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这是冯小刚执导的电影《甲方乙方》结尾时,男主角姚远的一句旁白。

而这个有一点点伤感的尾巴,却并不妨碍电影作为冯氏喜剧最亮眼的一抹存在。

当年以400万投资收回了3000万票房,还是1949年以来,首部专为特定档期所拍摄的影片。

至今,它豆瓣8.3的分数仍旧是冯小刚执导的所有电影作品中的最高分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1)

《甲方乙方》用姚远、北雁、梁子、钱康四个人成立好梦一日游公司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带出了冯小刚“成全你陶冶我”的表达主旨。

在荒诞中藏着真实,将喜剧的矛盾与冲突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说它是冯小刚最好的喜剧,猪哥觉得也是实至名归。

一本正经讲笑话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幽默感是自尊、自嘲与自鄙之间的混合”。

这句话翻译成冯氏喜剧就是:一本正经的讲笑话。

没有夸张的形式,只有严肃正经与荒诞的反差中透着一股混不吝。

而电影一开始,男主角姚远的旁白就带着这种调调。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2)

在葛优一本正经的声音里,“现年38岁,未婚”透着姚远这个角色的自鄙;“人品四六开,是个没戏演的演员”则是他的自嘲;但这样的自述又托在一种娓娓道来的自尊里。

在这里,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情绪和内容反差带来幽默就已经渲染开了。

而等到影片中“好梦一日游”的第一位顾客正式出场时,反差带来的喜剧意味则进一步升级。

英达饰演的图书店老板“板儿爷”。

作为巴顿将军的迷弟,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天巴顿,因此找到了好梦一日游公司来圆这个梦。

“板儿爷”是个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脸上挂着三分楞。

别说气场,厚厚的眼镜片下连眼神都显得迷离不清。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3)

但等他换上了巴顿的军装后,完全脱胎换骨,在气质这块儿卡得死死的。

“让五角大楼给我们空运嘛”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4)

一身皮,外化了人物的内心渴望,角色前后的喜剧反差跃然银幕之上。

等到了哨兵关卡前,姚远和老钱竖起拇指介绍“板儿爷”的手势像不像抗日剧里:“这是我们太君”的翻版。

但嘴上说的却是:

“看不见我们是美军吗?”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5)

注意这里的板儿爷相较之前图书店的状态也更加入戏了

这种反差和幽默,就好比用台上作报告的口吻在那里讲笑话。

一本正经的态度之下,却有荒腔走板的效果。

可能不少看过《甲方乙方》的朋友都知道, 开场戏其实是Cosplay自好莱坞1970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巴顿将军》。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6)

上为《巴顿将军》,下为《甲方乙方》

对原作中巴顿视察军营的“恶搞”,成为了不少熟悉原作影迷的快乐源泉,这种爽感可以参见姜文在《一步之遥》开篇时对《教父》的复刻。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7)

有种一本正经使坏的痞劲儿。

更“过分”的是,《甲方乙方》甚至还在“板儿爷”开赴“北非”战场时的背景音乐中,反差极大的用到了前苏联经典歌曲《神圣的战争》。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8)

一群现代的中国人,演着一个美国人二战的故事,却配上了一段澎湃的俄国音乐。

这种戏剧矛盾下,不用夸张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自然就产生了一种高级的喜感。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9)

而在这一本正经讲笑话之外,更重要的是,小人物板儿爷本来可能穷其一生都无法实现的愿望,当遇见了"好梦一日游”后成为了可能

形散意不散

在影片中,第二位出场的是个厨子。

和板儿爷伟岸的梦想不同,厨子是一个嘴特别不严的人,因此他的梦想就是做一天“打死我也不说”的硬汉。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10)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11)

这个看上去很矛盾的愿望,恰恰是喜剧电影中常用的人物设置方式,让他们处在矛盾冲突之中。

《甲方乙方》里的人物矛盾就是现实和梦想中间的距离。

比如接下来依次出场的:

中年人,虐惯了别人后渴望被虐。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12)

大老板,吃腻了龙虾后渴望吃苦。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13)

失恋青年,总是爱别人渴望被爱。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14)

当红女星,名气太大渴望寂寂无名。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15)

而在电影里,解决这些矛盾,消弭现实和梦想之间距离的,都是好梦一日游公司。

那好梦一日游的姚远、北雁、梁子、钱康四个人,他们又有没有什么梦想呢?

也有。

这帮人在帮助别人圆梦的过程中,发现生意越来越好,钱却越赚越少。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16)

为什么?

因为,他们总是抱着雷锋精神的情怀在做生意。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17)

这个理想主义的梦想是潜意识的却表达出了主创的心境:带着一缕对过去助人为乐的单纯回忆。

尽管导演冯小刚没有直接说出这个愿望,但实际上借着姚远的口,已经道出了本初:

“成全了别人,陶冶了自己”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18)

所以,成全别人,陶冶自己像是一根有韧性的筋,在一本正经的荒诞反差中串联起了电影这一系列单独成型的故事。

这就让《甲方乙方》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浮出了水面,形散意不散

虽然小品式的段落看上去显得影片结构不够紧凑,但好梦一日游团队如同打破第四面墙的人,带着观众进入到每一场独立的戏里,然后再带着大伙儿出来。

而这每一个圆梦故事的背后,又都立有影片成全你陶冶我的思想主旨。

梦想照进现实

当电影来到最后一个故事时,也是《甲方乙方》中唯一脱离了喜剧的故事。

起缘是姚远和北雁在医院遇见一位痛哭流涕的男人。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19)

男人的妻子患肝癌晚期,夫妻两地分居20年,回到丈夫身边的妻子临终前最后一桩心愿就是希望能在这个城市拥有一个他们自己的家。

到这里,电影从前面的荒诞感开始逐渐回归真实,一本正经讲笑话的调调变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本正经的讲故事。

最后是姚远和北雁让出自己的婚房,成全了这对患难夫妻最后的夙愿。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20)

影片的这个结局有点略带伤感,但是男人最后的这一番话,却点出了好梦一日游把梦想照进现实的温暖。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21)

所以我们再看前面的那些故事。

虽然板儿爷过的将军瘾是暂时的,但那一刻对他一生却是永恒的。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22)

厨子最后没能守口如瓶,却经此一“难”,让他对那些宁死不屈的英雄们又有了重新认识。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23)

中年人也知道了受气的不容易,将心比心知道疼惜妻子了。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24)

而大老板、失恋青年、当红女明星他们也明白了活在当下珍惜现在的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结束前,在漫天的大雪里,姚远会动情的说出: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因为这抹梦想照进现实的温暖,成为了影片最靓的一道弧光。这也是很多观众在散场之后,情绪犹存的原因。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25)

作为冯氏喜剧代表作,《甲方乙方》诞生便是巅峰,冯小刚的煽情和王朔的“贫痞”在这部电影中达成了高度的统一。

甚至几乎在往后所有冯氏喜剧的身上都能找到《甲方乙方》的影子——用一本正经的调侃口吻去批判现实或者向现实表白。

这一点它颇有开宗立派之意。

被誉为冯小刚最好的电影(为什么说它依然是冯小刚最好的一部喜剧)(26)

导演冯小刚

此外《甲方乙方》还借用影片中这些形散意不散的故事糅合进了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欢乐喜剧,正喜剧、闹剧的混合风格:行动与落空的反差,强调人性的价值,正面的讴歌以及插科打诨的戏谑。

冯小刚在影片中对荒诞和现实驾轻就熟的转承,让被现实桎梏住的人,拥有在梦想中畅游的痛快。电影用一本正经的态度去解决角色的痛点,来赋予了观众无与伦比的爽点。

对这样的喜剧,你能说不吗?

文/红猪看电影:猪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