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所有的泪点(大鱼海棠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

在网上铺天盖地的唱红和唱衰中,贫道一咬牙,一狠心,去看了《大鱼海棠》。

贫道对剧情之空洞,是早有耳闻的。对于抄袭宫崎骏《千与千寻》、《猫的报恩》,也是早有耳闻的。贫道完完全全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看的。因为天天有人说,12年啊,12年啊,国产动画的良心之作。所以,贫道觉得,那些都不重要,只要拍得靠谱!

然而看过之后,想起一首《如梦令》:

  • 银幕曲终人散,故事不好不烂。最是不能言,元素混搭瞎窜。凌乱,凌乱,且待回家吃饭。

最开始的时候,一个老太太的声音解说:45亿年前……哦,原来片子要讲一个远古洪荒的故事。

贫道主动调节了频道,开始预备着盘古、伏羲、女娲……以及天地混沌如鸡子的大黑暗,甚至准备上帝的串场。

然后椿和湫在海边碰到了嫘祖。诶?嫘祖,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太太,她发明了养蚕,所以在那里织布。于是我立即批判了自己的弱智,想:哦,故事总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讲起嘛!这不奇怪,故事本身,大概发生在5000年前。

(如升楼的佛教对联)

然后贫道又想起村民们在鞭炮,椿在人间游历,看见了人间的万家灯火,烟花齐放。有火药!而且仙界凡间都有火药,这这这无论如何也是宋代之后的事情了!

然后,贫道又发现,一座座圆圆的土楼早就眼前晃悠了半个小时了!

这座片方引以为豪的土楼,更是时代性、地域性两方面指向性极强的一种文化符号。土楼大概起源于宋元时期,真正的鼎盛要在明甚至清代中期,直到民国还有建造的。像影片里这样宏大整饬的土楼,无论如何也是明代的建筑了。

大鱼海棠所有的泪点(大鱼海棠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1)

而土楼这种东西,是地方特色特别强的一种民居。只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的客家地区。就像窑洞只分布在西北,蒙古包只分布在草原,竹楼只分布在西南。土楼这个元素一出来,立即就把时空限制在明代之后的客家文化带。

所以,我觉得当湫从高高的窗户上扔下一个花盆来的时候,我们美丽纯洁的椿应该回头来一句:“你鬼寻等哩,係me!”这样才更够味嘛!

大鱼海棠所有的泪点(大鱼海棠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2)

所以,拜托,你给我讲了一个郭德纲的相声啊!

  • 想当初元朝末年,至正天子荒淫无道,普天下刀兵四起狼烟滚滚(原来是讲元朝的),安徽人朱元璋揭竿起义,推倒大元建立大明(原来是讲明朝的)…… 随后闯王进京,李国贞棋盘接对马,铜棍打死吴后部,刘宗敏霸占陈园园,消息传到山海关气坏了吴三桂,杀父夺妻之恨是焉能不报,下沈阳请清兵(原来是讲明末清初的)……在咸丰年间,高丽国王进到大清国两桌铜器。(靠!原来是讲咸丰年间的,扯那么老远干什么?)

然而事情还没有完。低头翻翻手机,忽然又看到一个《大鱼》的宣传网页,有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大鱼海棠》是发生于45亿年前的故事呢?因为中华上下五千年不够椿活的。”

贫道彻底凌乱了!

为什么这样的大凌乱?因为中国文化是一个巨大的集合,它纵向上跨越了几千年的时代,横向上又涵盖了几千里的地域。这里,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域,都有它特别的文化元素!

这些文化元素差异之大,彼此放一起可能完全不搭。

同是中国元素,我们不能把青铜斝用在景阳冈的酒店,也不能把青花瓷用在鸿门宴的饭桌。不能让岳飞杀敌的时候拿一柄武王伐纣的直内戈,也不能让秦王上朝的时候戴一顶万历皇帝的翼善冠。韩信身上不能穿一件麒麟的补子,张良手里也不能盘一串蜜蜡的佛珠。

假如片子这样处理了,就是跳戏,违和。

可以说,现在的影视拍摄,只要有相对靠谱的智囊团队,这种与时代不符的元素一般都能避免。远的如央视版的老三国演义,近的如甄嬛传,虽偶有穿帮,但也算不离谱。

然而,《大鱼海棠》彻底的把上下几千年的东西烩在了一起,与其说是福建土楼,不如叫东北乱炖。

当然,从理解之同情的角度出发,应该可以把故事的环境(虽然不是人类的环境),大致定在清到民国这个时间段里。女主椿一身典型的民国女孩打扮;而牌匾上的颜体字(例如出现了两次的“金母长生”)、鱼婆的肃静回避牌,以及晃了一下就消失的“诰封某某大夫”上面的扁宋体字,按照明清公堂摆设的鱼婆房间,用册页制度装订的生死簿,“如升楼”前清代意味颇浓的佛教对联,椿的红漆小抽屉,以及里面各种各样的民国小玩意,都把时间指向清甚至晚清到民国的时间。然而这些背景,和故事情节一点关系都没有——就如鱼婆自称是做交易的商人,他的“诰封大夫”又是谁封的?难道只是为了让我们看一个近代民俗博物馆?

大鱼海棠所有的泪点(大鱼海棠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3)

(这是民俗博物馆?)

一个最大的可能,若非有特殊含义,就是片方并没有把故事的背景搞清楚,只是一厢情愿地为我们讲故事。而土楼这种怪异形状的民居,比起陕北窑洞、蒙古帐篷、北京四合院来,更容易炫人眼目。

画工,我们领情了,片方的努力,功不可没;然而设定,该吐槽还是得吐槽。

凡间物件如此,神仙就可以随便混搭吗?

答案是:也不能!

因为虽然都是我们中国人的神仙,也有上古、中古、近代之分,也有全国、地方之分,也有神格的不同,法力的大小,信仰群众的范围。

不得不说,《大鱼》对人物的设定,还是很用心的。这句公道话,必须得说。这里面涉及到《庄子》、《山海经》等等古籍,确是片方用了心思找出来的。

但是,用了心思,并不能代表可以忽视整体的凌乱。

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人、神、仙、鬼,是分得很清楚的。《大鱼》用掌管灵魂的鱼婆( 鼠婆)取代了阴间的功能,这个没有任何问题,对于一部崭新的电影,可以接受——况且片方把每一个灵魂都放在了带有佛教装饰的小龛里,这寓意着度化、解脱的点睛之笔,我们很领情。但是把每个人的灵魂都当作一条小鱼,这个小清新玩得就有点出格,因为人死了灵魂以鱼的形式存在,传统文化里没有这样的先例,这就难产生共鸣——人死了是鱼,鱼死了又是什么呢?

当然,鉴于片方宣称的“试图向观众展现那条游弋在每个中国人血液和灵魂中的大鱼—— 鲲”,虽然这个解释怎么看怎么像没读懂古书的,但也能理解这个设定。但最关键的问题,就出在里面的神仙世界的设定上。

因为无论中国人,还是印度、日本,在东方文化圈里,人,是凡间众生;神,是主管天地;仙,是遨游物外:并没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居于人神之间,且掌管宇宙的规律的群体。所以,当作解释设定用的开头老年椿的那句话:“我们既不是人,也不是神,我们是其他人。”就不知道在说什么。

况且这里的“不是神”的“其他人”,要么是人,要么是神,要么是神兽。比如嫘祖,是人间伟人而成为蚕神。祝融,是上古部落或火神。后土,是大地之神。这些明明掌管宇宙规律的中国大众耳熟能详的神,而且是法力极高、地位极崇的上古大神!却在开始的时候自称“不是神”!这种大违和实在是令贫道不断跳戏。以至于看到嫘祖、祝融……一个个出来的时候,贫道还以为那个“其他人”的世界还没开演。

然而这些上古大神,作法时竟然需要龙王面具——这种文化符号,指向为人间的傩祭、祈雨、驱鬼所用的东西,是凡人戴的用来扮神的物件。明明一个个具有相当的神力,反倒需要借助这种扮神的物件。而被扮的龙王,在神谱中的地位,要比这些大神低不止十个档次!就好比玉皇大帝想下凡巡查,放着满朝銮驾不用,难道还得化装成土地爷?

大鱼海棠所有的泪点(大鱼海棠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4)

(民间的傩祭)

所以,要么你就另起名字,要么你就参照那些大神,给予剧中人相当的地位!

其实还是另起名字好,客家信仰地方小神一大堆呢。想想祝融、后土、赤松子……七窝八代地挤在一座晚明的福建土楼里,用着晚清的桌椅板凳,民国的锅碗瓢盆,这是希望工程募捐还是啥?想想都为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祀崇奉的伟大神灵觉得憋屈!因为土楼实在不是什么太平盛世的产物,它向内开门,墙围在外,相当于堡垒或营寨,是有聚族抵挡强盗的设计意图的!

后土,是要住地坛的。祝融,是要住火神殿的。赤松子,是要住山川风雨坛的。嫘祖,是要住先蚕坛的……这些地方,要么皇上皇后亲行大礼,要么地方大员岁时致祭。庙貌尊崇,閟宫清肃,馨香上达,万民仰止……放着好地方不呆,你们在这种土楼里窝个鸟啊!!!

大鱼海棠所有的泪点(大鱼海棠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5)

(地坛,这才是后土爷爷该住的地方)

所以,幸亏是动画片,如果是真人版,等于《大鱼海棠》请来了一堆大咖,当群众演员使唤,这份闷气,谁受得了!

吐槽基本就是这些,看完后很仓促地写了这篇影评,未必都对。但可以说,剧组很上心,我们很领情,内容很不足。一句话,《大鱼海棠》或许拍到了我们民族的底蕴,但远远没有拍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欢迎关注贫道微信 仙儿(xianer-xianer),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