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快手支持创业(快手音乐的普惠)

快手正在不断构建平台的音乐生态,而让平台的整个音乐生态实现正向循环的第一步,就是给予音乐供给方足够的创作收益。

过去几年中,短视频颠覆性地重塑了音乐的生产和宣推方式,许多音乐作品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走红,用户也已经习惯从“听音乐”到“看音乐”的转变,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保障新媒介传播下的音乐版权问题。

快手在3月22日举办了主题为“春声”的首届版权生态大会,正式公布了2021年的版权结算标准。在这次发布的规则中,快手制定了一套完全市场化的结算框架,以歌曲使用量为标准计算权利人版权收益——越多用户使用,版权收益就越高,同时结算金额不设上限,为创作者提供最大程度支持。

感恩快手支持创业(快手音乐的普惠)(1)

同时,新的结算标准不再只针对单个录音产品统一结算,而是细分到词曲,为音乐创作的每个环节都赋予了更实际的价值。除了短视频使用场景之外,快手还增加了直播场景中的音乐结算规则。除此之外,在这次的版权大会上,快手还公布了其他一些利好行业的举措,如预付金制度、开放平台便捷查询歌曲数据、非独家授权作品同等享受该结算标准。

以市场化结算方式激励上游权利人创作热情,以满足下游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为根本目的,快手在音乐上的各项举措正在不断印证它一直以来公平普惠的理念。

普惠

正如快手的slogan“拥抱每一种生活”,对于快手第四大生态的音乐而言,这种尊重多样性的公平普惠原则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般想到“小众”的标签,我们会自然地联想到那些更具实验性或先锋的音乐形态。而快手负责人袁帅给出了我们新的视角,“山歌在其他任何一个流媒体平台都不是一个可以排得进Top前几的细分品类,但我们平台上是有的”。远离舆论场的真实的“大众”在主流媒体平台中声音往往过于微弱甚至“消失”,但在快手的舞台上,每一种爱好都会被尊重,每一种声音都会被听见。

在其他平台不被重视的山歌这一品类,不仅会在快手上被用户大量使用,同时平台也会无差别地找到对应的版权方,依据最新的版权结算标准支付相应的版权费用。

去年快手还与迷笛达成合作,获取了2020年迷笛音乐节的独家直播版权,不仅为平台内喜爱摇滚乐却没能到场的用户提供了屏幕连线“云蹦迪”的机会,也借此机会扩展了喜欢摇滚音乐的用户群体。

感恩快手支持创业(快手音乐的普惠)(2)

普惠性还体现在这次的结算政策首次向独立音乐人开放了结算通道。如今随着媒介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创作门槛日益降低,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音乐创作并在平台发表作品。

在快手音乐看来,无论是独立音乐人还是音乐公司,都是平等的上游供给方,平台不以作品数量来判定合作伙伴的价值,而是以相同的合作模式即市场化定价方式为版权付费。这一版权结算标准的变化,可看作是快手对于包括独立音乐人在内的所有创作者的扶持策略。

音乐的背后是人,基于快手短视频平台的特性,快手音乐人除了演唱、制作歌曲,还能通过发布短视频与粉丝分享日常生活,相较于传统的垂直音乐平台能够更立体展现音乐人面貌,获得更具粘性的粉丝,也在“因音乐喜欢上音乐人”的逻辑之外,打开了“因为喜欢人而开始关注音乐”的新路径。

所以平台内对于快手音乐人的扶持除了歌曲作品的维度,还体现在视频的维度。如果快手音乐人能够创作短视频作品,就可以在音乐版权收入之外,享受平台在短视频和直播上的各类流量扶持。

在快手尝试的一些音乐IP栏目中,无论是音乐还是视频,无论是流量还是现金,快手都能用平台变现能力帮助创作者提升收入。

感恩快手支持创业(快手音乐的普惠)(3)

快手达人“孙快快马头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孙快快通过发布的一系列马头琴演奏视频被快手用户所喜爱,目前已积累了35万粉丝,在快手举办的国风音乐活动中被挖掘并被平台扶持。

今年2月,孙快快登上了快手音乐原创IP节目“原唱来了”的舞台,为著名歌手腾格尔伴奏,还参与了广东卫视综艺《国乐大典》的录制,完成了草根音乐人的蜕变。除了提供流量和曝光,平台还会将音乐IP中的商业化收入,分发给参与节目的快手音乐人。

快手的平台生态也为音乐人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发展机会,带来流量曝光和歌曲版权收益以外更大的变现空间。 快手音乐人祁隆就凭借音乐直播走红,在平台上自制直播综艺《隆娱达人秀》,吸纳培养新人,并借助快手的电商业务开展了电商带货,公司年收入近亿。

解局

从在线音乐平台到短视频平台,正版化始终是归宿。但如何保证权利人在短视频和直播等不同场景下的版权收益一直是行业痛点,平台需要时刻警惕歌曲归属、数据缺失、授权确权流程繁杂等问题。

有别于两三年前,短视频平台以纯保底的“租赁”或资源置换的形式向版权方、音乐人等权利人获取音乐版权的操作,快手这次公布的结算政策和各种利好行业的举措,可以证明其在版权保护上的决心。

在这次快手发布的版权结算标准中,值得注意的一大亮点是“不要求独家授权”。以往很多内容平台都要求与版权方签订独家协定,以争夺更多用户。但这意味着内容创作者要放弃其他有机会传播作品的渠道,而对于中腰部的音乐创作者而言,尤其需要在多个平台上保持作品的曝光,独家并不益于创作者传播内容,更不利于平台内用户享受音乐作品。

在线音乐平台经历了十年版权大战之后,已经在去年开始采取版权互授策略,无论对于平台还是用户都实现了双赢。非独家也正是流媒体平台的发展趋势,在线音乐正进入后版权时代。

快手音乐认为短视频平台抢占音乐独家版权是平台收益,而非创作者收益,只有建立在“共赢”的底层逻辑之上,改善创作者们的收入问题,上游的内容生产方才有动力持续地投入创作,行业才能建立起生态循环,收割创作者短期价值并非明智之选。

在快手这次公布的最新版权结算之中,预付金制度和结算金额无上限也同样值得注意。

感恩快手支持创业(快手音乐的普惠)(4)

预付金制度是指快手将对优质的版权方按照每个结算周期(月度/季度)所产生的结算金对预付金进行抵扣。而是否能判断为“优质”的主动权完全在版权方手中,只要对方认为符合标准,就可以向快手音乐发起申请。

而无上限的结算金额也将会吸引更多创作者加入内容生产。在“多用多得、少用少得”这种完全市场化的激励方式下,创作者们的收益将得到直观地改善,快手音乐通过内部制作的模型分析出现在的头部音乐人仅靠一首作品就能在几周之内实现几十万的版权收入。

更快更多的变现收入会增加音乐人的创作热情,同时用户也将在平台拥有更多选择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平台整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将在正向循环中被不断丰富。

相比短视频,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直播中的音乐版权问题更是受到了行业的重视,但直播场景下的版权监控一直存在难点。随着新《著作权法》的修订中增加了录音制品广播获酬权,直播场景下的音乐版权使用将会得到更好的监管。

而快手此次发布的结算模式,将早于新《著作权法》三个月实施,进行直播场景下的使用费结算。同时,新的结算政策也会推动更多版权方与平台合作,从而更好地获取版权信息,方便平台确权结算。

除了直播场景的结算策略升级之外,快手还升级了词曲版权结算标准。对于同样身为一首歌曲的重要创作者之一,词曲作者往往很难从演出周边中获取收入,在这次结算政策之下,快手将突破以往将词曲作者的费用直接给到录音版权方的做法,让这些幕后创作者获得一些“直接的”现金激励。

快手法务总监孟洁特别指出,“有些歌曲录音版权方并不拥有词曲版权,因此我们这次开放词曲权利人单独结算,一方面降低录音版权方的授权压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词曲版权方直接获得收入的通路。”

扩充不同的音乐版权结算场景,设置公平普惠的市场化激励方式,为音乐作品提供多元化的运营环境,快手音乐为版权方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随着音乐版权结算标准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权利人将真正从中受益。

对于平台自身而言,上游的音乐供给方有了更多的热情进行内容创作,不仅会催生更加新鲜优质有差异性的内容进入平台流通,同时也能够覆盖更多风格的音乐类型,满足下游平台用户的多元诉求,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平台音乐生态循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