,陪孩子一起成长。

4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掉在地上的冰淇淋,会引来蚂蚁;有的毛衣传上就会起静电,然后我们的头发就飞起来了;洗碗时,有些杯子会漂浮,有些会下沉。这些现象都能引发孩子们去思考,我们不需要昂贵的化学装置、设备或工具包,就可以很容易地让孩子进入自然世界,并鼓励他们开始观察。说到底,科学启蒙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时刻能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驱使下,孩子开始走上科学启蒙之路,也许未来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