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胜率 宝剑蒙尘锋芒钝

01.初次交锋

刘邦登基称帝的第二年,新生的西汉王朝还未休养生息,一个强大的敌人开始在北方蠢蠢欲动。

没错,这个敌人的名字叫匈奴。他们的首领冒顿单于是一条凶狠狡猾的草原之狼。他嗜血、贪婪而又充满智慧。

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胜率 宝剑蒙尘锋芒钝(1)

汉初形势图,匈奴是汉朝的心腹大患。

冒顿的发家史充满传奇色彩,他杀了父亲自立为王,灭掉北方最强大的东胡,收服了月氏、楼烦等西域国家,一跃成为北方霸主

这一年,冒顿单于联合汉朝叛将韩王信,率领30多万骑兵进攻太原刘邦亲率32万大军前往迎敌。

此时的刘邦,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期,他在楚汉战争中击败天下无敌的霸王项羽,手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羽翼丰满,势不可当。他本人以狡猾诡诈著称,经常不按套路出牌。

但这次,狡猾的狐狸掉进了狼的陷阱。

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胜率 宝剑蒙尘锋芒钝(2)

刘邦画像。明·天然《历代古人像赞》

冒顿一交战,就假装溃败,望风而逃。刘邦看到对方兵力薄弱,就甩下主力,亲率一小股军队深入追击。到达平城之后,冒顿突然放出30多万骑兵主力,把刘邦这支孤军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这是刘邦戎马生涯中最接近死亡的时刻。

面对绝境,刘邦采用“内外交攻”的策略,一方面派人向单于阏氏送礼求好,晓以大义(有人认为这是陈平的计谋),另一方面,周勃率领汉军主力从后方击破楼烦三城,摆开架势围攻平城,要把冒顿包成夹心饼干。

由于形成了相持局面,双方都没有百分百胜算,冒顿此时也并没有吞下中原的野心。于是冒顿放开包围圈的一角,放走了刘邦,双方各自撤军。

之后,刘邦听从刘敬的计策,与匈奴和亲,把汉朝公主(实际上一般由宗室的女儿“翁主”代替)嫁给匈奴单于,双方停战。而匈奴仍然时不时来骚扰汉朝边境。

02.欺人太甚

惠帝时期,吕后临朝辅政。冒顿单于见女主当政,颇有轻视之意。就写了一封言辞露骨的书信: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汉书·匈奴传》)

摆明了说,我孤王,你寡妇,咱俩都有点孤独寂寞,不如就凑了一对吧。

吕后见信,怒不可遏,想要出兵。樊哙还主动请缨,要以十万大军攻灭匈奴。但这个时候,季布站了出来:高帝率领32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平城,当时樊哙作为上将军,毫无作为。现在区区十万之众就想横扫匈奴?可不是说梦话?

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胜率 宝剑蒙尘锋芒钝(3)

电视剧《大风歌》的吕后形象。王姬饰演。

吕后听了这话,冷静下来。她毕竟是一国之主,不能感情用事。季布又进一步劝谏道:匈奴人没有礼义廉耻,单于说的话,只当他是禽兽狂吠,不必在意。

于是,吕后让人回复了一封言辞谦卑的书信,说自己年纪大了,让单于自重,并奉上“御车二乘,马二驷”作为单于车驾。这下冒顿反而觉得自讨没趣,于是继续和亲不提。

与匈奴开战的事情,就这样搁置了下来。

被恶狼咬了几口,只能忍着。

03.攻守之势

其实,汉朝一直不缺能打仗的将领。

缺的是能打匈奴的将领。

汉文帝时期,匈奴两次撕毁和平协议,大举入侵。

孝文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

匈奴日以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甚众,云中、辽东最甚,郡万馀人。

(《汉书·匈奴传》)

杀死边关官吏、掠走大量人畜,战火一直烧到长安城郊的甘泉宫。

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胜率 宝剑蒙尘锋芒钝(4)

汉文帝像。明·天然《历代古人像赞》。汉文帝刘恒是开创“文景之治”的一代仁君。

皇帝的反应是:加强北方郡国代、赵和长安周边的守备,屯兵前线,另派一只军队出塞追击。但是匈奴喜欢打游击,抢了就跑。汉军浩浩荡荡追到塞外,连匈奴的影子都看不见。只能对着漫天黄沙,举剑长叹。

其俗,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

(《汉书·匈奴传》)

全民皆兵,擅长骑射,机动灵活,打法高效,而且没有任何道德包袱,不择手段……这种“流氓”战法让习惯于摆开架势对攻的中原王朝很不适应。

而匈奴这边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有不少善于对付汉朝的人。

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胜率 宝剑蒙尘锋芒钝(5)

影视剧中的匈奴形象

有个叫中行说的人,原是公主的陪嫁侍臣,因为不满汉朝的工作安排,投靠了匈奴单于。传授给匈奴许多对付汉朝的办法。并提醒单于不要贪恋汉朝的食物、丝绸,避免过度汉化而丧失战斗力。

还有个叫赵信的,本来就是投降汉朝的胡人将领,在一次与匈奴作战中被俘,二次投降。他以自己作为汉军将领的经验,告诉单于:不要近塞与汉军接战,而是诱敌深入,以逸待劳。

一方面队友不给力,另一方面,对面还有叛徒带路。

就一句话,倒霉。

04.初露峥嵘

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匈奴曾经想趁七国之乱捞一笔,但没有成功。此后一直保持不间断的小骚扰,没有发生大战争。

汉武帝刘彻即位后,与匈奴保持着和平来往、互通关市的关系。但他的心里,其实早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相信这位年轻的君主,在很多个夜晚辗转反侧,心中一遍又一遍的推演击破匈奴的计策。

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胜率 宝剑蒙尘锋芒钝(6)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嫁给军臣单于的南宫公主。其实史无此事。

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大行令王恢向汉武帝献计,让一名经常与匈奴打交道的商人假装投降,诱骗匈奴进入马邑城,予以伏击。史称“马邑之谋”

这个计谋在朝堂上引起了巨大争议,汉武帝最终同意了。

诱骗进行得很顺利,军臣单于亲率10万大军深入汉境。30多万汉军在马邑埋伏,准备包饺子。

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胜率 宝剑蒙尘锋芒钝(7)

电视剧《卫子夫》的青年汉武帝形象。林峰饰演。

但是,单于到达距离马邑100多里的地方,看到路边有大量牲畜无人放牧,突然起了疑心,于是抓来一名汉朝的边防尉史,这名尉史将马邑之谋和盘托出。单于立刻撤军。

尴尬的是,之前最积极的主战派王恢,也是马邑之谋的首倡者,此战负责从侧翼伏击匈奴辎重。但他看到匈奴撤军后,担心寡不敌众,没有出击,使得这次大规模伏击一无所获。

从此,汉朝与匈奴断绝和亲,开始了血与火的征途。

此时距离刘邦建立汉朝,已过去了将近70年。

在这70年中,汉朝对匈奴始终处于下风。遭受了多次侵扰与掠夺,却没能给对手作出回应。

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综合国力。经历了秦末乱世,中原的经济被破坏殆尽,民生凋敝。军事是以国家经济作为基础的。汉朝此时尚不具备一口吃下匈奴的实力,只能接受与其共存的事实。刘邦的白登之战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国家战略。汉初特别是文景时期信奉黄老学说,倡导“无为而治”,在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国家战略是恢复农业生产,与民休息。因此统治者也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意图。在和亲的大形势下,汉朝和匈奴在边境互相通商,也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但是,汉朝不会忘记这个北部边界最大的隐患,他们积蓄了70年的力量,把一雪前耻的任务留留给了后来人。

汉武帝刘彻,将用他一生的宏图霸业,把这个敌人碾成碎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