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单词背得快就忘记了(为什么你背了那么多单词)

文/睡午觉的猫儿

来,我们聊聊

为什么你背了那么多单词却并没有什么卵用?!今天,我们首先切入主题。

为什么单词背得快就忘记了(为什么你背了那么多单词)(1)

为什么?

1)你以为的勤奋,其实是懒!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It was attempting to suggest that every disease and condition for which there had been no previous effective treatments might be responsive to vitamin therapies.

看到这个句子,或许我们会去查“attempting”、“responsive”、或者“therapy”是什么意思,但你很有可能不会去想到要去查“condition”这个词,因为我们认识它。“condition:n.条件、情况”。

好,那么假设,我们其他词汇都查清楚了,这句话的意思说的通顺吗?

而如果我们去查一查condition,大概就会豁然开朗。因为“condition”这个单词作为名词还有另外一个含义,是“(口语)病”,通常指那些平日里常得也因此常常被提及的不太严重的疾病。“She had a condition this morning.”意思就是“她今早上有点难受。”

如果你没有查condition,把它当做“条件,情况”来理解,你觉得这个句子该是什么意思?

所以你看,你以为仅仅只是背过了单词就能够真的知道它的意思,理解了它的用法,甚至能够运用它了吗?事实上,除了apple,banana这样的名词你记住之后可以随便用,更大一部分的单词有很多种意思以及用法,通过孤立地抱着单词书记忆中文意思,根本没有太大的实际成效。因为所有的查、记单词都必须以增进理解和加强表达为目标,而脱离了实际场景的背单词达不到这个效果。

至于为什么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就要去背单词呢?

我想,只不过是因为背单词其实是最轻松省力,且最小可能会经历自尊受创的学习方式吧。毕竟,要练习朗读我们得忍受不断打结还不够好听的发音,练习听力必须忍受自己花了大把时间力气却还是听不明白,而练习写作更是痛苦得心生各种怨气。这样对比,拿着词汇书背背单词,不是一件很舒服又让人感觉很美好的事情吗

当然,这又是一个活生生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懒惰的例子。

2 )只是背了单词吧?知道词组么?

中文的最基本单位是“字”,多个字组合起来叫做“词”。而英文的基本单位是“word”,被翻译成中文的“词”,而由多个“word”构成的东西“phrase”,翻译成中文叫“词组”。

学习英语的时候,常遇到的苦恼之一是“每个单词都认识,但是拼起来就不明白⋯⋯”。这是个常见的现象。

比如说,“purple passage”这个词组,“purple”认识吧?“passage”认识吧?但是“purple passage”呢?

如果你遇到下面这两个句子,那你要怎么理解呢?

- Thearticleisapurplepassage.

- Thispassagecouldeasily beprolonged-aStudyinPurple.

如果我们能(通过勤便地查询词典而不是背单词)知道“purple passage”是一个词组,且意思是“词藻华丽的段落”,这就很容易了。

- Thearticleisapurplepassage.

- 这篇文章词句华而不实。

- Thispassagecouldeasily beprolonged-aStudyinPurple.

- 这段文章能够很容易地拉长——成为一篇华而不实的作品。

所以,你看,记单词当然是重要的,但记单词绝对不是通过硬生生地背诵生词表或者词汇书就可以获得的

3 )重要的是“概念量”

李笑来老师曾说:总有一天,学生会发现“词汇量”实在是最为初级的东西。读文章读不懂的时候,其实更大的障碍是“概念量”。

举个例子。不知道什么叫做“double blind test”(“双盲测试”)的人,并不是因为double、blind、test这三个词不认识,而是因为不了解这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所以,即便我告诉你中文是“双盲测试”,你也不理解它是什么意思,对吗?

去百度一下,你才会知道, 双盲实验“是一种严格的实验方法,通常适用于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在双盲实验中,实验者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哪些参与者属于对照组(control group)、哪些属于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只有在所有数据被记录完毕之后,实验者才能知道那些参与者是哪些组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可能出现在实验者和参与者意识当中的主观偏差(subjective bias)和个人偏好(personal preferences)”。

所以你看,这一部分,是“概念量”的问题,并不是你能不能知道“double blind test ”这个词汇的中文意思。而如果我们在阅读或者交流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是否意识到这是“概念量”而不是“词汇量”的问题?你是否会有意识地回到文章中寻找对于这个概念的解释,或者询问交谈者这个概念的意思,而不是在看不懂的那一刻就懊恼自己没有背到足够的词汇?

所以,不要盲目地沉醉于背单词,虽然学外语不是难度大到以至于超高的智商或者天分才能学好,也决不代表这件事情你可以盲干而不去思考。不过,你也可以不思考,但结果就是你浪费掉大把时间和精力,你会感到十分辛苦和受挫却还得不到、什么成果。而这个道理其实适合于与学习有关的大部分事情,绝不仅限于学外语。

4)背的单词 能用吗?

我们英语的能力,最终体现在我们可以用英语自如交流:理解听到和读到的内容、可以进行口头表达(说和读)和书面表达(写和译)

上面的几点我们只是从阅读理解的层面去看待背单词的有效性,而至于口头和书面的表达,你需要的就更加不只是记单词了。表达一个你想说的意思,你首先需要词汇量,然后你需要知道该用什么单词,什么样的词组搭配,以什么样的句法结构作为一个完整且正确的句子表达意思并且说出来。

看,只是这样一分析,就很清楚“背单词”的不足够对么?

当然,你可以说口语不用太纠结语法...确实是不用太纠结,但你说出来的内容总是需要让其他人理解,所以你多少要让这个句子大致上语法都过得去,大致上用词都词可达意才可以。毕竟,交流是个互动的过程对么?人人都是管自己说不管别人是否能听懂,那还交流个什么呢...

为什么单词背得快就忘记了(为什么你背了那么多单词)(2)

“记单词”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然呢,我并没有否认记单词的价值。说清楚哦,是“记单词”而不是“背单词”。背单词只是一个动作,而记单词更侧重的是理解,尤其是在使用中去理解和记忆。也就是前面我们说的,所有的查、记单词都必须以增进理解和提高我们的表达为目标。

所以,除了基础地背生词之外,我们更应该要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在这个过程中勤便地查字典和记笔记,结合我们的理解去记忆以及再次运用加以练习。才是掌握实际单词的正确打开方式。如果你觉得以上方式太复杂,就先以阅读为主,其他的为辅,之后再进行改进和调整吧。

不过呢,我知道很多人,尤其是英语不那么好的人,其实不怎么查字典,即使是在现在这样智能手机和APP超级便捷的时代。所以,他们往往也不知道该查什么字典,怎么查才有效。进而也掌握不了很有效地自我学习和练习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说一说查字典的正确方式。

1)用什么词典?

很多老师向学生们强调,“为了学好英文,一定要使用英英词典”。不过呢,猫个人的看法是,不一定。。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有很大数量的概念是任何一种语言里都是对应存在的,你可以直接查英汉对照。

比如apple、cockroach、fool、rock、ticket等等。在Merriam-Webster里这些词汇的释义是这样的:

apple: the fleshy usually rounded and red, yellow, or green edible pome fruit of a tree

cockroach: any of an order or suborder (Blattodea syn. Blattaria) of chiefly nocturnal insects including some that are domestic pests

再看看英汉对照的:apple:苹果cockroach:蟑螂

明显英汉词典查起来更有效率,也更好理解,方便记忆。

另外呢,有些时候我们仅看中文解释无法确定那个单词的确切含义的情况,比如说“different”、“diverse”“divergent”、“distinct”、“various”都是“不同”的意思,可是什么时候该用哪个,区别究竟是什么。我们更应该去查“用法词典”、“同义词词典”和“搭配词典”,而这些词典通常都有英汉版或者英汉双解版。而这些词典中搭配辞典最为重要,因为词汇与词汇之间的重要差异实际上就表现为搭配的不同。

所以说,不分场合地“使用英英词典”并不是很全面的一种看法。而更多的时候,使用英汉版,或者英汉双解版,才是更有效率。

2) 不要过分迷信词典

最后,也不要太过迷信于词汇吧,毕竟任何语言的词典编纂,某种意义上来看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很多词其实根本不可能用其它词去解释清楚。

比如,《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清秀”这个词的解释是这样的:“美丽而不俗气”。作为母语使用者,你觉得这样的解释能够让一个学中文的美国人理解么?如果我们遇到一个老外搞不清楚“清秀”是什么意思,我们往往并不是让他去查词典,而是使用“例证法”向他说明:“对了,那谁谁就挺清秀的⋯⋯”。对么?

所以,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不要盲目地迷信某一条具体的建议。要学会去思考和辨识,永远记住自己的目标是投入时间和努力产生有成效的结果,然后不断地更新改进自己认知和学习方式。不要偷懒,不要偷懒,不要偷懒。

不过,无论查英英词典,英汉词典、抑或英汉双解?要查才行。无论哪一个,查了就会有收获,不同的词典对照着查就会有意外收获,查了认真记录就会有终生收获。然而不查就没用。绝大多数人水平不高的原因并非是用的工具不好,而是不会用工具,甚至干脆只拥有工具而从 不使用工具。

所以,放下你手中的词汇书吧。多去读,多去听,多去说,多去写,把你的英语用起来,在用的过程中逐步逐步地累积,然后再反反复复地把你累积到的点滴再次放到运用中。这样,你的学习和投入才能真正地产生价值 -- 帮助你逐步地掌握一门外语。

这里补充一下我们上一篇文章里的导图“英语究竟应该怎么学”。这一周,我们讲理解的基础:词汇和语法。今天说了词汇,下一篇我们来说语法吧~

为什么单词背得快就忘记了(为什么你背了那么多单词)(3)

英语究竟怎么学?

✤作者:睡午觉的猫儿 读书写字,跑步健身,说法语学画画,生活就是得万般折腾,才有意思。睡午觉的猫( ID: doubansleepingcat)。

✤本文由睡午觉的猫儿授权在古浪读书头条号发布。网媒转载或纸媒发表,请预先取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