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

推广普通话这么多年,成效显著,厥功至伟。其中之一,便是使得很多孩子不说、也不会说家乡话,且以乡音村语为耻,觉得土,落后。致使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出现了方言传承的断层。

不过,事情往往亦有例外。在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有一土得掉渣的方言,其生命力却出奇地旺盛,以至于人们不论是说普通话,还是操方言,日常交流均不时地挂在嘴边,成为一个雅俗共赏的常用词汇。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1)

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董寨村“跑马排”民俗

这个方言词,就是“得脑”。

乡人用普通话说:“二月二了,快把得脑理理哇,乱得跟鸡窝一样。”

乡人亦用平定话说:“茭圪栏腿,豆腐腰,砂锅得脑不耐敲。”这是老人们传下来的打狼诀窍。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2)

山西方言:得脑

这个“得脑”,即脑袋,也就是项上人头。

那么,古代汉语中表示“头”的词语有哪些呢?“得脑”这个听起来有些奇怪方言词又是怎么来的呢?

古代汉语中,表示“脑袋”的词语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古代汉语大多是单音节词,即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往往也是一个词素。就拿表示“脑袋”的词语来说吧,古代汉语中基本都是单音节词,有“首、头、颅”,还有“頟、颡、页”等等,不一而足。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3)

古代典籍《说文解字》

“首、头、颅”,这几个字,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大家非常熟悉,这里就不用多啰嗦了。

“頟、颡”,也是表示“头”的意思,这两个字不常见,大家可能有点陌生。

其实,也不陌生。

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頟,颡也。从页,各声。字亦作额。”是说“頟”字也写作“额”,读音为é(音同“鹅”),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额头”,也叫“脑门”。

颡,也是额头的意思,但读音不是“额”,而是sǎng(音同“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颡,额也。从页,桑声。”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4)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陶塑人头像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直到今天,陕西、山东有些地方还把“头”叫成“颡”。西汉扬雄《方言》云:“中夏谓之额,东齐谓之颡。”

古时的“中夏”,大致范围是指中原地区,即今天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李平阳,秦州子,中夏名士。”

李平阳,就是西晋大臣李重,他曾任平阳太守,所以人们称他为“李平阳”。他的父亲李秉曾任秦州刺史,所以人们把李重亦称为“泰州子”,即泰州刺史李秉的儿子。平阳,在现今山西省临汾县,为尧的都城,汉朝曾经置县于此。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5)

陕西博物馆藏陶塑人头像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东齐,是指周朝时齐国,大致范围在今天山东省东、北部一带。因地处周朝之东,故称。有一个成语叫“齐东野语”,出自《孟子·万章上》,是说孟子弟子咸丘蒙(齐人)问及舜为天子、尧率诸侯北面称臣之说是否属实,孟子答道:“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齐东,即齐国的东部;野语,即乡下人的话。孟子认为乡下人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后以“齐东野语”比喻道听途说、不足为凭之言。

页,是“頁”的简化字,本读作xié(音同“斜”),名词,指人的头部,这是“页”字的本义,也是“头”的本字。后来,页又有了另外一个读音yè(音同“叶”),是量词,表示书册的一张,今天的“页”字只有这一个用法了。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6)

“页”字的演变

《说文解字》云:“頁,头也。古文䭫首如此。凡页之属皆从页。”

“凡页之属皆从页”,是说凡用“页”作形旁的字,意义都跟头部有关。比如“顶、须、颈、颌、颅、颊、颏、额、颦、颧”等等,在现代汉语中也都是常用字,都与头部有关。

“古文䭫首如此”,是说上古文字(即先秦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籀文)中“䭫首”的“首”,就写作“頁”。

首,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是一个头的形状,有头颅、眼睛、嘴巴以及头颅上的毛发,本义即头。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7)

“首”字的演变

如《诗·邶风·静女》云:“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里的“爱”,是“薆”(ài,音爱)的假借字,意为隐蔽,躲藏。这句诗描写男女青年幽会的情景,是说女孩子故意躲藏起来,小伙子找不见,急得转来转去,抓耳又挠腮。

䭫,读作qǐ(音同“起”),《说文解字》释为“下首也”。清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说:“周礼䭫首,本又有作稽首者。又说:稽首者何也?既拜手而拱手下至于地,而头亦下至于地。”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8)

古代稽首礼

是说,䭫首即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殷周时代多为答谢天子赏赐而施行的礼节,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这就是所谓的稽首。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9)

古代妇女跪拜俑

稽首的“稽”,读作qǐ(音同“起”),《说文》:“稽,留止也。”意思是“停留,拖延”。稽首,就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这种礼节,最为隆重。

“得脑”一词,从何而来

其实,还有一个常见词在古代汉语中也表示“脑袋”,这个字就是“脑”。

“脑”字始见于篆文,字形为“匘”。《说文》:“匘,头髓也。从匕。匕,相比著也。巛象发,囟象脑形。按,囟头会匘盖也。字亦作腦。”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10)

小篆“脑”

《说文》解释“匘”的字形从“匕”,右上的“巛”像头发,右下像囟(xìn,音信),指脑。从“匕”,义不可通,楷书将“匕”变作从“月”(即“肉”),表示与人体有关,说明“匕”亦指人形,可能是反人旁。

脑,本是指“头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后来也指“头”。

如,西汉《淮南子·俶真》:“云台之高,堕者拆脊碎脑。”是说人从高耸入云的高台上摔下来,会折断脊骨迸裂脑袋。

又,唐《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是某体患生脑疼,检尽药方,医疗不得。”是说得了脑袋疼的毛病,用了各种药方,都没治好。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11)

“脑”字的演变

直到今天,在现代汉语中,“脑”字也经常用来指“脑袋”,如“摇头晃脑” “探头探脑” “土头土脑” “劈头盖脑”等等。

那么,晋方言“得脑”这个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考之典籍,元代无名氏杂剧《海门张仲村乐堂》中载有“得恼”一词,似为晋方言“得脑”的最早记载。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12)

元杂剧演出壁画

《村乐堂》第二折:“[梧桐树](正末云)同知这早晚做了个糟得恼了也。”

又第三折:“[逍遥乐](正末云)可知是牢门,牢门里门上拴一条绳子,绳子上拴着铃子,有人来扯动这绳子,里面那铃子铎琅响一声,你便不合攒出得恼来。”

这两处“得恼”,据上下文,就是晋方言中的“得脑”,也就是指“头”。

另外,《朴通事》中也载有“夺脑”一词:“我今日脑疼头旋,身颤的当不的。请将范太医来看。……小人虚汗只是流水一般,夺脑疼的一宿不得半点睡,与我把脉息看一看。”

《朴通事》是元末明初,也就是朝鲜李朝(公元1392~1910年)时期流行的一种汉语教科书,专供朝鲜人学汉语之用,类似于今天我们为了出国旅行、商务目的而编写的速成教材。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13)

《朴通事》书影

全书用对话或一人叙述的方式,介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宴会、买卖、农业、手工业、词讼、宗教、游艺、景物等多项内容,史料价值非常之高,保留了许多关于元、明两代风俗事物的记载和很多珍贵的口语史料。

文章前言“脑疼头旋”,紧接着又说“夺脑疼”,可见,“脑”与“夺脑”都是指“头”,又“夺”与“得”音近,“夺脑”应该就是元剧《村乐堂》中“得脑”一词的变体。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14)

山西黄土高原民居

“得脑”一词,流行地域范围非常广泛。据《晋方言语音史研究》,几乎山西全省,及邻近的内蒙古、河北、河南部分地域,都使用方言“得脑”。只不过各地语音略有差异,有的地方叫“得老、得髅”,有的叫“登脑、登老”,有的叫“得囊、低脑”。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修《新修曲沃县志》记载:“头为低脑。”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修《临晋县志》记载:“头曰登脑。”

清光绪九年(1884年)修《文水县志》也记载:“头曰得脑。”

清道光乙未年(1835年)重修《辉县志》记载:“的脑,头。”

另外,在山西有些地方,如离石、临县、柳林、中阳、石楼、方山等地,单说一个“脑”字,但是不读上声,而是读阳平,这也是很有意思的。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15)

山西临县民居

晋语,是学术界公认的语言演变史上的“活化石”,许多古时候的信息都藏在这些土得掉渣的方言当中。

晋方言既然很“古”,那么有些语汇应该是有本字的。遗憾的是这些方言词汇,人们虽经常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去考证,就连各地方志中也经常代以同音字而使本字转晦,众所难明。所以,咱们去刨一刨根儿,还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晋方言为什么把头叫“得脑”呢?也就是说“得脑”一词到底有没有本字呢?

“得脑”的本字是什么

“得脑”这个词的本字是什么,有很多说法。学界比较认可的是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乔全生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得脑”是记音形式,虽然各地写法有异,但读音大体类似或接近,应该是“首”的上古音[tao]的分音形式,也就是说“得脑”的本字是“首”。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16)

晋方言分布图

这句话有两点不太好理解:一是上古音读法,二是分音词形式。

先来说说上古读音。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人们是用汉字来为汉字注音的,这就古代韵书中经常提到的“纽”,又称声纽、音纽,即声母的别称。

汉语声纽的最早标目,是音韵学上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即36个“纽”的代表字,分别: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影喻晓匣;来日。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17)

传统三十六字母表

这三十六个字母,大体上代表了唐末宋初时期的汉语声母系统。人们可以通过这一套字母追溯上古的声母系统,也可以由此研究现下的方言语音,以及用来说明语音发展的规律。

“首”字的读音,唐本《唐韵》、宋本《广韵》均标注为“书九切”,属照系审纽,是审母开口三等字。而音韵学上有一个理论叫“照三归端”,大意是说,中古照系三等字,在上古属于端系。

这是近代学者黄侃明确提出来的看法,他认为照是端的变声,穿、审是透的变声,神、禅是定的变声。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18)

甲骨文字

比如,“首”字在唐宋时期的中古读音为shou(音首),在审纽。但是在先秦文献中,它的读音为dao(音道),在定纽。

如《逸周书·芮良夫解》:“予小臣良夫稽道。”这里的“稽道”就是“稽首”,叩头的意思。

《史记·秦始皇本纪》:“追首高明。”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来到了会稽,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并刻下了一块石碑。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说:“会稽刻石文‘首’字作‘道’”。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19)

秦会稽山碑刻拓片

这些文献表明,在上古汉语中,“首”与“道”音义相通,是照三归端的上古音遗存。

再来说说晋方言中常见的分音词现象。

在晋语区,分音词是一种系统性较高的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现象,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覆盖面极广,在晋语词汇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分音词,顾名思义,是指由一个单音节的“字”,按声韵分拆的规则,分读为两个音节的单纯词。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一生二”式语音构词法,即把一个字音分成两个音节来读,从而产生新的词语。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20)

古文字

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把一个本字音拆开成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声母为第一个音节,韵母加声母“l”拼读成第二个音节,这两个音节共同构成一个复音节单纯词。

比如,山西平定方言中,把抚摸、摩擦,叫“摩捋”,其实就是“摩”字的分音词。

本字“摩”,拆成声母“m”和韵母“o”,声母“m”读作“摩”,韵母“o”前面加声母“l”,即为luo(捋)。

“摩”这一个音节,被拆分成了“摩”和“捋”两个音节,然后合起来组成一个词语,这种现象就叫分音词。

山西头脑名称由来(山西平定人管脑袋不叫)(21)

山西民间闹红火

再比如,圈—窟连,蹿—作乱,巷—黑浪,棒—卜浪,杆—圪揽,角—圪捞,惊—激灵,精—机灵,滚—骨拢,拌—不烂,扒—不拉,划—忽拉,摆—不来,撑—嗤棱,哄—胡弄,浑—囫囵,卷—撅连,提—提溜,脱—突鲁,嗅—吸溜,钩—圪溜,拖—趿拉,蹦—扑棱……

“得脑”或“得老”,就是“首”字的分音词。“首”字在上古汉语中读音为“道”,拆成声母“d”和韵母“ao”,声母“d”读作“得”,韵母“ao”前面加声母“l”,即为lao(老),与“脑”的读音相近。

反过来,“得脑”二字急读,即快速连读,就是古字“首”的读音,这种语法现象,叫合音词。(张文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