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的写作思路(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读书笔记)

本章内容是学会将所学到的金字塔结构和解决问题型故事展开法落实到特定的格式当中。本章将列举商务文案的两种代表格式:报告和简报来具体说明。

我们学过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足够帮你处理业务上碰到的各类文案,堪称万能设计图。可是,不管你构思的设计图如何美妙,都不能直接当成品提出,相对的,无论设计图如何精彩,如果最终都不能做出成品,就没有意义了。

例如: 不管多么优秀的原著,如果影视剧拍的乱七八糟,这部影视剧都不算成功。

所以将设计图落实成最终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1. 如何用金字塔结构当设计图

1.1 先写出主题金字塔

要把金字塔的结构落实成最终格式,首先要确认金字塔的结构。

只写出主题的金字塔结构称之为“逻辑树”。主题金字塔呈现主要主题和关键主题,尚未加入任何信息,显示出你想要表达的某件事的结构。

例子:

以桃太郎的为例。先确立故事的“scqor”。他们在金字塔结构中都属于同一个层次。

文案的写作思路(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读书笔记)(1)

1.2 填入“信息”,建成信息金字塔

放入主题信息的金字塔称之为“信息金字塔”。

这个金字塔在主要层级和关键层级都写上了标题信息。

文案的写作思路(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读书笔记)(2)

1.3 加上次要信息,建成完整版金字塔

在主题底下加上主要摘要,在标题之下加上次要信息,就完成了完整版的金字塔结构。

文案的写作思路(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读书笔记)(3)

2. 金字塔如何写成“报告”

文案的写作思路(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读书笔记)(4)

2.1. 内容很长,就将主要摘要放在前面

如果篇幅很长,最好还是附上主要摘要比较好。梵文中,加入了主要摘要。将整份报告分为了6个分段。一般来说一张A4纸,最适合放上五个左右的分段。(一组scq,三个O

,一个R)。最多不要超过7个分段。当分段超过7的时候,就会让人产生支离破碎的感觉。

2.2 内容长短调整方法

  1. 如果要加长内容,可以增加次要信息的篇幅,增加细节的说明。
  2. 即使想要加长内容,然而如果增加的内容是原本没有设定的关键信息/主题,那么就会产生问题。这样会导致原本较短的版本遗漏重要的主题/信息。
  3. 如果想要缩短内容,绝不能砍掉已有的主题/信息,因为这会让你应该提供的重要信息/主题消失。所以最好只靠增减说明的部分来调整篇幅。

2.3 标题要犀利,主题可以省略

在例文当中,每个关键主题下面都有好几个标题信息。

  1. 如果主题与标题之间必须省略一个,那么就省略主题,留下标题。
  2. 信息本身可以作为标题,因为信息本身是明白吸引人的句子。但很多人都用笼统、不确定的文字来做标题。
  3. 附加在分段前面的标题最好用信息来表达,这样效果较佳。

2.4 标题别凭空想出,正文也要提到

  1. 在每个分段的最前面,标题显示你最想传达的信息。因此,最好能在文章当中再次提示一次跟标题一样的信息,但未必要字字相同。
  2. 不要将标题兼做正文的结论使用。标题是标题,正文是正文,不宜将标题视为正文抽象化处理之后的结果。
  3. 假使你担心“正文的开头就出现与标题一样的信息,会让人觉得重复”,那么请将正文与标题类似的信息放置在分段的结尾中使用。如此一来,标题和正文结尾的信息便能上下包围整个分段。结尾的信息变为了用来做确认的,不会让人有重复感。
3. 简报,怎么用金字塔结构呈现

文案的写作思路(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读书笔记)(5)

3.1 每一页只放三项信息

参考上图,制作简报时,每一页只放三个要素,包括:

  1. 标题信息
  2. 主题
  3. 支持信息

3.1.1 页面的顶端放标题

标题是你最想要表达的信息。标题又称为“领导信息”或者“话题句”。

放上标题的好处:

  1. 接收者才能一眼看出你最想传达的信息
  2. 可以降低传达错误信息的概率: 只是使用这个方法,即使底下的内容晦涩难懂,或是说明不清不楚,也不会造成接收者的误解
  3. 既能够减轻接收者的负担,又可以提高说服力,这个做法与报告格式中每个分段都附上标题的做法一样

3.1.2 每一页都设定一个主题

这个主题就像是信息的容器,为这个页面做出定义,表示在这一页你想说明什么。

虽然文字上不一定会出现“关于xxx”的字眼,不过主题本身已经隐含着“关于”之意。而主题就相当于标题。

几乎所有的简报都会放上“主题”。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的简报连续好几页都在说明同一个主题,这样会造成接受者的负担,不建议这么做。

3.1.3 并列型支持信息使用“追加”连接词

支持信息就是支撑标题的信息,其内容可以是理由、事件、条件、步骤等。这些信息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以某种方式来支持标题。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每个页面当成一个金字塔结构来设计。

  1. 并列型是以各个独立的支持信息,来支撑标题信息。在并列型的结构中,每个支持信息之间的关系较为薄弱,因此多半是使用追加连接词。例如:加上、再者、还有等
  2. 直列型的各个支持信息之间有紧密的前后关系,整个序列最后出现的就是标题信息由于前后关系,因此注意要使用逻辑连接词来衔接,才能凸显前后关系。因此多半是使用顺承或转折连接词。例如:因此,因为,可是。设计直列类型支持结构必须注意:最后的支持信息必须等同于标题。

3.2 简报封面

文案的写作思路(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读书笔记)(6)

在封面上,要标出主要主题。简报封面最重要的任务在于传达简报的展开范围。

有时候主要主题下面会加上副标题。

如果有必要会加入简报的日期、制作者、发言人等信息。就是确认并记录“事件、地点、场合”(time,place,occation 即TPO)。

封面通常不标记页数,如果硬要标上,那应该标为“第x页”。

3.3 摘要页面:先“一口气”讲完整个故事

文案的写作思路(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读书笔记)(7)

实质上的第一页,应该是摘要页面。简报与报告有类似之处:在信息过多的场合中,如果先写出摘要,效果会特别好。

这个也买的呢标题单纯作为引导即可。

这个页面的作用在于:提醒接收者,“现在我要开始做简报了”。在这个阶段,如果额能够让对方理解包含结论的整体故事发展,对发言人比较有力。而方法就是先设计出在一个分段内可以表达完整的(故事)篇幅。

如果简报的信息量较少,也可以直接舍弃摘要页面,直接从关键信息页面开始。

3.4 关键信息页面:逐条列出整个内容

文案的写作思路(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读书笔记)(8)

要做的页面包含两个重点:

  1. 将主要标题之下的主要信息挪上来,作为本页标题。而标题下的支持信息则写成关键信息
  2. 这个页面的主题就是简报的主要主题,而支持信息几乎与前一页的摘要信息相同。(摘要页是叙述式,这一页是条目式)

你一定会质疑为什么要重复。但是假设关键信息的内容与主要摘要的内容相差很多,那么就会发生以下的问题:怎么简报的主张这么快就变了?所以二者还是要一致才行。

换句话说,这个页面就是换了另一个视角,再一次提早传达简报的故事内容。就设计而言,这个地方应该采用条目式,并且要加入连接每一则关键信息的逻辑连接词。

3.5 一开始就重复好处多多

或许有些读者会觉得讲完主要摘要之后,下一页又要讲几乎一样的关键信息,会让人产生重复感。

  1. 确实发言人可能会有这种感觉,但是无论如何,发言人本身就是简报的作者,长时间投入在制作简报当中,当然是相当熟悉内容
  2. 对于接收者来说,这些都是第一次听到的信息,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接收者都不具备预备知识
  3. 此外,也无法确定大家是否会集中精神专心听。

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把分段故事转换成条目式的纲要,换个角度让接收者有机会再度理解整体的内容是很重要的。

从摘要转到关键页面时,要用类似“ 那么,关于今天的发表,我将分成下面几个重点向各位报告”这样的说法,顺畅衔接见报页面。千万别说“现在我再跟各位重复一次摘要的部分”。其原因在于:简报的听众最讨厌听到“重复”两个字。

3.6 以次要信息支持关键信息

文案的写作思路(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读书笔记)(9)

要用次要信息支持关键信息。标题用关键信息,主题用关键主题,而支持信息则用次要信息。然后只要继续增加这个格式相同的页面即可。

设计页面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确定自己正在做的是并列型还是直列型结构。

如果是并列型,要在信息开头加入“追加”衔接。如果是直列型,就要加上“追加”之外的逻辑连接词。

3.7 最后以摘要页面收尾

文案的写作思路(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读书笔记)(10)

将上述的内容做个归纳,就如上图所示。最后再拿出开头用过的摘要页面,效果会更好。

如果不用摘要页面,那么也可以使用逐条排列过的关键信息页面(第二页)。要注意的是只放其中一个就可。

用最初摘要的内容再次进行确认,可以安定接收者的心理。这个时候也不要用“重复”字眼,可以用:“我在这里帮大家再整理一下今天简报的内容”。

另外,不要忘记将页面顶端的引导为改成过去式的表现。例如“以上就是今天我报告的关于xxx的调查结果”、“今天的发表是关于xx的调查结果,报告完毕”。

简报的设计的整体流程:

  1. 首先将想传达的事物提前摆在前头
  2. 深入描述内容
  3. 最后再次确认想传达的事物

以上,便是今天第六章的所有内容啦,如果觉得不错,别忘了点赞、收藏、评论哇。感谢各位看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