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晚语言表达能力差6个真相(说话晚是有原因的)

孩子说话晚语言表达能力差6个真相(说话晚是有原因的)(1)

每当有宝妈抱怨自己家孩子说话晚时,我们总能听到这些安慰的声音:

“没事,人家都说‘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将来才会有出息!”

“爱因斯坦7岁才学会说话呢,不用急,说不定孩子是个大天才!”

固然这些说法能让焦虑的宝妈安心,但如果孩子真到了3岁还不会说话,那么往往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家长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可能真的会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有的孩子缺乏存在语言刺激的环境,或者可能存在听力障碍,都会导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

孩子说话晚语言表达能力差6个真相(说话晚是有原因的)(2)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对0-3岁宝宝的语言发展规律,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发现宝宝语言能力不达标,及时进行自查,或者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否则可能会引发大问题。

0-3月龄

自打孩子出生开始,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嚎啕大哭,饿了、困了、痛了,宝宝都会哭,这是其向父母表达需求的唯一方式。

此时我们在照顾孩子时,一方面要尽量多与宝宝互动,建立亲密联系,另一方面要注意辨别宝宝哭声的不同,准确判断不同的需求,给予宝宝更周到的照顾。

孩子说话晚语言表达能力差6个真相(说话晚是有原因的)(3)

4-6月龄

此时宝宝的认知能力增强,已经能对家长语调、节奏的变化来进行反应了,比如会被一些玩具的声音所吸引,会对父母发出的一些奇怪声音感兴趣,经常被逗得咯咯直笑。

另外我们还会发现,此时宝宝仿佛开始牙牙学语,时不时地发出一些不明所以的音节,表达自己的意图,害怕时还会发出尖锐的叫声。

照顾这个阶段的宝宝,我们可以试着多进行语言上的输入,对宝宝说一些比较简单的词汇,为接下来的语言能力发育打基础。

孩子说话晚语言表达能力差6个真相(说话晚是有原因的)(4)

7-12月龄

此时宝宝语言接受能力进一步增强,逐渐掌握辨别声源的能力,当我们和宝宝进行玩耍时,宝宝会有意识地寻找声源,看看到底是哪里发出了声音,而且对于“爸爸”、“妈妈”、“喝奶”等接触较多的词汇产生反应。

而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宝宝发出的声音会更复杂,甚至有的宝宝可以模仿一些叠声词,喊出“爸爸”“妈妈”。

我们在照顾宝宝时,要更多地与其进行互动,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示范一些发音的动作,教孩子进行发音练习,而且在与宝宝互动时,我们还要适当进行鼓励,增加趣味性,激发宝宝的表达欲,令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育。

孩子说话晚语言表达能力差6个真相(说话晚是有原因的)(5)

1-2岁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大幅度提高,不仅能识别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而且还能理解家长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当我们说“不行”的时候,宝宝能明白这是拒绝性的表达,暂停自己的行为。

而且此时的宝宝对一些节奏欢快的音乐、儿歌等很感兴趣,每当听到类似声音时,心情会变得愉悦,忍不住手舞足蹈。

孩子说话晚语言表达能力差6个真相(说话晚是有原因的)(6)

语言表达方面,1岁以后宝宝会常常自发模仿听到的声音,词汇量大幅度增加,习惯于以词带句、以音代物。

所谓“以词带句”就是指用一个单词来表达多种句子的意思,比如宝宝说“饭饭”,有可能是吃饭时不小心弄洒,或者是单纯地感觉饿,而“以音代物”则是指用拟声词来代表实际物品,比如用“喵喵”代表猫咪,“汪汪”代表小狗,“呜呜”代表火车等等,这与孩子的形象思维模式有很大关系。

在这个阶段,我们一方面可以给宝宝多听一些儿歌、讲一些简单的绘本故事,拓宽孩子的语言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在与宝宝交流时,要尽量使用正确的语言习惯,避免以词带句、以音代物,增强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说话晚语言表达能力差6个真相(说话晚是有原因的)(7)

2-3岁

此时宝宝的语言能力进入了爆发期,不仅能用一些简短的句子表达需求,而且词汇量大幅增加,一年当中可由300个词汇量,迅速增加至800-1000。

此时我们在对宝宝说一些长句时,宝宝能大概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且思考后做出回答,掌握了最基本的交流能力。

在照顾2-3岁的宝宝时,我们要注意营造一个语言刺激丰富的环境,让宝宝能经常性地对话交流,激起宝宝的表达欲,在此基础上,增加宝宝的词汇量,教宝宝学会描述一些基础的事件,尝试使用一些修饰词。

孩子说话晚语言表达能力差6个真相(说话晚是有原因的)(8)

老苗结语:

所谓“贵人语迟”、“孩子说话晚更聪明”的说法都属于无稽之谈,家长切忌听之信之。

我们应该掌握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当发现存在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发生万一,拖来拖去贻误治疗时机。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说话比较晚的孩子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